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爱国演讲 / 正文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1 00:41:08

摘 要 当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课外体育活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不仅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其表现在场馆商业化导致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再就是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还有就是学生锻炼意识淡漠等导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受限。本文针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给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影响因素. Abstrac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us neglect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using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 analysis,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intrinsic factors, but also external factors, which are commercialized in the stadium and the students do not want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training, then there is no reasonable management system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students exercise is restric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gives reasonable suggestions, hoping to develop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ize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e good behavior habi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es; influence factor. 前 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品德形成的过程,对学生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作用。当前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相比高中较小,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自由,所以渐渐淡化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身体素质也在不断下降。因此为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各个高校都大力开展各种校园课外体育活动[1]。希望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自我价值观的重新认识,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发展学生身体,增进健康,提高社交能力和加强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总而言之,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成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述 课外体育是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2]。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3]。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外活动对应的含义为用除去体育课的时间,通过保健方法开展各项身体练习,以此来达到提升大学生体质与体育技术的目的[4]。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外活动的无序性,相反需要更加有组织的展开。不仅在提升和稳定体育课所带来的专业知识的辅导,加强大学生的运动素质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效使学生课余活动和专业学习的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可以使同学们形成日常加强身体素质的观念。从小范围来说,课外的体育主要包括了间断活动、业余时间活动以及体育社团等等形式,而从大范围来说它主要由校园运动大赛、日常锻炼和集体联合竞赛组成。课下体育活动对充实空余学习生活、加强交友、提高自我认知有很大的意义。换句话说,校园体育建设离不开课外体育锻炼,对于体育提高和工作的实现有巨大的作用。

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比较复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收效不那么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纯、高校不合理的管理方式的和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5]。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2.1 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认识过于浅薄。

九十年代之后,体育事业革新改变了一个新理念,就是终身体育。所谓的终身体育,是长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生培训体系锻炼的教育活动。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人从出生到死亡人必须参与体育运动,这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然而课外体育活动是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坚持终身教育观念的引导作用,体育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接受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的机会[6]。对于现在一些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只有那些专业体育学院的学生才应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既浪费时间又对自己以后工作帮助不大,觉得参加与否无关紧要,这就导致他们对终身体育概念理解出现错误。他们并不理解终生体育是一种让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在困难面前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因此,只有正确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才能完全具备德智体美的基本素养。

2.2 缺乏“健康第一”的思想 健康不仅是身体强壮,无疾病,还有就是心理健康[7]。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不是完全健康,在他们看来,生病就去看医生打针吃药,而并没有去参加一些课外体育锻炼去增强自身免疫力,认为自己年轻,生病扛一扛就会好起来,没有必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他们认为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想法足以说明她们心里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并没有意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自己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对“健康”二字的正确认识,才是做到身心健康。

2.3 缺乏锻炼的意志和兴趣 由于觉得太辛苦,部分学生就萌生一种想要放弃长久以来养成的良好的锻炼的习惯。经常对自己明天一定要去参加体育活动,真正应验了那句话叫做明日复明,明日何其多,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的话付诸于行动,从此,懒惰慢慢取代了他们之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好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体育活动不仅辛苦而且缺乏乐趣,就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体育活动,早操时间就纯属走过场,更别说主动去接触其他活动。意志是一切活动的精神灵魂,兴趣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源泉,简而言之,现代大学生恰恰就是缺乏这种两种思想。

2.4缺乏管理能力 学校上级单位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比重,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深知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这方面投入很大[8]。举个例子:时常举办的校园运动竞赛、运动体育比赛、篮球联谊赛、新生乒乓球大赛、各种球类比赛以及每天的早跑早操活动,这些都和体育有关。虽然活动项目种类繁多,但是事实是,实施力度可见一斑,篮球赛弃赛退赛的现象时有发生,早操不出操的同学依然存在,学校只是给予他们通报批评的处理,但没有实质性的惩戒,对于学生来说自然是无所谓,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如果学校加强管理制度,要求各个部门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实施力度,然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对那些不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制定出一些惩罚条例,予以警示,就会加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就会减少逃避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9]。

2.5 学校体育馆场馆普遍商业化 现在很多的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利用体育场馆进行商业盈利,学校体育场馆收费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占用了大量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在课间向体育活动场所进行收费,这样的行为让学生更加不愿参加体育活动,引起了全校学生的愤恨,这样一来,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将大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融入到课余体育锻炼[10]。学校将体育场所租赁给校外人员,从而限制并且阻碍了本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范围;
而且还对本校学生进入体育馆进行按次收费,学生训练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如果再收费学生就会彻底失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原本就是交了学费上学的,收费问题严重丧失了教育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场馆的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

2.6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主要外在方面就是周围的环境。老师有趣的授课方式以及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很大的作用,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javascript:;​) 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主要外在方面就是周围的环境。老师有趣的授课方式以及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很大的作用,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身为一名大学生,深知各种体育锻炼都源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就比如说学校组织活动的力度和管理方法、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各系、部主任以及学院院长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这些外在因素严重影响着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3.1有利于增强体质 因为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大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知识,然而没有多余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专业知识上升的同时,身体素质却在逐渐下降,健康状况着实令人堪忧。健康体质是学生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所谓的体制教育就是空谈。然而只有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各个高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让他们学会劳逸结合[11],这样有利于缓解学习引起的疲劳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提高大学生的心脏、肺活量、速度、耐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身体素质才能得良好的发展。

3.2提升体育技能 综合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速度的标尺,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以每一位公民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本。然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富五车更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良好的体育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择业过程中脱颖而出,减少学生毕业以后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而课外体育活动恰巧对快速吸收课堂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快速形成良好的体育技能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激发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热情,以此形成日常运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日后体育锻炼活动的素质和水平。因此,通过校园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情况,针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缺陷进行科学性指导,为同学们未来体育技能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专业的引导。

3.3 有利于社交能力的培养 人在社会是离不开交往的,要社交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能力来应对生活。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更容易适应周围环境、有更强的接受能力,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与诱惑时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课外体育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能更好地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增强学生沉着冷静的定力和灵活多变的反应能力,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为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打下良好的基础[12],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促进学生全方面茁壮成长。

3.4 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如今,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团结协作能力缺失的现象,他们喜欢张扬个性、太过于独立自主的生活,导致团结合作能力匮乏。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团结协作意识是他们身心发展过程的一个短板;
对于教育界来说,大学生缺乏团结协作能力是学校教育价值的一种缺憾,应该在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这种能力,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激发大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良好契机[13]。就拿一场拔河比赛活动来说,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取得胜利,哪怕只要有一个人懈怠,都会导致失败。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良性发展。

4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对策 4.1建立正确的终身教育观念 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朗格朗曾提及过终身教育这一理论,之后被大家渐渐所熟知。要从根本上使学生的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正确理解终身教育,主要是重视正确理念的培养。观念能体现人的意志中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理解,包括了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心理行为,所谓的自觉参加体育的观念是指,正确理解如何正视体育对我 们观念、举动、性格、和相对于体育有关的交际结合的影响。第一,对基本的体育爱好和热情,一个深入的培养对体育的了解和认知。作为一名大学生,关于体育的具体内容、含义、影响和特征有整体性的教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一跃成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角。第二,充分认识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水平,特别是要明确和其他同龄的人相比自己处在什么水平,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体育活动的训练。根据不断的实践理论这名体育观念的重要性,促进体育锻炼的推广,在无形当中提升自己的体育素质,最后将体育活动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

4.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除了拥有一个康健的体魄,就是获得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基本的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着重注意学生的课余体育素质和实践能力[14]。从课外体育活动出发进而提高各阶层的社会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课外体育活动上升成为正能量积极的生活方法,升华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思想观念。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让学生明白健康不仅是身体康健无疾病更是一种积极向上和永不言弃的一种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4.3提高锻炼意志和兴趣 在不影响教学目的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在原有教学模式上加以改变,开设更多的有关课外活动的选修课程,这些课课程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能够选择他们心里喜欢的课程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15]。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适合各种学生的需求,并且也可以知道更多的体育形式和学习一些基础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对提升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以及增强和社会的联系具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假以时日,学生一定会形成良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4.4 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 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学校各个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课间体育活动当中[16]。制定一系列适合学校教学目的管理体系,要增加更多娱乐项目,建立更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郊游活动、和其他更多更丰富多彩的项目,设立一些有意义的奖项,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全方面的开展学生的课余活动,完善加强学生和学校两者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

4.5 取消体育场馆收费制度 首先学校应该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一切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杜绝在课间向学生收取体育场所费用的行为,如果要加体育场所租赁,必须要在不干扰学生日常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其次,应该举办一些有关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讲座,为那些因为体育场馆收费问题从而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们重新找回兴趣,从心理上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并且让一些专业教师指导他们,合理利用我们的教学资源,将老师的价值得以真正的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让学生很好的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在课外活动中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增长自己的社会经验。学校也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办学理念。这样,学生与学校就达到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4.6营造良好校园氛围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间体育活动当中,创造健康良好的情绪活动气氛,所以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日常体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以 “放下手机,走出寝室,走向校园” 为主要的主题,让日常积极体育锻炼的同学或者健身达人来参加,举办班级的团组织生活,,来一次一对一的交流分享活动,形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氛围,更加注重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加强。

(​javascript:;​) 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间体育活动当中,创造健康良好的情绪活动气氛,所以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日常体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以“放下手机,走出寝室,走向校园” 为主要的主题,让日常积极体育锻炼的同学或者健身达人来参加,举办班级的团组织生活,,来一次一对一的交流分享活动,形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氛围,更加注重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加强。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和一些习惯,运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倡导学生通过网络这个渠道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锻炼我骄傲的”一些活动,并相互交流个人体会,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生活风尚。

5结论 当前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只是基于走形式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重视其重要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不强,学校管理太过松散、对课外活动不感兴趣、学校体育场馆商业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学校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因素,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进行课外活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旭东.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 运动, 2013(9):71-72. [2]隋红. 学校体育督导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王怡薄. 伊春市林区小学生冬季课外体育活动研究[D].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3. [4]魏钦. 刍议课外体育活动与高校体育教学[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26):96-96. [5]陈友民. 试论“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5):115-117. [6]张贺.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 吉林体育学院, 2013. [7]曾雨聪.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解读[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7):122-123. [8]沈克斌.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9]王国永. 苏南地区普通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苏州大学, [10]张慧春. 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03(1):105-107. [11]陈红张超慧.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于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的综合效应[J]. 四川体育科学, 2007(2):128-130. [12]杨同帅郭翠红. 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 商, 2014(25):265-265. [13]巴朝平.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196-197. [14]陈仁伟. 21世纪我国体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理性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2):7-8. [15]吕倩. 彝族地区“文化旅游英语”课程开发可行性探索[J]. 才智, 2014(7):46-47. [16]汪静华. 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J]. 嘉兴学院学报, 2002(2):88-90. [17]牟晋京. 山东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Tags: 课外   体育活动   因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