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开业致辞 / 正文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导学案「精编」

2020-12-06 00:23:38

 第14课《大雁归来 》导学案 教师寄语: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带上它们,你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走完全世界。

 预

 习

  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随笔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走进课文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课前学习:自主研读(熟读课文、词义辨析、文句摘抄)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

  缄(

 )默

 狩(

 )猎

  凋(

  )零

  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顾忌:

  目空一切:

  3、让我们一起走进利奥波德的大雁世界,看看大雁的一举一动 (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_______

 .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_________

 .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_____

  _

  (4)十一月份的大雁____________

  _. (5)大雁特喜欢寻食______________

  . (6)大雁常____

  _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__________

 _. (8)大雁被作者称为________

  他和学生自称_________

 . 4、本文对大雁作了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

  之情。

 5、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至少三句)

 家长签字:_____

 合 作 探 究 案 【合作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课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2、作者笔下描写的大雁有哪些个性特点?

 3、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4、语句品析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检

  测

  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曲线(qū)  纠正(jiū)  香蒲(pú)

 迁徙(xǐ) B.赌注(dǔ)

  撤回(chè)

 沼泽(zhǎo)

  符合(fǔ) C.黑鹂(lí)

  预料(yù)

  蹼鹬(yù)

 弥漫(mí) D.尽管(jǐn)

 稀疏(shū)

 喧闹(xuān)

 偶尔(ě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融化  辨论  沼泽  夜暮降临 B.滑翔  枯躁  喧嚷  不可预期 C.邀请  频频  凋零  鬼鬼崇崇 D.赌注  稀疏  窥探  目空一切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估量的。

 4.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据报道,第24届汉堡国际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 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175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第25届巴西世界鸟类学大会上专家警告,在未来的50年内平均每年将有一种以上的鸟类从地球上灭绝,死于非命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材料二:据科学研究发现,由于噪音,城市中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遗传劣化的现象,灯光和药物造成了大量鸟类习性被改变、集体中毒、“意外”碰撞死亡等现象的发生。

 材料三:

  (1)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答: 

 (2)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 

 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①在夏秋季节,如果你有幸到青海湖,千万不要忘记去看看斑头雁;在春末或晚秋,假如你能够爬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你一定能够幸运地听到它们的鸣叫…… ②在海拔9000米的云端,在空气只有不到海平面30%的地方,斑头雁——孤标独步,傲视苍穹,成群结队,一掠而过!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③这种鸟,头部是白色的,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状条纹,故名叫斑头雁。一只成年斑头雁的体重是2~3千克,站立时高度是60~70厘米。每到春天,成群的斑头雁飞向中国青海湖筑巢产卵,生养小雁。在完成生儿育女后,它们就会飞向南方——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④斑头雁为何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 ⑤原来在斑头雁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对氧原子有特别亲和力的特殊的氨基酸,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使得它们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生存资源,可在近9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

 ⑥斑头雁体内有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后,它就被输送到飞行肌里。斑头雁的飞行肌里密布着如网络般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把负氧离子传送到微型能量生产工厂。斑头雁的肌肉细胞内布满了线粒体,这些微型能量生产工厂就“建立”在线粒体里,其中很多的工厂的位置都处于细胞壁附近,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抓取到氧原子,为翅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

 ⑦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所不同的是:斑头雁的翅膀更长。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在稀薄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⑧正因为斑头雁有最具特点的身体机能和高超的飞行能力,才能完成世界上最艰辛的迁徙。

 5.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⑤段画线句“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不能删去的理由。

 7.第⑦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8.简要分析“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中“几乎”这一词语的作用。

 9.综合性学习。

 学过《大雁归来》一文,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鸟、护鸟的热情,学校决定在“爱鸟周”来临之际,举行一系列活动,希望你乐在其中。

 (1)【广告拟写】请你拟写一条宣传保护鸟类的标语,悬挂在学校的醒目位置。

 (2)【诗文朗诵】请你回顾学过的诗歌,写出两句含有“雁”的古诗句,要注明诗人和出处。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通过课文浓浓的抒情语言,来体会作品中饱含的深情。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珍爱野生动物。

 学习重点:

  1.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通过课文浓浓的抒情语言,来体会作品中饱含的深情。

  学习难点:

  通过课文浓浓的抒情语言,来体会作品中饱含的深情。

 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

 参考答案 预习案答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滑翔(xiáng)

 顾忌(jì)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3、让我们一起走进利奥波德的大雁世界,看看大雁的一举一动 (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三月春天_(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__笔直的_______.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______

 (4)十一月份的大雁__一声不响___________. (5)大雁特喜欢寻食玉米粒______________.(6)大雁常_六____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__一阵阵喧闹_________. (8)大雁被作者称为__我们的朋友______

 他和学生自称__爱鸟着_______. 4、本文对大雁作了

 拟人化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

 喜爱

  之情。

 5、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探究案答案:

 1、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描写了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2、具有灵性的候鸟;报春的使者;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3、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4.语句品析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天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检测案答案:

 1.B

 2.D 3.D 4.答案:(1)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多重污染和人类的捕猎,造成了鸟类生命异化、遗传劣化、种类不断减少、数量急剧下降的后果,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2)活动示例:①举办校园鸟巢、鸟食悬挂安放活动;②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③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

 公益广告: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②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③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5.答案:首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引出下文对“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的原因的分析,使文章浑然一体。另外,该句采用设问形式,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答案:如果删掉这句话,陈述的对象就不全面,斑头雁实现高空飞行就缺少了必要的条件,无法自然引出下文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的介绍。

 7.答案:作比较、列数字。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在稀薄的空气中,斑头雁具有更强推举力的原因。

 8.答案:“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如果没有“几乎”一词,就成了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完全相同,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9.答案:

 (1) 示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还鸟儿一个家园,还自然无限生机! (2)示例: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任选其二即可)

 

Tags: 大雁   八年级   语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