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清单范文

2021-04-02 11:13:03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本文简介: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 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 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 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本文内容: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 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 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 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 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 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 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 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 电话指示、文件指导, 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 工作不够务实, 强行执行政策多, 关心群众需求少, 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 注重改善民生, 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 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 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 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 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 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 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 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 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 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 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 真正关心体贴的少, 尊重群众首创意识, 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 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 一直在机关工作, 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 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 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 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 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 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 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 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 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 了解的就多关心, 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 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 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 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 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 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 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 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 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 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_案件, 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 对_群众一度抱有偏见, 没有站在_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 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 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 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 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 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 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 服务群众, 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 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 工作环境的变化, 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 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 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 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 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 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 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 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 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 久而久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 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 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 群众生活就上去了, 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 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 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 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 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 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 在乡镇居住的少, 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 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 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 经验丰富, 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 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 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 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 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 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 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 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 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 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 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 是软约束, 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 群众没有决定权, 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 对上“交账”, 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 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 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 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 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 听汇报多、看实地少, 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 在抓工作、谋发展时, 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 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 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 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 解决办法不多, 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 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 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 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 不让下级把话说完, 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 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 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 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 摸清问题的原因, 找准问题内在关系, 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 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 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 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 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 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 但是, 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 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 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 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 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 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 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 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 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 过于追求发展, 考虑名次, 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 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 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 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 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 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 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 逢年过节走访慰问, 深入跟踪帮扶少, “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 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 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 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 分析不透, 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 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 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 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 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 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意识, 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 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 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 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 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 对问题比较了解, 对情况比较熟悉, 因而, 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 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 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 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本文关键词:清单, 党员, 群众, 服务

 党员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 如产生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Tags: 存在问题   清单   党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