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正文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

2020-07-21 21:01:09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   [摘要]本文浅谈了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阐述:1、找准起点,备好课是前提。2、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串线构网”,应注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3、切实抓好《整理和复习》课中的练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4、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条理要清楚,时空要有序,内容结构要优化。

  [关键词] 找准起点 备好课 串线构网 突破难点 查漏补缺 条理清楚  时空有序  内容结构优化

       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整理和复习》课的重要性。《整理和复习》课在每个单元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都有,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整理与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也是有章可循的,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和复习》课,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同时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觉得要上好小学数学的《整理和复习》课,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起点,备好课是前提。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课前,教师可以将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覆盖面较全,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整理和复习。这样确定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备好《整理和复习》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备好《整理和复习》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本堂课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点部分,哪些是关键部分。

 2、以本节课内容为载体,应如何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能力和数学习惯。

 3、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解题方法还不熟练,这些问题中,哪些带有普遍性。

 4、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复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5、要考虑让学生参与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科学的《整理和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营造一个让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环境,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知识重现的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复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

 6、选择恰当的《整理和复习》方法 。

 7、设计合理的《整理和复习》课堂复习模式。要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以往知识上的缺陷得意弥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应考虑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整理和复习》课堂教学模式。当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个知识块上的各个知识点,或者利用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等进行练习时,可采用分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当需要将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片,或者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主讲时,可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备好《整理和复习》课后,《整理和复习》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串线构网”,应注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教学网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编排的,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知识的纵横之间有一根根无形的线把它们有机的串在一起,但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一个断开的课时完成的。《整理和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把每个单元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构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为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我通常都是这样做的:每个单元的知识学完后,都让学生在课的前一天的课余时间,以绘本的方式,自己先去整理知识点,有的学生用大括号的形式、有的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还有的学生用知识树的形式......再配以美丽的图画装饰,在上《整理和复习》课时,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整理的知识,我会根据学生的介绍适时把重点板书出来,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它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完整的印象。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又培养了认真倾听和评价能力。这样既省时又寓教于乐的将所学知识的逻辑整理出来,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在整理过程中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却又恰当的方法获得的新知识嵌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清晰地知识脉络。

  三、切实抓好《整理和复习》课中的练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整理和复习》课的练习就更是如此。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意识倾向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查漏补缺”是《整理和复习》课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平时,我们很多数学老师上《整理和复习》课时,一般只根据教材提供的习题进行复习。其实教材上的复习题并不一定能弥补各个不同地区、各个不同班级学生个体上的漏洞和欠缺。教材上的练习题多数是普遍性的、基础性的习题,我们老师还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复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平时做的可以一带而过,容易出错的则应从多方面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在上《整理和复习》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把握学困生的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从而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例如:我在上三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设计了闯关题,其中第二关:考考你的眼力。

 1、估一估,在得数小于8000的算式后面画(△)。

 328×18()596×19()295×42()320×22()405×11() 2、选择题,下面各题结果中哪个答案可能正确。

 145×12(a.1740  b.1652   c.2741 ) 

 28×153(a.458   b.2034   c.4284 ) 3、根据57×22=12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57×220=      570×22=      57×11=        57×44= 

 通过这样的《整理和复习》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教师更要精心安排,切实抓好复习课中的练习。这样一来,整理和复习时就能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了,其实,也是一次突破重难点的练习。

     四、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条理要清楚,时空要有序,内容结构要优化。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每一部分内容安排要符合逻辑性,要由易到难,练习题型应有基础性题型过渡到灵活运用性题型,重点、难点等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安排要得当。一节好的整理和复习课上完,应给人一种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条理清楚,时空有序的感觉。我认为,一节《整理和复习》课,应由易到难,可以把它看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等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基础性题型的练习,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概念、法则等理论性知识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条理化、系统化,而且应与实际、例题紧密相结合。复习概念时,我们总是喜欢单独提出来让学生复述或背诵,与实际例题联系不够紧密,这是不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的。因为概念等理论性知识本身是很抽象、很枯燥的,小学生对抽象的东西理解能力有限,能背出来的多数都是死记硬背,很少同学能够去理解记忆。我觉得在《整理和复习》课里复习概念等理论性知识时,要牢记小学生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最好是结合实际问题或练习题,让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知识点。这样,学生可通过复习题理解的记住概念、法则等,这实际也就是理解和运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我在上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记住: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一道综合应用练习题: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兔妈妈搭的房子非常牢固,小猴准备了以下几根木料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架子,木料分别长:3米、4米、5米、7米、7米。1、会有几种三角形?把它写出来。2、哪种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米、4米、7米)3、如果允许你改一条边,使得它也能围成三角形,你会怎么改?学生积极思考,想到了:可以改3米的木料,可以改4米的木料,也可以改7米的木料,课堂因此而活跃起来,这样的练习不就更有效吗?第二部分是有针对性的,能突破重难点的,起到查漏补缺作用的练习。第三部分是扩散、发展思维的提高题,例如:我在上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 “四舍五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3.78,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优等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前两部分时间安排相对而言应多一些,应是整节复习课的主体部分,最后一点只需几分钟,最多不能超过四分之一节课的时间。当然,一节课各部分内容之间也不是脱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应是很自然的。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像节目主持人那样,把每个环节的过渡句组织好,使课堂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班级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在上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县第二小学                                        

  20**年7月

 

Tags: 浅谈   上好   小学数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