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写作指导 / 正文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探析] 教学做合一

2019-12-03 07:34:14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方法论,是他从改造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作出的科学总结,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

第一,“教学做合一”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借助“做”这一实践活动展现人的主体精神、促进自我的主体发展。陶行知把“做”作为教与学、知与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实践与理论等等之间的中介而予以充分重视,尤其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学习者实践主体地位的尊重。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在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做合一”中“做”的中心性位置,不仅提供了学习者展现自我能力和素质的各种机会和舞台,而且张扬了学习主体的实践精神,学习者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也因此有了真正确立和实现的可能。

第二,“教学做合一”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突出教学活动的实践特性。陶行知认为行是知的唯一来源,是创造活动的基础,行是第一位的,知是第二位的。“教学做合一”主张现代教学应因地制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实地训练人才,这对脱离社会实践生活的传统知识教学是一个积极补正,因为学生只有在问题不断解决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学会检验并深入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活动能力,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对学生而言,“做”并非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在行动中思想、用思想指导行动,是一种以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做”的最终目的指向的是一种新价值的产生,即学生主体真实意义上的发展。

第三,以生活为本位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倡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一个人要更好地生活,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而人生有多长,教育也就应该多长,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类社会生活的终生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终身性,人类生活的连续性也决定了教育的全程性。生活是教育的全部和目的,学生所有的学习也因此都是围绕着认识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改变自己生活世界的学习,古人所谓“担水劈柴皆是道”,指向社会生活实践的“做”,强调的教学自然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学生的向着生活和为了改变生活的学习,指向的也是终身的学习而不是某一阶段的学习。“教学做合一”因此要求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不断地主动学习和发展,以应对生活的急剧变化和社会的严峻挑战。

二、课堂教学的真谛是“做”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在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只能培养会走路的“字纸篓”和“书架子”,却不能给学生以任何行动的、生活的、创造的能力。所以,他明确提出必须“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的说明,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其含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又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并特别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实际上体现了这样两方面的含义:首先,陶行知把“做”放在了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方法论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它还启发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作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则应该是行动、观察、看书、讨论和思考。

三、“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最高目标

当今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最高目标的。他明确说“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为什么呢?因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的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所以,“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常常被压制、被扼杀,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连起码的兴趣和主动性都没有,何谈创造。更有甚者.甚至认为平常生活中没有创造,课堂教学中投有创造,学生年龄小,也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对此,陶行知用大量的事实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认为“我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都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他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热情地高呼:“创造之神,你回来吧。”这就是说,创造实际上就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它与教、学、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他明确指出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又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挥呢?对此,陶行知提出了要具备“一大条件”,满足“三个需要”,实行“六大解放”的主张。所谓“一大条件”,就是说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他明确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三个需要”则是说:(一)需要充分的营养(二)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三)需要因材施教。而“六大解放”则是指:(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由此可见,陶行知所主张的实际上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只有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创造力才有可能培养起来。上述陶行知通过“做”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思想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应该把有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当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既要动脑,更要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有创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