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礼仪文书 / 正文

民主之花华丽绽放——村党总支书记先进事迹纪实

2020-01-29 04:10:56

民主之花在光明华丽绽放

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徐心华先进事迹

徐心华,现任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近年来,他充分发扬民主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命线”,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村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促进农村和谐的积极性。2011年7月,他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首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示范班,并作交流发言,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办什么事,群众说了算”

徐心华经常说:“凡是老百姓反对的事,我们一件也不能干,凡是老百姓希望我们干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办好”。在村里,凡是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他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即党总支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和实施结果及时公开。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带来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召集难”问题,他带领党组织一班人利用每年春节、午收等村民集中返乡之际,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采取党员委托、村民授权的方式,选举产生村“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参与本村经常性议事,探索群众话语权新的实现形式。

在坚持村级发展规划、村“两委”任期目标、土地经营权流转、美好乡村建设等全局性、长远性决策,必须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的基础上,他又根据农村实际,实行日常性、即时性议事决策“三会制”,按照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会倡议、党员议事会商议、村民代表议事会审议的程序讨论通过。先后讨论研究《光明村村庄建设规划》、“空心村”综合治理、土地流转经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350多件次,党员支持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怎么办事,群众全程管”

“天大地大,不如老百姓的事大”,这是徐心华一直坚持的信念。如何将老百姓的事办好、办成?“不论村里大事小事,都由村民管、村民议。”

从2006年开始尝试集中兴建民宅,到2008年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到2011年底“光明新村”居住区房屋基本竣工交付使用,再到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他先后主持召开了15次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会,除本村党员外,吸收村民委员会成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辖区“两代表一委员”、“两新”组织负责人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参加,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接受他们质询,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体现群众智慧、符合群众意愿的《光明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截至2013年12月,共投入7100多万元,采取自建与统建相结合的方法,建成农民住房1060套

,每平方仅售村民600元,实现6个自然庄顺利搬迁,没有出现一起群众“闹意见”或“上访”。目前,农民别墅、多层住宅区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基本满足村民的不同住房需求;
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两项工程完成后将彻底解决群众垃圾、污水处理难问题。

在光明村,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一直是村民最盼望的事;
但土地流转后农民利益会不会被侵蚀,收入能不能有增长,这又是村民最担心的事。他深入调查走访,带领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形成共识、定下决心后,实行“支部联组、党员联户”工作法,宣传村党总支的主张,消除村民的顾虑。从2008年开始进行土地流转,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8000余亩,主要用于良种繁育、无公害蔬菜、药材及人参果、蓝莓等高营养水果种植,并于2012年起探索发展立体农业,仅良繁每亩就增收400元。同时,通过返聘“失地农民”到企业务工,实现人均年纯收入达近万元。正是因为他善决策、讲民主、自身正,实现村的大大小小干部才敬他、服他,听他的指挥,甘心情愿同他一道干事业,村班子成为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办事好坏,群众来评判”

徐心华始终坚持以村民答应不答应、赞同不赞同、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干事创业的唯一标准。为了打造“阳光村务”,他专门在村部前新建了“光明墙”,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设置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的内容,接受村民监督。

在“三务”公开的基础上,他带头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张榜公布,并开设了2556388“村民热线”,24小时接受村民咨询、投诉和求助。并将每周一定为“议事日”,在村部设立“意见箱”,畅通民情表达渠道。聘请了15名党员群众代表担任村务监督员,负责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督。

光明村尊重和扩大群众话语权,不仅实现了农民真正意义的当家作主,还有力推动了美好乡村建设。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1.8亿元,完成了新村建设一、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已建成幼儿园、小学、卫生室、自来水厂、健身广场、公共服务中心、现代农民培训中心等公共设施,完成19公里水泥路铺设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14盏,铺设下水道8000米,绿化带7000平方,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指导务工返乡青年邱伟、袁茵、张安洲等引资5200万元兴建、续建、扩建电子元器件厂、皮具厂、矿泉水厂,就地转移劳动力500余人,月收入均达1800元以上;
目前,农民公园、文体广场及村级公益性公墓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

72岁的农民邱心强高兴地编了一首歌唱新农村的顺口溜:“说光明唱光明,我说光明您听听,环村路宽又长,高楼盖在路两旁,新农村真是强,出进方便真亮堂,新家园新气象,百样鲜花真是香,扒旧房盖楼房,腾出地来种杂粮,增收入多打粮,村民收入一年更比一年强。”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