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礼仪文书 / 正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2020-06-04 11:13:06

 

 企业名称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2011年 目 录 1 危险源辨识 1 1.1 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1 1.1.1 火灾 1 1.1.2 机械伤害 1 1.1.3 触电 3 1.1.4 高处坠落 4 1.1.5 物体打击 4 1.1.6 高温灼烫 4 1.1.8 窒息 5 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 1.2.1 供配电系统 5 1.2.2 蒸汽供应设施 6 1.2.3 消防系统 7 1.2.4 厂内运输系统 7 1.3

 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8 1.3.1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8 1.3.2 本公司对周边外部环境的影响 9 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0 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 10 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 10 1.5 危险、有害因素综述 10 2 风险评价 11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11 2.1.1 概述 11 2.1.2 危险性等级划分 11 2.1.3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12 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 12

  1 危险源辨识 1.1 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1.1.1 火灾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仓库内堆放大量的可燃物品,如果火源控制不好,如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如电气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过载过热,导致高温熔融物的产生,如果电气线路底下堆放有可燃物品,那么高温熔融物就会引燃可燃物品,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仓库,遇到点火源,如仓库未安装防雷设施,在库区内吸烟,违规动火等,将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1.1.2 机械伤害 机械防护设施缺损。由于保养不善或违章作业,设备的防护栅栏、安全栏门或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的防护罩缺损,操作人员身体一部分进入上述围护的危险区域或触及设备的旋转部位,从而导致机械伤害的发生。

 由于作业人员技能、生理状态和责任心等原因,可能导致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引致设备误动作可能引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1.1.3 触电 人体触碰带电体,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气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如接地(零)保护、漏电保护等失效,使机器外壳带电,或者由于操作失误,尤其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如误触碰、误送电等,都可能引致触电事故发生。

 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1 供配电系统 本公司供配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电气火灾等危害。

 1)触电 在电气设备运行、巡视、操作、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够、绝缘损坏、保护接地失效、违章作业、误入带电间隔、检修工作安全措施不当、电工安全用具缺陷等原因,工作人员触碰到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均可能造成触电伤害事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

 2)电气火灾 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如选型不当或因安装、调试、检修等原因而不符合防护性能要求,或因缺乏维修保养、老化等原因而造成防护性能失效,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接地故障、电气连接松脱、过电压放电、闪络等,都会产生电火花、电弧而引发火灾事故。

 变配电所、仓库的电气设备,因安装、检修或使用不当、操作失误、老化等原因,可能造成过载、短路而出现高温表面过热和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如防雷设施不完善,或管理疏忽和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导致防雷设施防雷效果降低甚至失去作用,在雷雨天气有可能造成雷击危险,引起火灾爆炸或设备被击毁等事故。

 1.2.2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淹溺、窒息、机械伤害等危害。

 1)淹溺 如果消防水池防护措施不到位,维护人员不小心而掉入消防水池,有可能导致淹溺事故的发生。

 2)窒息 如果消防泵房设置在地下室,如果通风不良,有可能导致窒息事故的发生。

 3)机械伤害 如果消防泵转动部位防护不足,或缺失防护罩,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1.2.3 厂内运输系统 厂内运输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害。

 1)车辆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叉车搬运原料、辅料以及产品。由于环境不良,如场地狭窄、通道不畅、司机视线受阻等,或因叉车保养不善,控制实效,如制动、刹车、转向失灵等,或因违章驾驶,或搬运的物料放置不稳(超宽、超重、中心不稳)等,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倾翻等,都可能导致车辆伤害。

 另外,厂外运输车辆进入厂内,若厂区道路无交通标志,夜晚运输时,道路照明不足,均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2)机械伤害 本公司生产线上的运输采用设备自带输送线,如外露旋转和传动部件等防护缺损、或操作失误,身体某一部分或身体意外进入输送线上危险区域,联锁保护失效等,可能导致撞伤、绞伤或挤压等机械伤害事故。

 1.3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1)台风 该项目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地区,每年均有台风登陆吹袭,强热带风暴气旋的风力强劲,风速超过30m/s,有较强的破坏力,对建筑物和人员有一定的威胁。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受台风破坏的可能性极小。

 2)暴雨 该项目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如果厂区内排水设施不畅,造成雨水不能及时排走,有可能造成厂区内的设备、建筑物损坏,从而影响生产,造成损失。

 3)雷暴 本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有79天,夏季雷暴天气中,若防雷设施失效,建筑物和人员有遭受雷击的危险。

 4)高气温 本地区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会超过38.7℃,高气温容易引起人出现中暑,尤其在通风降温不良的工作场所,更容易对人员产生危害作用。

 5)地震 本公司所在地广州市属7度抗震设防区域,如建(构)筑物没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设计和建造,一旦发生地震,可能导致厂房倒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 本公司使用和贮存的物料中没有《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物质,故该项目生产车间和仓库均不构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本公司所涉及的设备设施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 风险评价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2.1.1 概述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项目装置等在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分析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宏观的战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其功能主要有: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1.2 危险性等级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2.1.2-1。

 表2.1.2-1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严重性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Ⅰ级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Ⅱ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级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1.3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可能性等级,将各类危险可能性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2.1.3-1。

 表2.1.3-1 危险可能性等级划分表 可能性等级 等级说明 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 总体发生情况 A级 频繁 频繁发生,经常发生 连续发生 B级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 频繁发生 C级 有时 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 发生若干次 D级 很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 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E级 不可能 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 不易发生 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 根据各评价单元的生产/储存特点,对其危险性进行识别,分析其危险、有害因素,找出形成事件的原因,然后确定事件类型、严重度和可能性,形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2.2.1 储存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 见表2.2.1-1表。

 2.2.2 公用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见表2.2.2-1表。

  表2.2.1-1储存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危险因素 事故类别 可能的事故模式 (或事故原因) 事故后果 严重度等级 可能性等级 防范措施 1 可燃物料 火灾 在仓库内存放大量可燃物,如遇明火、高温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分析如下:

 明火源:违章吸烟,焊接或维修设备时违章动火,外来人员带来火种。

 火化或高温源:电气火花,雷电火花,静电火花,电器超负荷运行产生的高温, 线路底下,或灯具底下放置可燃物。

 人员受伤财产损失 Ⅲ~Ⅳ D 1.控制和消除火源:

 ①作业区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火种。

 ②动火必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并采取防范措施。

 ③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保持装置有效性。

 ④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

 ⑤定期检查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①禁止在生产场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

 ②禁止在线路底下,灯具底下堆放可燃物。

 ③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④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及管理人员严格遵守。

 ⑤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

 3.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如灭火器材、消防栓)。

 2 运输车辆 车辆伤害 车辆故障,如刹车失灵,违章驾驶,车速过快,叉车上站人,作业环境不良等,都可能导致车辆冲撞伤人或所搬运的物料倾翻伤人。

 人员伤亡 Ⅱ~Ⅲ C~D 1.厂内机动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年检。

 2.应持证驾驶,杜绝违章驾驶。

 3.应定期对厂内车辆进行维护保养。

 4.保持作业场所通道畅通和照明良好。

 3 高处 物体 物体打击 1.原材料和成品等储存空间狭窄,造成超高堆放,从而导致员工碰伤、砸伤。

 2.物料堆放不稳,倾斜导致砸伤员工。

 3.作业场所地面湿滑导致伤害。

 人员受伤 Ⅱ~Ⅲ C 1.确保物料的储存空间和道路的宽度。

 2.物料堆放整齐,不超高堆放。

 3.作业场所保持清洁、干燥。

 4.员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表2.2.2-1 公用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危险源 危险因素 事故类型 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原因事件 事故后果 严重度等级 可能性等级 安全技术措施 1 变配电系统 电能 触电 1.触碰带电体。

 2.触碰意外带电体。

 3.触及绝缘损坏处。

 4.过分接近高压带电设备。

 1.带电体无屏护或屏护损坏。

 2.低压带电作业误碰带电体。

 3.违章约时停、送电。

 4.误操作送电。

 5.电气设备或线路绝缘损坏。

 6.非专业人员误动电气设备或维修。

  7.电气绝缘工具缺陷或失效。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Ⅲ~Ⅳ C 1.容易被触碰的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损坏后及时修复。

 2.低压带电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3.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4.严禁约时停、送电。

 5.定期检测设备绝缘电阻。

 6.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7.定期检测电气工具,使用前确认合格好用。

 2 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电能 火灾 1.漏电。

 2.电器走火、打火。

 1.电缆绝缘老化产生电打火。

 2.电缆接头接触不良局部发热。

 3.电气设备质量问题造成漏电。

 4.电器积尘。

 5.超负荷用电。

 6.用铜、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7.用电保护设施失灵。

 8.电机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值。

 9.用电设备、设施接地电阻高于规定值。

 10.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

 人员受伤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Ⅲ~Ⅳ D 1.选用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的电气材料和器材。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乱拉乱接电线,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保险丝,杜绝违章操作。

 3.加强电气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防止电缆受潮、受损。

 5.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清扫积尘。

 6.防止火种、易燃物品进入电缆沟。

 7.挂设安全标志。

 

Tags: 危险源   辨识   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