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礼仪文书 / 正文

社区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汇报发言

2021-04-19 11:15:29

  社区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汇报发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决策部署,我街道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老工人新村社区“老、小、旧"民生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社区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七个一"主题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初心、担使命,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群众得实惠,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交出优异答卷。现将我们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以“党员走一线"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与群众面对面"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中以“党员在一线"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与群众面对面"活动,深化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社区、联系群众,走访企业、走访困难群众等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多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与群众交朋友、认亲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情感联系,把联系服务群众与经常性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

 以“党员扬声器"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基层宣讲员"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中以“党员扬声器”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基层宣讲员”活动。用好“大家微讲堂"“环同济党课"“四济承风"月度巡回党课等宣讲平台,挖掘打造社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线路,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基层书记全面讲、身边榜样重点讲、普通党员积极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和不同对象特点,进企业、进楼宇、进园区、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广泛开展党史宣讲、政策宣传解读和优秀党课展播等,形成“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学史氛围。

 以“党员走在前"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党员做先锋"活

 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中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结合实际,以“党员走在前"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党员做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亮身份、亮行动、亮作为,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深化“上海先锋行动"“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等系列活动,结合“党员示范岗”建设,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创优争先,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周围人、身边人的榜样和典型。

 以“党员公益行"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党员志愿者"活

 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中围绕为老服务、幼儿育托、环境优化等民生民心重点,结合“3-5学雷锋日”,每周四

 “清洁家园"行动等,以“党员公益行'‘为主题,开展一次“我是党员志愿者"活动,通过微心愿、微服务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参与,为群众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良好风貌。

 以“党员进万家"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群众送温暖"活

 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中围绕“七一"等重要节

 点,在用好居民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覚费的基础上,以

 “党员进万家"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群众送温暖"活动,开展“党心暖我心"“双千结对"等活动,帮扶帮助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

 以“党员来解忧"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群众解难题"活

 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党组织中以“党员来解忧"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群众解难题"活动,街道各党支部至少帮基层党组织解决1件群众或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上门走访、窗口受理、热线反映、网络收集、平台反馈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心声,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群众一件件烦心事、揪心事变为舒心事、暖心事,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让党员干部在一线找到破解之道、拿出管用之策、取得发展之效,并形成典型案例作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以“党员金点子"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发展献一计”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惠民生各项工作,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中以“党员金点子'‘为主题,开展一次“我为发展献一计"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群众和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征集“金点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聚焦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供基层智慧、基层力量、基层首创,在“三城融合"、“四高城区"建设、“幸福四平"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引导“两新'‘党员要着眼创新创业、吸引人才技术、共建睦邻家园,助力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打造千亿级“设计之都"建设与发展,以优异成绩

 向建党百年献礼!

  中国要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就必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和凶残,抗日战争是长期的,战略方针是持久的,但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就是团结全民族,依靠人民群众。军事上,坚持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游击战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游击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就“安稳坐占”,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更加猖狂,不仅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甚至有可能动摇合作抗战的根基。因而开展游击战争是必须的、恰当的,而忽视游击战争的思想是错误的。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毛泽东概括了坚持游击战争的18项具体工作。统一战线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策略。在国共合作的前提下,要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指出,如果抹杀或抛弃这种独立性,不丢掉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的错误认识,就必然会牺牲和破坏统一战线,所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不对的。这些正确主张都对坚持抗战乃至取得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

 提出科学命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间较短,加之斗争环境恶劣,党缺乏对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这使得我们党在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和指导中国革命上存在薄弱环节,致使党内一度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给革命造成了很大损失。1937年11月王明回国以后,积极宣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思想,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消极影响。究其错误根源在于,缺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此,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是党内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 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能把其“当作教条”,而应该当作“行动的指南”,不仅要了解其“一般规律的结论”,更要学习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并且大声疾呼“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针对党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很不普遍、不深入的问题,毛泽东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认真研究马列主义,培养一批“系统地”“实际地”而不是“零碎地”“空洞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党员干部。会上,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以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确立领导地位,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众所周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决定“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从此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但随着捧着“尚方宝剑的莫斯科‘天使’”王明回国以后,“大有取而代之的味道”。如何坚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全会传达了共产国际“在领导机关中要在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的重要指示,实际上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诚如彭德怀说的那样:“领袖是长期斗争经验总结的,是长期斗争中产生的。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由正确的领导取得的。”张闻天也说:“六中全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质上推翻了王明路线。”会后,张闻天逐渐把党内总负责的全部工作交给毛泽东。就连1939年6月的《共产国际》第6期在介绍毛泽东生平时,称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人之一”“不屈不挠的领袖和民族英雄”。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供了条件。

 重视党的建设,夯实伟大工程基石。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全会对党的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毛泽东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在纪律方面,针对一些人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两面派行为,尤其是张国焘明知故犯,无视纪律,破坏纪律,全会重申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进而要求进行党的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天津当时是华北最大的工商城市,成为接管后中国共产党管理和改造工商业城市的“试验场”。4月10日晚,刘少奇到达天津。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切地赶到几家工厂考察,听取天津市领导工作汇报。连续召开工人、民族工商业家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外事外贸工作汇报,更加印证了报告中的事实:不少民族工商业家思想上顾虑深重,感到发展生产没有出路;工人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战争造成的城乡联系中断、内外贸易阻滞问题亟待恢复。当天晚上,他熬夜写下《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鲜明地指出:“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

  这里有个小插曲。刘少奇到天津临行前,曾专门到华北局机关向华北局负责人薄一波打招呼。到天津后,他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一般情况由天津市委向华北局报告,重要问题通过薄一波向中央和毛泽东报告,毛泽东、党中央指示也由华北局转达。4月中旬,当薄一波将刘少奇讲“四面八方”关系情况转报毛泽东时,毛泽东当即给予肯定,认为讲得很好,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完整概括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十六个字。

  4月15日,毛泽东、朱德在香山亲切接见了来北平参加华北局会议的太行区党委书记陶鲁笳一行三人。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没有讲政治、军事形势,而是兴致勃勃地畅谈经济问题:“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接着,毛泽东就其中的四个面、每个面的“两方”,分门别类作了详细说明。他说:“四面八方”缺一面,缺一方,就是路线错误、原则的错误,世界上除了“四面八方”之外再没有什么“五面十方”。照顾到“四面八方”,这就叫全面领导。

  此时,仍在天津调研的刘少奇,获悉毛泽东的“十六字”指示,立刻心领神会,照此阐述和宣传。他按照毛泽东关于“四面八方”的表述口径,两次与李烛尘、宋斐卿等华北知名工商界人士座谈,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使他们在态度上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

  5月1日,北平迎来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节,数十万职工举行庆祝游行活动,载歌载舞,欢度节日。市委书记彭真来到工人中间,号召全体职工以实际行动庆祝节日,坚决拥护毛泽东所指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上海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工商业集中,外部联系广泛,接管工作政治影响大。解放前夕民族工商业家有的濒临破产,有的外逃,有的观望。5月27日解放后,市长陈毅按照“四面八方”政策,与工商界交朋友,扶持私营企业发展,让民族工商业家看到了出路和希望,一些出走香港、欧美的萌生回国之念,陆续回到上海。

  《共同纲领》颁布后,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开辟专栏详加解读,党的“四面八方”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

 .

 .

 .

 

 

 编码:

Tags: 党史   教育活动   汇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