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转正申请书 / 正文

编委开展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经验材料

2020-02-07 04:21:40

第一篇:编委开展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经验材料

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在贯彻党和国家机构编制政策,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从去年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到现在,我们在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的英明领导下,在州编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理论学习为龙头,以开展“三强”班子、“四好”队伍活动为契机,以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干部素质和促进机构编制工作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找准宣传工作方向

机构编制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业务性很强,只有把握政策和原则并熟悉工作业务,才能找准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方向。

一是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学习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我办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健全了学习考勤、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制度,从而保证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每月2-3次集中学习,两个月办一期学习专栏,全体干部年完成3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和30余篇学习心得。这为宣传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好理论学习。我们认真学习中央三代领导人和总书记同志有关机构编制改革和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等,学习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细则。通过认真学习,使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宣传工作要到位,必须坚持正面宣传,抓住“改革---管理---服务”这条主线,弘扬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恪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全面有效促进机构编制工作。

三是抓好业务培训。一方面搞好轮训,选派人员参加省、州、县组织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另一方面搞好乡镇和县直部门有关人员培训,组织召开年初工作会、业务培训会、重点工作座谈会及开展电视宣传、张贴宣传栏、调研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机构编制宣传氛围,提升自身以及乡镇和县直部门负责机构编制工作同志的学习力。

二、强化职责,培植宣传工作力量

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动工作、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形式,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群策群力,人人参与。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年初,我们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主任姜华负总责,副主任彭宇旭主抓并负责事业机构编制宣传,副主任侯雪琴负责行政机构编制宣传,纪检员李孟冬负责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将宣传工作纳入到单位岗位责任制中,制定了相关奖惩办法,要求全体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思想上重视,工作中抓紧,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把宣传工作抓好抓实。

二是强化干部职责。尽量营造人人关心宣传工作、个个撰写信息和理论文章的良好氛围。要求人人充当宣传信息员,规定每位干部年至少完成2篇信息和1篇调研文章。据统计,从去年七月到现在,全办共撰写信息30篇,撰写理论调研文章12篇。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有效发挥乡镇和县直部门在机构编制宣传工作中的作用。聘请乡镇和县直部门承担机构编制工作任务的同志为宣传信息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搞好各自部门和单位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及时提供信息。在宣传工作中表现出色的部门和单位有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畜牧局、泽家镇、芙蓉镇、灵溪镇、颗砂乡、万民乡、高坪乡等,逐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网络格局。

三、创新思维,讲求宣传工作特色

我们坚持机构编制宣传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局面的工作理念,多角度、全方位抓好宣传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衡量这项工作的优劣,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围绕机构编制工作大局和中心开展工作。年初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已明确今年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三化”管理,我们今年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今年月,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了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向县编委会、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周云在常委会上对机构编制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机构编制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还将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刊载在县级媒体《情况》上,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机构编制政策。同时,副主任彭宇旭与侯雪琴分别撰写了《抓好机构编制工作重在落实》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机构编制“三化”管理》,刊发在《州机构编制信息网》的“学习园地”与“理论研讨”栏目中。

二是抓住难点。当前,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构编制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难点问题更需我们关注。在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抓住干部职工关心、期盼解决的问题,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针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部分单位法定代表人对认识还不到位、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难点问题,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以会代训、宣传标语、广播电视、发放资料等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着力抓好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工作。在实施编制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这一难点问题上,我们与相关部门一起,下基层认真地开展调研,并到州内其他县市学习考察,全面掌握信息,澄清底子,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三是关注热点。编制实名制登记涉及到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们与县直部门搞好协作,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这项工作实施的透明度,满足社会各层面的信息需求,保障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求得社会各界对实名制登记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先后组织开办4期培训班,对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和政工干部共计100多人进行培训。组织所有参训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编制实名制相关文件,使全体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部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四是凸现亮点。我们及时捕捉工作亮点,交流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对典型经验进行剖析,从中发掘内涵,从事实中找出规律,从经验中提炼启示,不断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同时,广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做法和经验,增强辐射力,扩大影响力,展示机构编制部门的风采。今年工作的亮点主要有:干部学习中以老带新,较好地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党员干部关注灾情,主动参与献爱心活动;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审查工作起步早,见效快,完成率达100%;
为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和强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编办人员分组分批开展工作调研等。

四、强化措施,注重宣传工作实效

我们以电视台、《情况》及州编办创办的《自治州机构与编制》和网站为宣传工作的主要平台,突出抓好宣传信息的采集和理论文章撰写及上报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我们配齐了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开通了互联网,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信息,始终突出一个“快”字,有效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是注重调研。为提高质量,我们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从一般性信息中挖掘报送深层次信息,努力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机构编制工作开拓创新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提高了信息的采用率。上半年,共组织调研7次,做到人人参与,为县委、县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

三是讲求质量。上报信息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我们要求所有同志学习信息采集基础知识,脑勤多想、嘴勤多问、手勤多写,在信息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下功夫。每写一篇信息稿都要不断修改完善,从一般现象中总结规律性东西,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多样的写作手法,以提高信息的质量,并力求一批信息精品。副主任彭宇旭撰写的《推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几点思考》、《念好“五字经”,当好信息员》,副主任侯雪琴撰写的《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几点思考》分别在《州机构编制信息网》发表,并在《中国机构网》刊登。

四是严格审核。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对信息的分析核实把关,力求所报信息准确无误。年初,我们制定了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在报送一般信息时,必须经分管副主任审核签发同意后,方可上报。重大信息报送,必须由编办主任办公会研究,报县分管机构编制工作领导与两办审核后,方能上报。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信息报送的工作行为,保证了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的严肃性。

总之,通过一年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实践,我们感受很深。当前机构编制宣传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它肩负着为机构编制工作出谋划策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坚定信心,发挥自身特色,发动各方力量,使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干部的思想水平、机构编制工作实际和全县发展大局,努力把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篇:编委开展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经验材料

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在贯彻党和国家机构编制政策,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从去年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到现在,我们在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的英明领导下,在州编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理论学习为龙头,以开展“三强”班子、“四好”队伍活动为契机,以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于全县经济

和社会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干部素质和促进机构编制工作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找准宣传工作方向

机构编制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业务性很强,只有把握政策和原则并熟悉工作业务,才能找准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方向。

一是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学习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我办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健全了学习考勤、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制度,从而保证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每月2-3次集中学习,两个月办一期学习专栏,全体干部年完成3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和30余篇学习心得。这为宣传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好理论学习。我们认真学习中央三代领导人和总书记同志有关机构编制改革和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等,学习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细则。通过认真学习,使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宣传工作要到位,必须坚持正面宣传,抓住“改革---管理---服务”这条主线,弘扬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恪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全面有效促进机构编制工作。

三是抓好业务培训。一方面搞好轮训,选派人员参加省、州、县组织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另一方面搞好乡镇和县直部门有关人员培训,组织召开年初工作会、业务培训会、重点工作座谈会及开展电视宣传、张贴宣传栏、调研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机构编制宣传氛围,提升自身以及乡镇和县直部门负责机构编制工作同志的学习力。

二、强化职责,培植宣传工作力量

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动工作、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形式,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群策群力,人人参与。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年初,我们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主任姜华负总责,副主任彭宇旭主抓并负责事业机构编制宣传,副主任侯雪琴负责行政机构编制宣传,纪检员李孟冬负责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将宣传工作纳入到单位岗位责任制中,制定了相关奖惩办法,要求全体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思想上重视,工作中抓紧,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把宣传工作抓好抓实。

二是强化干部职责。尽量营造人人关心宣传工作、个个撰写信息和理论文章的良好氛围。要求人人充当宣传信息员,规定每位干部年至少完成2篇信息和1篇调研文章。据统计,从去年七月到现在,全办共撰写信息30篇,撰写理论调研文章12篇。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有效发挥乡镇和县直部门在机构编制宣传工作中的作用。聘请乡镇和县直部门承担机构编制工作任务的同志为宣传信息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搞好各自部门和单位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及时提供信息。在宣传工作中表现出色的部门和单位有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畜牧局、泽家镇、芙蓉镇、灵溪镇、颗砂乡、万民乡、高坪乡等,逐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网络格局。

三、创新思维,讲求宣传工作特色

我们坚持机构编制宣传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局面的工作理念,多角度、全方位抓好宣传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机构编制宣传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衡量这项工作的优劣,重要的一点是能(感谢访问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否围绕机构编制工作大局和中心开展工作。年初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已明确今年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三化”管理,我们今年的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今年月,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了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向县编委会、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周云在常委会上对机构编制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机构编制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还将州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刊载在县级媒体《情况》上,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机构编制政策。同时,副主任彭宇旭与侯雪琴分别撰写了《抓好机构编制工作重在落实》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机构编制“三化”管理》,刊发在《州机构编制信息网》的“学习园地”与“理论研讨”栏目中。

二是抓住难点。当前,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构编制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

第三篇:编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编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努力做好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加强机构编制督查监管工作,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近年来,我委一再提出要转变机构编制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的新途径。遗憾的是编制立法滞后,缺乏法律手段,经济措施也很有限,特别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十分紧密。从机构编制管理现实来看,监管应当比审批更重要,不抓机构编制的监管,编制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形式和编制配备工作,其本身无法不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限制,因此,机构编制的审批对象和其它资源配置一样是有限的,不可能随意地搞批发。这里,从行政、经济、法律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行政监督措施有五种:1、实行目标管理,对机构编制的管理事项通过数值量化,进行考核监督;
2、实行冻结停办,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防止继续发展,采取冻结机构编制事项的办法。3、通过行政复议或上报备案,由上级出面纠正或阻止;
4、通过通报,责令整改;
5、直接撤销机构,取消编制;
6、实施行政处分。

(二)经济监督措施有三种:1、建立编制与财政预算相衔接制度,把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的绩效列入预算的考虑因素;
2、征收超编财政调节金。超编必然增加财政和社会负担,征收调节金有合理性。管理的目的在于控编,控制编制增长和征收调节金的价值取向不矛盾,不会出现靠超编创收的不利后果,只能提高控编的积极性,因此也是可行的。但要防止编内收取调节金。3、审计制度。通过审计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杜绝人员混岗,杜绝吃空饷,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法律监督措施:1、制定编制管理办法,增加编制管理的公开透明度,扩大监管基础;
2、依法注销。对不按《条例》进行登记和年检的事业单位予以注销,一旦注

销,编制部门自动收回配给的编制,财政部门停止财政供给。这样可以促使事业单位依法办事。

[本文出自新世纪秘书网-http://]

二、加强自身建设,从基础做起,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进展

1、抓基础。首先要加大《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结合年报统计,充分发挥《手册》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要切实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2、抓改革。首先要认真做好机构改革的准备工作。按照自、地区统一部署,积极而稳妥地开展机构改革工作;
其次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2014-2014年,我县将全面启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精简效能、配套改革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从教育系统已分流人员260余人。

3、抓队伍。首先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督促,力争做到办公自动化、人员素质化,分工到人、各负其责,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知识等,全面提高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机构编制部门工作水平。

三、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路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乡镇改革变数颇多,任重而道远。因此,下一步应重点解决我国长期地影响和制约乡镇改革的复杂因素和体制性障碍,如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政权与农民自治互相渗透,乡镇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互相脱节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不能局限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转变职能”。具有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本文出自新世纪秘书网-http://]

1、加快机构编制立法,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后人员出现新的膨胀,根

本原因在于编制、人事制度滞后。编制管理尚未纳入法治轨道,人编分离,编制权威不够,人员进编把关不紧,编制违规监督查处不严。全社会整体人事制度改革尚未推行,改革中建立的人才竞争机制,改革后又不得不中止。要想彻底走出历史怪圈,必须尽快出台机构编制法,规范机构编制各项管理工作,建立机构编制督查制度,切实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从法律和制度上把紧进人源头。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拨制度,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坚持“凡进必考”,彻底理顺人员上下进出的通道。实行编制实明制,让上的顺心,下的安心,群众放心。

2、制订改革长期目标,尽量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机构改革因其复杂性和系统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过来多采用“急进式”的改革方式,这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了较快的效果,但在人员精简上引起了剧烈震动,给改革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阻力和困难。为此建议在转变职能上实行一步到位,在人员精简上则实行“渐进式”的方式,制定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长期目标,分批进行。在多渠道分流的基础上,应着重坚持“多退少补”的原则,每年新进人员必须少于上年出编人员,能够不进的坚决不进,长期坚持下去,最终将人员精简到合理的程度。这不仅可减轻改革的震力,还可解决分流与用人的矛盾。

3、坚持政事分开原则,重新调整乡镇事业站所设置。乡镇事业机构的设置,不能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和强制性的上下对口,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乡镇的实际灵活设置,有建有撤,有多有少。一是对乡镇事业站所进行清理分类,将具有行政职能的并入乡镇机关,确属事业性质的赋予其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逐步推向社会和市场。二是撤销职能完全弱化的站所。三是进一步归并职能相近、规模过小站所,归并时实行纵横多向归并。部分乡镇的水利站可归并到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林业站因属县直管理,可对林地较少的乡镇,联合设立中心站。

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事业法人登记提交的材料应包括:登记申请书、国资产权证明、房产证、土地证、银行帐号等,这些材料缺一不可。一些事业单位因缺其中一项或几项材料,就无法进行登记,特别是乡镇学校,由于学区无法及时将国资产权划分给各个学校,致使乡镇学校没有国资证,同时,部分乡镇学校也无房产证和土地证。部分事业办公经费紧张,无法及时上交登记和公告费。因此,以上几个方面影响了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以上情况,应会同教育、城建、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国资证、房产证、土地证等相关手续的办理,使我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编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编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努力做好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督查监管工作,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近年来,我委一再提出要转变机构编制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的新途径。遗憾的是编制立法滞后,缺乏法律手段,经济措施也很

有限,特别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十分紧密。从机构编制管理现实来看,监管应当比审批更重要,不抓机构编制的监管,编制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形式和编制配备工作,其本身无法不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限制,因此,机构编制的审批对象和其它资源配置一样是有限的,不可能随意地搞批发。这里,从行政、经济、法律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行政监督措施有五种:1、实行目标管理,对机构编制的管理事项通过数值量化,进行考核监督;
2、实行冻结停办,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防止继续发展,采取冻结机构编制事项的办法。3、通过行政复议或上报备案,由上级出面纠正或阻止;
4、通过通报,责令整改;
5、直接撤销机构,取消编制;
6、实施行政处分。

(二)经济监督措施有三种:1、建立编制与财政预算相衔接制度,把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的绩效列入预算的考虑因素;
2、征收超编财政调节金。超编必然增加财政和社会负担,征收调节金有合理性。管理的目的在于控编,控制编制增长和征收调节金的价值取向不矛盾,不会出现靠超编创收的不利后果,只能提高控编的积极性,因此也是可行的。但要防止编内收取调节金。3、审计制度。通过审计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杜绝人员混岗,杜绝吃空饷,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法律监督措施:1、制定编制管理办法,增加编制管理的公开透明度,扩大监管基础;
2、依法注销。对不按《条例》进行登记和年检的事业单位予以注销,一旦注销,编制部门自动收回配给的编制,财政部门停止财政供给。这样可以促使事业单位依法办事。[本文出自好范文网-http:///]

二、加强自身建设,从基础做起,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进展

1、抓基础。首先要加大《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结合年报统计,充分发挥《手册》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要切实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2、抓改革。首先要认真做好机构改革的准备工作。按照自、地区统一部署,积极而稳妥地开展机构改革工作;
其次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2014-2014年,我县将全面启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精简效能、配套改革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从教育系统已分流人员260余人。

3、抓队伍。首先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督促,力争做到办公自动化、人员素质化,分工到人、各负其责,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知识等,全面提高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机构编制部门工作水平。

三、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路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乡镇改革变数颇多,任重而道远。因此,下一步应重点解决我国长期地影响和制约乡镇改革的复杂因素和体制性障碍,如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政权与农民自治互相渗透,乡镇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互相脱节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不能局限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转变职能”。具有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本文出自好范文网-http:///]

1、加快机构编制立法,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后人员出现新的膨胀,根本原因在于编制、人事制度滞后。编制管理尚未纳入法治轨道,人编分离,编制权威不够,人员进编把关不紧,编制违规监督查处不严。全社会整体人事制度改革尚未推行,改革中建立的人才竞争机制,改革后又不得不中止。要想彻底走出历史怪圈,必须尽快出台机构编制法,规范机构编制各项管理工作,建立机构编制督查制度,切实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从法律和制度上把紧进人源头。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拨制度,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坚持“凡进必考”,彻底理顺人员上下进出的通道。实行编制实明制,让上的顺心,下的安心,群众放心。

2、制订改革长期目标,尽量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机构改革因其复杂性和系统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第五篇: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努力把编办工作做实做强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

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了编制部门在人员编制工作方面的权威性。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只有把机构编制工作置于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积极发挥部门自身的能动性,加强部门协作,把好关前管理,抓好事后监督,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地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目的。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前几年,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人单位在编制管理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除了单位领导和人事工作人员知情掌握外,其他人员很少了解编制情况。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当事人遇到个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二是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事工作纪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机和隐患,包括编制使用上的随意性,尤其是大系统单位,在编制性质、工资、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较多。三是鱼目混珠,吃财政空饷,长期在编不在岗,既占据编制,又冒领工资,或由所在单位长期领用该员工资。四是退(离)休人员经费来源不清,退(离)休前属于企业的人员,退(离)休后混入财政统发范围等等,使机构编制管理和用人单位在人员变更等相关问题上诸多“后遗症”。所以因为人员身份、入编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上访、滋事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积极查找属于编办工作环节上的原因,那就是机构编制管理透明度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编制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较差,在属于我们掌握的管理资料中表现出“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状况。

二、善于探索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实

为提高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我们从机制上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控制机构编制的增长。从1998年3月份开始,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悉心探索,创立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雏形,从可操作性入手,重新设计制作了“机构编制管理证”。新的机构编制管理证除包括机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基本内容外,还增设了年末在编人员花名册和退休人员花名册,年度审核记录等内容。在编人员花名册细化到人员的姓名、性别、族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和职务等内容。不但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机构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内容及变化情况,对机构中在编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也能一清二楚,对机构人员增减、流动状况也可一目了然。这为建立机构编制长效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另外我们完善机构编制台账资料,重点是建立《机构编制台账》、《组织机构台账》、《退(离)休人员台账》3本台账,台账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表、图、文相结合,展示清晰,便于查阅。近几年来,对台帐的内容不断延伸,成为我市组织机构沿革、编制核定沿革、在编人员和退(离)休人员等方面的纵横向史料的宝典。目前已将三本台账的全部信息录入到微机,建立了全市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库,初步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和规范,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经过几年的运行和改善,现在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包括:实名制登记程序化配套管理、微机化机构编制台账详情资料、强硬化机构编制年度审核与纠正处理。

三、善于运用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强

强硬化的逢年必审的机构编制年度审核与纠正处理,是我们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组成内容之一,它可以及时掌握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我市的机构编制年度审核工作自1998年以来,已形成惯例。我办每年用近1到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查在编人员是否在岗、编制与工资基金是否对应、退(离)休人员审批与退休金来源是否错位,用工行为方面是否存在违规等。针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停薪留职人员及其他原因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内退人员、长期病假人员、退休未减编等情况,我办经归类后主动与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会商,按政策规定和各自的职能范围,分类予以处理、纠正。

每年年

Tags: 工作经验   编委   机构编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