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开业致辞 / 正文

试谈绩效管理解析中五个经典故事(doc 20页)

2021-03-26 11:10:30

 绩效管理中的五个经典故事

  第一个故事:唐僧师徒的故事

  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唐僧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师傅说,“好,也对了,给你一把伞。”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这是第一次旅游。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靠大家,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师傅说:“好,给你一把。”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故事点评:这个故事说明绩效考核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员工跳一跳可以够的着,如果员工一直跳,却永远也够不着,那么员工的信心就丧失了,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这个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的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另外,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这种逻辑是强盗逻辑,表现出了管理者的无能和无助,只知道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殊不知,指标背后的行动计划才是真正帮助员工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指标值本身不是。其实,设定一个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值,然后,帮助员工制定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并帮助员工去实现,才是经理的价值所在,经理做到了这一点,才是实现了帮助员工成长的目标,才真正体现了经理的价值!

  第二个故事:制度的力量

  这是历史上一个制度建设的著名例证。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谋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能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3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能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和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的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海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去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远大计,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步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份收入。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故事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很重要,企业的绩效导向决定了员工的行为方式,如果企业认为绩效考核是惩罚员工的工具,那么员工的行为就是避免犯错,而忽视创造性,忽视创造性,就不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增长,那么企业的目标就无法达成;如果企业的绩效导向是组织目标的达成,那么员工的行为就趋于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分解组织目标,理解上级意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经理达成绩效合作伙伴,在经理的帮助下,不断改善,最终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

 第三个故事:老鼠偷油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他们找到了一个油瓶,但是瓶口很高,够不着。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叠罗汉轮流上去喝。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上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回到老鼠窝,他们开会讨论为什么失败。

  第一只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觉得第二只老鼠抖了一下。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是因为最底下的老鼠也斗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说,没错,我好像听到有猫的声音,我才发抖的。

  于是三只老鼠哈哈一笑,那看来都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故事点评: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改善绩效,而不是分清责任,当绩效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绩效而不是划清责任。遇到问题先界定责任后讨论改善策略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当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有效划清责任上而不是如何改善上,那么,最后的结果都是归错于外,作为企业员工谁都没有责任,最后客户被凉在了一边,当责任划分清楚了,客户的耐心也已经丧失殆尽了。于是,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也随之消失了,最后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没有了来源,股东价值无从说起。

  第四个故事:俄罗斯矿山爆炸

  在一次企业季度绩效考核会议上,营销部门经理A说:最近的销售做得不太好,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也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时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太少了,就是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部门削减了。没钱怎么开发新产品呢?

  财务部门经理C说:我是削减了你们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一直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投在研发部了。

  采购部门经理D说: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的价格上升。

  这时,ABC三位经理一起说:哦,原来如此,这样说来,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故事点评:这是老鼠偷油故事的企业版,多么鲜活的案例,看看故事,再想想自己,是不是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了?

  第五个故事:关上你的窗帘

  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故事点评: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提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既有“根本解”,也有“症状解”,“症状解”能迅速消除问题的症状,但只有暂时的作用,而且往往有加深问题的副作用,使问题更难得到根本解决。“根本解”是根本的解决方式,只有通过系统思考,看到问题的整体,才能发现“根本解”。

  我们处理绩效问题,若能透过重重迷雾,系统思考,追本溯源,总揽整体,抓住事物的根源,往往能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就如杰弗逊大厦出现的裂纹,只要关上窗帘就能解决几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这是那些专家始料不及的。在遇到重重问题迷雾的时候,你真的能关上你的窗帘吗?

 绩效管理哲理故事

 ? 黑熊和棕熊的绩效管理

  黑熊和棕熊喜食蜜蜂,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 棕熊与黑熊想的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察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 黑熊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它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黑熊的蜜蜂为尽可能提高访问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另外,黑熊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更多的信息才让它们竞争,由于奖励范围太小,为搜集更多信息的竞争变成了相互封锁信息。蜜蜂之间竞争的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

  ?而棕熊的蜜蜂则不一样,因为它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齐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储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他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

 ? 分析:激励是手段,激励员工之间竞争固然必要,但相比之下,以下几点更重要:

 1、让员工积极参与进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团队的价值;

 2、保证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激发起所有 员工的团队精神。

 3、选择有效的数据收集工具,确保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4、绩效评估既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需要明白的是,没有好的? 结果,再好的过程也只能算是失败。

 ?

 猫和老鼠

 ?

 有一个主人逼迫他家的大花猫必须每天抓一只老鼠来向他报告,以此判断它的能力,抓到一只老鼠就给一条鱼吃。这只猫想:我怎么能天天完成任务呢?老鼠也不能天天抓到呀!结果它跑去找老鼠商量,说咱俩达成一个协议:“你每天8点的时候在洞口出现,我就跑过来咬住你的脖子,但是我不吃你,我咬着你到主人那儿转一圈,我还把你放回去。然后,第二天你还给我出来,我再咬着你到主人那儿转一圈。你就让我完成指标,让我得到鱼,我保证以后不吃你,好不好?”最终猫和老鼠达成了协议。

  1、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您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如果你是这个主人,你会怎么做?

 分析:这个故事来源于著名动画片《咖啡猫》

 1、这个寓言说明了不恰当的评估标准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不仅使绩效管理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负面效果。

 ?2、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问题是评估标准太不符合实际,根本不具有可行性。

 ?3、作为大花猫的主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可衡量的评估标准。?

 ?

 简单的说与完整的听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听话不要听一半。

 2.?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说明:用在绩效面谈与绩效辅导时候的案例。

 重复一遍

 李先生,是一个在台中经营出口加工厂的老板,工厂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员工的规模,由于自身积极的投入,不管是在业务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当的成效,在运筹帷幄间,指挥若定,威风八面,宛如领军千万的大将,好不神气。

 可是,他就是对他儿子没办法,那种代沟,对他们父子俩,就像是一条鸿沟,怎么样也无法跨越,每次一见面,讲不到三句话,又是拍桌又是摔门,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这天,又是因为儿子的晚归而再度上演铁公鸡,就在双方面红耳赤之际,儿子突然间就住了口,然后一字一字地说出:“爸,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能不能请你把我刚刚说的那句话说一遍给我听?”“啊?!”李先生真的吓了一跳,压根儿也没想到有这怪招。“你说……你说……做父亲的太能干,当然看不起儿子。”“不对!你再想想看,我是这么说的吗?”“浑小子!那你怎么说的?你自己说过的话,你自己为何不再说一次?”儿子突然间笑出声,“你看!从头到尾,我说什么你都没有在听,那些话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没这么说。我们不是要沟通吗?那么,我说什么,你重复一次给我听,再轮到你说,我来重复。”“喂!哪有那么多时间重复来重复去!!你是真的想气死我啊!”“爸!我们就试试看吧!否则这种争吵会没完没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么说的?”李先生想一想,终于承认,“我真的想不起来,你再说一次好了。”“好吧!我说,父亲很能干,儿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里多少有点压力。”

 李先生冷静一想,他说的合情合理,自己怎么会那么激动?结果,这天晚上,他们父子俩竟然可以谈上两个小时而不吵架,这个效果连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觉醒来,虽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却是神清气爽,一大早就到公司。因为早上要开一个重要的采购会议,讨论的是未来所要采购价值一千万的机器,到底要用美国货好、还是日本货好。依采购部的报价,日本制的价格便宜,东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师却主张买美国货。? 会议场上,李先生让总工程师发表意见,这是一种表面上的礼貌,总工程师也知道,老板做久的人,多少喜欢独断专行,什么事情早就心有定见,经验告诉他,老板问他只是个形式,谁不想省钱?老板要买哪一种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无精打采,说不到五分钟就说没意见了。若是往常,李老板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大唱独角戏,享受那种权威感,今天竟然是……

 “总工程师,我来重复你的要点,你看我说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样:日本制的机器,价格虽然便宜,东西也不错,可是将来如果出了毛病,要他们来做售后服务,问题就来了,他们的人因为语言问题无法跟我们直接沟通,找来的翻译对精密仪器又是外行,机器坏在哪里,我们无法充分了解,下次再发生一样的问题,还是要请他们的人来,说不定还会耽误生产时间,如此算下来,买美国货还比较便宜!”随着李老板的重复说明,总工程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打起精神,再次补充,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家滔滔不绝地讨论了起来……各位,如果是要吵架,彼此只顾着反击对方就好了。

 ? 分析:如果是要解决问题,就应该诚心去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重复对方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对方放心,知道你们之间没有误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在反击或下结论前,把对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这时你会发觉,吵架不再是吵架,而是积极的沟通了。

 ?

 ? 目标的意义

 ?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这一次如果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卡塔林纳海峡的妇女,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而她继续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小时了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分析:对于我们工作,同样是这个道理,漫无目的的工作,会让我们焦躁、不安、疑虑、气馁,最后往往就是放弃。对于直接上级,不仅仅要有自己的目标,更要管理好下属的目标。

 ?

  是她错了吗?

 A公司雇用小梅做接待员,负责接电话和办公室接待工作,她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很不错。一年以后,公司打算出版一种业务通讯。由于小梅在图形设计方面有些特长,经理决定提供培训机会让她学习有关桌面出版方面的技能,以便最终让她能够承担这种通讯的全部版面排版工作。其目的就是丰富她的工作内容,使她的工作更有趣和富于变化。因此,她学习了某种桌面出版程序并急于开始工作。

 ?遗憾的是,公司没想去买这种程序给小梅使用。时间慢慢过去,这时另外一位员工开始出版这种通讯,但没有任何人告诉小梅这件事。她焦急不安并迷惑不解,她感到被愚弄和欺骗了,设想一下她之后的工作绩效会怎么样?她开始烦躁,越来越消沉。由于这种反应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她请了很多病假。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悲剧结果呢?最终她的绩效变的很差,并因此而被解雇了。

 ? ?这是一个不幸但又是真实的故事,而且每天都有类似同样的故事发生。小梅工作的环境出了问题(包括管理不善的问题),她自己并没有问题。在这个变化之前,小梅的工作是很不错的,经理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最终结果是她因为绩效降低而被解雇。

  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

 我们工作中是否也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

 思索一下,这种因系统原因造成员工的绩效降低,能算是员工的责任吗?

 ?说明:这是一个用于绩效诊断与分析的案例,强调在分析系统原因比个人原因更重要。

 ?

 三只老鼠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了一个油瓶,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最后,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回到老鼠窝,大家开会讨论为什么会失败。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所以我推倒了油瓶,第二只老鼠说,我抖了一下,但我感觉到第三只老鼠也抽搐了一下,我才抖动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因为好象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所以抖了一下。“哦,原来如此呀!”

 企业里很多人也具有老鼠的心态。请听一次企业的季度会议: 营销部门的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的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就是少的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 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这时,采购经理d跳起来:“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 a、b、c:“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人力资源经理f:“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瓜子理论

 作者:行天人力资源管理?曹子祥

 (一)

  作为企业管理顾问,我们经常听到林林总总的有关下属难以管理的议论,诸如下属如何不主动、如何不听话、如何拖沓、素质如何低下等等。但是,事实上,企业里出现效率低下、完不成任务等问题,多数情况下原因出在管理者自己身上。

  身为管理者,许多人不知道如何给下属制定工作职责,如何分解、分配任务,用什么尺度考核下属的工作绩效以及用什么方法激励、约束下属等等。其实,要掌握这些并不难,通过分析下面的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管理技术。?

 (二)在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川菜馆。由于该菜馆价钱公道、味道地道、服务周到,于是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天的午餐都在那里解决。这家川菜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客人落座之后,给每一位客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葵瓜子。吃着葵瓜子,品着花茶,等待上菜的时间就会变得很短。

 天天嗑瓜子,对嗑瓜子就产生了兴趣,后来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

  3、在吃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吃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菜上来或者将瓜子吃光为止。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分析一下,我认为有主要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

  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熟练掌握技巧,成为熟手;还有,嗑瓜子的人们很容易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使得嗑瓜子的速度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例如,嗑瓜子高手可以保证嗑开后,瓜子皮和瓜子壳都很完整)。“不断改进”这个过程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

  这一点至关重要: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正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瓜子被一颗一颗地嗑开,人们发现盘子里的瓜子在不断减少,而果皮篮中的瓜子皮却不断增多——一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小山。这种变化使得嗑瓜子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嗑瓜子的成就,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渴望增加自己的成就。

 ?

 《西游记》中的绩效考核

  《西游记》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对我公司正在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为了共同的目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成立了西天取经公司,简称“西经公司”。在该公司中,唐僧决定主要的战略目标,是该公司的决策者;孙悟空负责对重大战略规划组织实施,是公司的高管人员;猪八戒是该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沙僧则是该公司的普通职员。下面我们分析这个公司是如何进行考核的。

  在西经公司中,对于高管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展。由于唐僧自己无法辨别妖怪,常把化为人形的妖怪当作好人,所以无法就孙悟空打妖怪的过程进行控制。起初唐僧在考核时,过多的关注过程,而忽略结果,并搀杂了不少个人价值判断,这样考核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上,唐僧一味以惩罚为主——念紧箍咒,而不是(也没有能力)对孙悟空的工作进行指导,孙悟空辞职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这里就涉及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究竟以什么为导向的问题。对于高中层管理者来说,每个人有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况且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从过程来考核,难免会给孙悟空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唐僧开公司的目的是到西天取得真经,唐僧的任务是明确取经的路线,制定大的战略,怎样达成战略是孙悟空的事。关注过程的考核,只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后来的“无底洞”事件,由于唐僧坚持认为老鼠精变的女子是好人,从而否定孙悟空的判断,结果被老鼠精掳去,差点破坏了整个取经计划。既然聘用孙悟空担任高管职位,就应该相信他的专业水平,考核只针对结果就好了。如果对孙悟空还不完全放心,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统一孙悟空与公司的目标,也就是唐僧应该就取经的远景目标与孙悟空充分沟通,使孙悟空认识到公司经营的好坏与自己的利益有很大的联系。至于控制方面,唐僧有了紧箍咒就已经够了。虽然这种控制实际用得很少,但这给了孙悟空一定的心理预期,如果他行为不端就会招致惩罚。这样一来,整个西经公司的中高层考核机制就比较完善了。

  而对于猪八戒的考核,过程更为重要一些。因为他的工作主要是一些日常工作,成果难以量化,这时过程的控制监督就比较重要了。而唐僧不具备这种监督能力,于是对猪八戒的考核只能由孙悟空来执行,孙悟空通过一些不定期的抽查,来规范猪八戒的日常行为。对于猪八戒的考核关键还在于明确他的定位,对于他的评价应该针对所交代工作的完成情况,但是公司对猪八戒的定位模糊,没有确定的职位说明,这样猪八戒什么事都干过,因此在对他评价时,容易忽略其工作业绩,而对他的一些个人品质纠缠不清。按照功劳来说,猪八戒大于沙僧,可最后沙僧的绩效奖比猪八戒还大,只是因为沙僧的个人品质好一点。但是个人品质的好坏与工作业绩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个人品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通过考核去鉴别无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这种品质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考核的作用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这是根本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品质不重要。个人道德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个人行为规范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而这不能通过考核来达到。我们在考核时,一定要界定好考核与其他职能的分界线,套用一句老话:“考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考核是万万不行的。”

 猴子的绝招

 有一天,一个猎人经过一座猴山,烈日炎炎,他想坐下来休息一下。突然,他发现前面有数不清的枪靶,走上前去一看,每个枪靶上子弹命中的都是十环,这下可把这个猎人惊呆了,心想:我长这么大,学了这么多年打枪,从来没有见人有这么好的枪法,简直就是神枪手,我一定要找到他,向他学习一下打枪的技术。

 就在这时,猎人的后面走过来一只猴子,肩膀上扛着一支枪。猎人想这只猴子肯定是那位神枪手了,忙上前搭讪:“请问你一下,这些靶子上的枪眼都是谁打的啊?”“这些都是我打的。”猴子连蹦带跳,喜形于色地说。

 “全都是十环,你的枪法太准了,简直就是神枪手!”猎人惊诧地问道。

 “这是我的绝招,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他的。”猴子骄傲地说。

 “那你能告诉我你的绝招吗?我要拜你为师,学习你的神枪术。”猎人兴高采烈地问。

 “那不行,你得给我二两银子,我才把我的绝招告诉你。”猴子毫不商量地说。

 猎人想:二两银子不算多,能把“神枪术”学到手,是一辈子的受用,划算!

 打定主意后,猎人把二两银子给了猴子。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了吧,你的神枪是怎么练出来的?”猎人有些激动地问。

 “没问题,我现在就告诉你。但是有一个条件,我的绝招妙不可言,你知道后可不能到外面到处宣传。”猴子一脸严肃地说。

 “好,你放心吧,我保证不让别人知道!”猎人显得十分着急。

 “那好,你听好,请记住这两个打十环的奥秘。”猴子说。

 猎人心想,真是太好了,原来是两个秘诀啊,我这钱花的太值了。

 “第一个秘诀,是枪与靶子离得越近越好,最好你用枪口顶住十环的位置,然后开枪。第二个秘诀,是先打枪,然后在枪靶上画圈。”猎人听完后,当时就晕倒在地了。

 启示:“指哪儿打哪儿”和“打哪儿指哪儿”,虽然这几个字是一模一样,只是顺序上不一样,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现代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出入出现。所谓的“打哪儿指哪儿”,不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作为基数来定绩效,而是根据自己团队完成情况来定,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使得团队在制定绩效前所作的努力成为日后绩效考核的最大障碍了,这样的绩效管理让员工的积极性丧失殆尽。

 所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一定要以工作的难易程度做基础,做到“指哪儿打哪儿”,而不是以个体成绩做基础,就变成了“打哪儿指哪儿”了。

Tags: 绩效管理   解析   故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