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开业致辞 / 正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认识平均数|冀教版(10)

2020-12-24 20:38:30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均数,教材设置了三个活动。活动一,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就是一样多,设置了移动笔筒里的铅笔数量来理解“移多补少,达到同样多”这一数学活动。活动二,教材通过“比较哪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的成绩好”来学习平均数;
活动三,通过“计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来学习如何利用统计表计算平均数。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理解“总数量”、“总份数”与“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分解出如下学习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3. 通过讨论交流,能计算平均数。

4. 结合生活事例,准确地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准确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发奖品活动:
师:老师这有15只笔,我想把他们奖励给五名同学。奖励给谁呢?奖励给坐姿最端正的吧。

(随机给五名同学发放奖品,数量随机,全部发完。) 师注意观察学生表情,以引出“公平”问题。

预设1:从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认为不公平,请学生谈谈想法。

师:对于老师的分法,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预设2:(学生没有明显表情变化) 师:老师这样分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你来说一说怎么分就公平了? 生:分的数量同样多。

师:那你来分一分。

生:学生分(两个学生分)。

师:先合再分;
把5个同学的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平均每人分3支。或者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也能知道平均没人分3支铅笔。这个3就叫做平均数。

师:如果老师有10 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每人分2个。这个2也是平均数。

(板书---------认识平均数)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收集、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从中找到合适的“移动”方式,这样自然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请看例题。

环节1:课件出示例2, 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的成绩,每人投10个。成绩如下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组有几人,每个人投中几个球。)(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2-3人) 生1:一组参加比赛的有4人,二组参加比赛的有5人。

生2:一组张华投中的最多,投中了8个 生3:二组刘杰投中的最多,投中了9个 生4:一组李英投中的最少,投中了6个 生5:二组王丽投中的最少,投中了3个 ……….. 师:哪组成绩好?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你们的想法。2-3组分享。

预设1:
生1:一组一共投中了28个,二组一共投中了30个,所以二组成绩好。

生2:一组最多的是张华投中了8个,二组投的最多的是刘杰,投中了9个,所以二组成绩好 生3:一组投球最少的是李英投中了6个,二组投球最少的是王丽投中了3个,所以一组成绩好 ………. 师:你觉得哪种比较的方法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生生对话) 师:看来参加的人数不一样多,比较总数不合理。

比较最大数也不合理,比较最小数也不合理。

师:
“怎样比才算公平”;

师: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比较公平--------也就是比较每组的平均数。

师:你真是一语中的,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你会计算平均数吗? 生:会 师:怎样计算? 预设2:
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积累,能想到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能比较公平的解决哪组成绩好的问题。

请3个小组的代表阐述他们的想法。

师:既然大家的想法一致,都认为要计算两组的平均成绩。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

生:在练习本中完成。

师巡视,请两个学生代表板演过程。(一生板演一组的平均成绩) 师:某某同学你先来给大家讲一讲你的做法。

生说。

师:你来问问大家,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向我提问吗? 生生互动。

师:现在能比较出哪组成绩好了吗? 生:一组成绩好。

环节二.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现在就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3 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做了统计。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数量(个) 1 3 2 3 2 6 4 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自己在练习本中算一算。(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 师:你来给大家讲讲的的做法? 生讲解。

(1+3+2+3+2+6+4)÷7 =21÷7 =3(个) 师:你来问问大家还有什么需要问的吗? 生生互动。

如果有学生提出“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的问题,让学生交流。如没有,完成以下对话。

师:求出的平均数“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求出的3个不是每天实际丢掉塑料袋的个数。

师:而是一个平均数。

师:求出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讨论) 预设1: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不一样? 师:求出的“3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求出的“3个”是一个平均数, 师: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师: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跟实际数字是不一样的。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师可以适当提示:把平均数和这组数据比较大小看看。) 生:平均数都是比这一组里最大的数小,而比最小的数大的数。

师: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预设2: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平均数是算出来的,而且有时比实际多,有时候比实际少。

师:你真棒。说的真好。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字,适当的代入生活情境,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总之,把握学习中不易理解的地方巧点拨,抓住学生易懂的地方善激励。) 环节三、练一练 师:学的怎么样,练习来检验。

1. 课本86页练一练第1题。

师:请你仔细读题。关于这个题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1:
生:有。第一行最后一个横线师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代表第五组比第六组少一个人…… 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一练第一题 指名回答,并提问 师: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五组有7名同学,算出总数后要除以7,第六组有8名同学,算出总数后要除以8。

师: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阐述。

师:计算出的平均体重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吗? 生:第五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2千克,第六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师: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更深的了解,一起来做一做第二题吧 第一问放手给学生。指名回答对答案 师:进货量一般要比销售量多一点。

师: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一下小军吧! 课件出示课本问题讨论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小军不会游泳) 师: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米20厘米” 生:有的地方比1米20厘米要深,有的 地方要比1米20厘米要浅,如果小军走到比1米20厘米要深的地方就比较危险了。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温馨提示:不会游泳的同学不能随便下水游泳,而会游泳的话一定要去专业的游泳健身场所。(简单安全教育。)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求平均数应该注意什么? 2生: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8.1 认识平均数 平均数:移多补少----同样多 例1:
例2:
第一组:(8+7+6+7)÷4 (1+3+2+3+2+6+4)÷7    =28÷4 =21÷7  =7(个) =3(个) 第二组:(9+8+5+3+5)÷5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0÷5 =6(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课标(2011年版)》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本课教学中,一上课就引导学生移动铅笔游戏活动,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设计的四个层次来进行教学,既有对平均数的理解,又有对平均数的应用;
既有对平均数深化的认识,又有拓展练习。这样,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附录:
达标测试 1、聪聪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是145厘米,亮亮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是144厘米,聪聪一定比亮亮高吗? 2、你能计算下面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吗? 3、第二小组平均每人做多多少道题? 4、你能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蛋多少只吗? 5、红红刚发的期末成绩单,被同桌亮亮弄污了,你能帮红红算出她的数学成绩吗? 答案:
1、不一定。平均数所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不代表任何一个个体。

2、(23+32+28+30+27)÷5=28(千克) 3、(10+12+14)÷3=12(道) 4、(20+23+26+28+30+29)÷6=26(个) 5、94×3-92-95=95(分)

Tags: 平均数   上册   四年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