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正文

提高能力 [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建设]

2019-11-29 07:37: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客观上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从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内涵及动因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影响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参考。

金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在“夹缝”中谋求生存发展,整合现有金融资源,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面提升竞争实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所谓创新,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创造或引进新的经济事物,这种新的经济事物的外延相当之宽,既包括物化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工具、新技术,也包括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方法、新的制度安排,以及新概念、新思想、新思维方式等精神的东西。这两方面的创新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后者创新往往成为前者创新的先导和条件,对前者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创新理论,并以此为核心内容,构建了一个涉及领域宽泛,独具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在1912年出版的早期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开创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和创新思想”。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概念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它是由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所引发的经济生活内部的一种创造性变动,需要通过引进“新组合”,进行创新来实现。因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具体来说,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基于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金融创新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金融创新就是指发生在金融领域的一切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机构创新、管理创新等;狭义的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产品的创新,以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首次推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为典型标志,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的创新。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最重要的金融组织机构,其金融创新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一是产品与服务创新,二是管理与技术创新,三是理念与文化创新,四是体制与制度创新。

二、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所有的金融创新活动无非源于四种因素的需要: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规避风险和逃避管制(米什金,1986年)。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引入金融创新以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也在不断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在当前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农村信用社进行金融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使得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客观要求

首先,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增加和金融竞争的加剧,农村信用社传统的单一功能机构面临着业务交叉、综合经营的新形势,现代化的农村信用社需要拓展业务领域,开展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代客理财等新的银行业务产品出现,从产品结构到经营方式都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产生了重大冲击。再次,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以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最后,金融管制的放松也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追逐利润最大化给金融创新提供了内在的深刻动力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重要的金融实体机构,其经营目标之一是获取最大利润。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率政策的调整,引起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上升,利息收入下降,服务成本支出增加。农村信用社必须改变原有的盈利模式另辟新径,寻求新的突破口,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

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讯工具飞速发展。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过程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且可以降低金融创新成本,增加金融创新收益,成为技术型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从金融创新的历史可看出,金融创新和科技革命有极大的契合性和依存性。现在迅速普及的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业务,已经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利润生成和盈利模式带来直接的冲击。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三、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

199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使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更为活跃,主要表现在:

(1)农村信用社产品与服务创新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基础上积极创新,同时在中间业务领域相继推出了银行卡、信息咨询、理财业务等金融产品。这些新兴的金融产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而且拓展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空间,拓宽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渠道。在服务方面,农村信用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改善了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传统的“银行至上”的服务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2)农村信用社管理素质与管理水平取得很大进展。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8个省(市)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一次全面改革。2004年8月,农村信用社改革在除海南和西藏以外的21个省(区、市)全面推开。在传统的“三性”原则基础上,引入全面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等方法的基础上,2006年,中国银监会整体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改造现有金融机构,鼓励培育新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06年初开始,全国农信社系统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农村信用社系统展开了从高管人员的大规模培训,大量的农村信用社的基层高管人员被轮流培训,到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进行工作实践,大银行抽调上百人分赴各省指导五级分类,农信社六十万员工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通过实行五级分类,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的标准达到了统一。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与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相比起步较晚,起初主要应用在对外营业上。现在,农村信用社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以网络为依托,先后开展了电子联行及各类代收、代付等业务。除联行外,对外营业的电子化水平基本能够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持平。同时,管理信息化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通过管理信息的及时反馈,农村信用社增加了经营收益,降低了经营风险,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2、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依然面临着资产质量较差、经营效益不好、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起了步,上了路,水准低,不平衡”(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语)的现实状况,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能力更为落后,主要表现在:

(1)金融创新观念缺乏。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还没有真正树立起金融服务的观念,依然存在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其经营核算意识不强,工作开拓性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而是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的考核,缺乏金融创新观念。

(2)高素质金融人才严重缺乏。金融创新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现代金融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农村信用社地处广阔的农村,对计算机、国际金融、企业管理、投资、保险等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开展。

(3)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和特色性创新少。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信贷品种较少,金融创新主要是模仿、借鉴国内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吸纳性创新为主,有特色和原创性创新很少,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金融创新工具只是极少数,同时创新层次低,创新主要表现为简单的数量扩张。

(4)金融技术创新有限,金融工具创新能力不强。国有商业银行老牌资深、实力雄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较高,资金调拨灵活,在“硬件”上比农村信用社先进的多。同时它们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再加上服务意识强,在“软件”上也比农村信用社先进。农村信用社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观念落后,不舍得在电子化建设上投入,导致农村信用社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

(5)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完善。目前,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还不到位,不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金融创新的监管手段仍很落后,还没有将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活动监管纳入正常轨道。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的对策

当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应对激烈的金融竞争,满足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客观要求,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农村信用社只有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1、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核心是要通过明晰产权实现“谁投资、谁管理、出了风险谁承担责任”这一目标。近年来,通过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都寻找到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产权结构和组织模式。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建设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具体应逐步改造为地方性农村股份合作银行。

2、创新经营理念,转变服务方式

农村信用社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起“面向市场,了解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的经营策略,将“以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客户是农村信用社的衣食父母,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盈利,就离不开客户。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农村信用社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员工要树立“卓越的银行源于卓越的服务,卓越的服务源于卓越的员工”的经营理念,提供给客户“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

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建立高水平的专业营销队伍,向客户全面营销金融产品和服务,依靠营销来扩大和培育客户资源群体。同时,农村信用社要突破传统的柜面服务方式,朝着金融服务信息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发展,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不断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3、大力发展金融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支付清算系统是当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要突破传统的柜面服务,依托信息技术,积极推进自动转帐、信用卡、网上银行等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高农村信用社业务处理和运作效率,以高效、快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赢得市场。

4、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增加业务收入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应以立足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加大业务创新力度,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向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开放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加业务收入。

首先,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农村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资产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开拓新的贷款业务品种,使贷款品种多样化,以适应广大农民、乡镇企业等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要把小额农贷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起贷款超市,结合当地实际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建房贷款、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农机具贷款、经商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满足多样化的贷款需求。

其次,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现在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当前国际市场中领先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70-80%,一般的银行达到50%。而国内大中型银行,目前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7.5%,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3.67%,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水平仅仅是0.7%。在此对比下,农村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改变现在的状况,增加非利息收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如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用借记卡、代客理财设计、对外担保等新的金融产品的开发,积极开发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组合保险、零息债券、可互换债券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金融产品。

再次,积极开展负债业务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在吸收存款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加大营销力度,加快存款服务的多样化建设。根据农民需求现状,开办农户养老储蓄、医疗保险储蓄、子女教育和婚嫁储蓄等新的业务,吸收农村闲散资金,结合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在农副产品收购季节积极揽储。

5、创新监管思路和监管体制,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创新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才能使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然而,新的业务必然带来新的风险,对新的风险要有充分的重视,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这也是《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基本要求。农信社要充分考虑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业务创新监管体系,加强风险控制与监管,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把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统一起来,以规范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行为。创新与风险的矛盾在外部统一于经济发展、统一于创新带来的利益与风险防范成本的比较,在内部应统一于金融体系的内控制度建设。如果金融体系的内控建设跟不上,风险防范欠佳,那么金融创新就有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当前,银监会已经对金融创新在监管政策上作了许多完善,特别是准入政策上,对金融创新给予了很大支持;对创新业务监管提出了三个逐步到位,即认识逐步到位,组织逐步到位,工作逐步到位。在此基础上,各监管部和银监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对于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积极支持,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提供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

6、大力培养人才,适应竞争和创新的需要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竞争和创新的需要,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战略的科学性,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现人才强社。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重点搞好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好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引进文化素质高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加强其现代金融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全方位推进人才的优化组合。同时建立完善的、能够调动所有人积极性的薪酬、奖励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