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转正申请书 / 正文

把握“五个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2021-03-02 11:12:02

 把握“五个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 袁秀和

 《 农民日报 》( 2011 年 04 月 16 日 03 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调整城乡关系的新阶段,以统筹的 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一项 任务。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把合村建区作为推进农村社区 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 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路子。

 统筹城乡管理体制 德州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首先就是变革农村行政管理 体制,通过合村建区将全市 8319 个行政村合并为 3123 个行 政社区(村),由原来以自然村为基本管理单元的农村管理 体制转变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实现了城乡管理体制的 统一。其次是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准职业化管理, 将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纳入星级化管理,加快农村社 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统一 管理,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逐步统一。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打破城乡空间界限,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达到 城乡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整体协调。德州市从实际出发,建 设“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衔接、四个层次”的现代城 镇体系。向心布局,就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形成 以主城区为中心的空间布局; 集群发展, 就是全市 10 县(市) 实行集群、组团发展;两规衔接,就是有机衔接城镇体系规 划和村镇体系规划; 四个层次, 就是尽快形成主城区、 县城、 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 系。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强力 支撑。

 2010 年,德州市通过推进农村居住社区、农村产业园 区“两区同建” ,力促农民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两个转变” 。

 截至 2010 年底,全市开工建设 629 个农村居住社区,建成 112 个各类农村特色产业园区,年可为每个农户增加收入 9000 多元。一是加快农村居住社区建设。将全市

 3123 行政

 社区(村)规划为 1360 个并建社区,通过抓点带面、重点 突破,对城中村、城郊村、乡镇驻地村和纯农村实施分类指 导,梯次推进,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目前全市已有

 8 万

 农户搬进了环境优美的新社区、住上了阳光通透的新楼房, 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二是加快农村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 了以养殖、 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引进了一批技术、 资金和人才,促进了园区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充分尊重群 众意愿。坚持以人为本、务实为民的指导思想,不搞强拆强 建、不侵占农民利益、不搞农民“被上高楼”,让农民真正 得实惠。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就要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 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品和服务。一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区交通、通讯、水、电、气、暖、洗 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校、幼儿园、超市、卫生室、警 卫室、文化站、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享受与 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二是推进福利保障制度改革。逐 步建立农民、城镇居民、非城镇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水平。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初中进 城等工程,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建立市、县、 乡、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实施“一公里 文化圈”建设工程。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必须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户进城 为突破口,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 上的城乡差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要充分尊重农民转户意 愿,依法办理,有偿退地,确保农民进城后,生活有保障, 水平有提高。统筹城乡户籍制度,要建立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配套机制,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 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发 展。

Tags: 统筹   城乡   把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