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企划文案 / 正文

[生态文明村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科学发展观的

2019-12-17 07:38:46

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

2008年以来,我们按照xx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作为拓宽投入渠道,推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形成了全民参与、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xx镇、围子镇被评为省级文明镇,卜庄镇大陆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xx镇xx庄村被评为“美德在农家”全国示范点、省级文明村。

一、选准出发点,明确工作定位

对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的。

一是可以解决加快新农村建设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加快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是“20字”方针,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加大投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仅靠政府投资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从xx实际出发,我们充分挖掘农村、农业、农民的自身潜力,用足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带动社会化资金投入,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把投入重点放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这一重要节点上,能够切实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必须处理好加大资金投入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近几年,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高度重视,“减负”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对此,在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因村制宜,量力而力、尽力而为,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严格按国家政策办事,不花过头钱、不做过头事、不吃“探头粮”,决不因此加重农民负担。到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乱收费事件。

三是牢牢把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关键。实施“一事一议”办法,关键是严格操作程序,切实做到干什么、怎么干,都要让农民说了算,把钱花在明处,把事办在实处。这样,农民感到“一事一议”和自身紧密相关,能够直接受益,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变“要我花钱”为“我要花钱”,切实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普遍存在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二、选准结合点,拓宽融资渠道

推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重要的是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带动,整合政府、农民、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2008年以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3.2亿元,为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政府主导。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鼓励政策、指导服务、检查监督三个环节,制定出台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实施意见》,按照筹资额30%的比例实行以奖代补,共配套奖励资金500多万元。通过市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定期通报、在电视台开专栏等形式,以大量直观鲜活的典型引导教育干部群众,有效地调动了村级和农民群众投入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积极性。把“一事一议”开展情况列入对镇街年度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奖惩兑现挂钩。去年,先后召开了两次现场会议,组织了一次观摩点评。

二是农民主体。各村居每年都根据群众意愿,排出需要办理、有办理能力的实事,由群众代表表决后公示,充分尊重民意,不搞强迫命令。对筹措资金的使用和实事办理过程,都由群众全程监督,从立项、审核到实施、竣工和验收,都阳光操作,民主管理,保证质量,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目前,已有528个村庄实施“一事一议”,筹措资金1705万元,筹劳74万个。

三是社会参与。发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把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效地凝聚到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上来。开展“城乡联动扶百村活动”,组织91个市直部门“一对一”帮扶104个后进村,采取“送资金,共办农村社会公益事业;送物资,共建农村基础设施;送项目,共谋农村经济发展;送文化,共育农民文明新风”等方式,输血又造血、治贫更治本。全市共扶持资金548多万元。采取一企一村、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形式,结对帮扶落后村居。全市8镇(街道)50%以上的村庄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帮扶关系。同时,向xx在外工作人员发出了“回乡献计出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倡议,以乡情为纽带,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捐资出力、献计献策。龙池镇利渔村两企业主一次性捐款40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硬化。北孟镇李家埠村一企业主捐款5万元,朱甫村12名在外工作人员捐款8000多元,兴办公益事业。目前,全市已引导3061万元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资金注入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工程。

三、选准落脚点,促进各项工作

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留住了大量农村能人在家乡干事创业,吸引了大批内外资企业前来落户,以纺纱织造为主导的xx镇、以盐化工业为主导的卜庄镇、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围子镇等特色经济名镇发展迅速,农民增收明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2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9元,分别

增长6.8%和11%。二是繁荣了社会事业。共筹措资金4766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33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5公里,安装路灯6820盏,植树62.7万株,新建农田林网7.8万亩,我市被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全市村村通柏油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率分别达到98%、93%和92%,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三是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全市已经形成市、镇、村、户四级群众文化网络,村级文化大院达标覆盖率达到82.2%,建成农家书屋100多家,群众性文化组织发展到240多个,会员近万人,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大提升。四是稳步推进了村级班子建设。我们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班子想不想干事、能不能干事、会不会干事的重要检验,作为基层班子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作为严格考核考评、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在实干中提升先进班子、整顿落后班子。去年以来,先后调整理顺软弱涣散村班子47个。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