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写作指导 / 正文

关于对我县软环境“中梗阻”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0-06-04 15:33:26

 关于对我县软环境“中梗阻”问题的调研报告

 县纠风和软环境办以进一步整治“中梗阻”,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为目的,深入基层,围绕当前我县“中梗阻”问题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年来,经过全县范围的集中整治,“中梗阻”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由于利益驱动等因素,“中梗阻”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我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容忽视。

  (一)政令不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部门和单位对上级的文件和已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彻底,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留在墙上、停在行动上;有的对上级政策和文件束之高阁,不按要求层层落实,致使基层执行者不掌握政策,我行我素。

  (二)效率不高,多头参与。有的办事程序不简,多头参与,而且参与的各方互相牵制,让办事群众无从下手。特别是在有急事特事时,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政策,不能特事特办,办事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屡见不鲜。

  (三)执法不公,收费弹性大。主要由于自由裁量权过大,使得一些执法人员有机可乘,滥用职权。同一种行为,不同的执法人员处理结果不同;同一种行为,同一执法人员,对不同的当事人处理结果也会不同;同一种行为,同一执法人员,不同的时间处理结果也会不同。

  (四)服务不周,微笑拒绝时有发生。有的工作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管的问题管,不该管的不管”问题简单的管一管,稍有一点复杂,就千方百计的微笑拒绝,而且让办事人找不出毛病。

  (五)办事死板,素质低。个别部门拿着上级文件卡企业,不会实事求是地灵活运用政策。个别权力部门人员办事拖拉,能一次性办完的事也要拖几天,一些执法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二、“中梗阻”成因分析

 结合调研情况分析我县当前“中梗阻”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搞简单的对号入座,还需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辩证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思想观念滞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的思想仍然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经济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缺乏深入研究,视野不开阔,工作指导上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面对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束手无策,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单凭上级红头文件行事,凭经验和惯例做事,等上级拍板表态办事;在某些具体事务的处理上,有的干部过于强调规范,不善于变通,没有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常常使一些工作卡在某一个环节,影响了办事的效率;有的干部对企业、对群众要求多、指导少,指责多、支持少,监督多、服务少;有的部门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结合全县的实际,把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与全县的中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味强调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

  (二)全局意识、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方面仍有差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 “实权”部门存在着特权思想,服务态度生、冷、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一些面向群众的执法部门,对群众态度粗暴,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力,各自为政,相互掣肘,效率低下。有些部门缺乏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遇到问题绕着走,不出事不研究,不曝光不解决。

  (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硬性任务,造成执法行为宽严不一。虽然省、州、县纪检监察部门三令五申不许给下属单位下达硬性任务指标。但是,仍有许多部门对下属单位下达硬性任务指标,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一些执法人员在年终岁尾突击完成,造成了不同时间执法行为宽严不一。

  (四)机制不健全,缺少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工作干劲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没有激励机制,有的同志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陈规,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不出来;有的干部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对自己定位不高,要求不严,争创一流的目标意识不强,争创最佳办事环境的劲头不足。因为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利,而有的则“三乱”问题严重,甚至滥用自由裁量权。

  三、“中梗阻”治理对策

 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中梗阻”,是一项政策性强、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群众关注、呼声强烈的问题,让群众切实看到我们治理的决心和成效。同时,要从规范公务人员执法行为入手,对作风粗暴、刁难群众等问题加大治理力度。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从源头上加强预防,特别是对公共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的部门要重点加大监督力度。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三个意识

 1.增强学习意识。解决“中梗阻”问题的根本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出路首先在于学习。每个单位和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和掌握其本质内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努力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经济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依法行政,

 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

  2.增强服务意识。环境决定发展,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各职能部门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县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劣,因此,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软环境“十不准”规定》和《**州优化经济发展“八要八不要”规定》,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促发展,形成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的良好氛围。

  3.增强创新意识。要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有创新的观念,才有创新的作为;有创新的作为,才有超常的发展。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和已有的经验,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灵活地结合政策,采取变通的办法,创造性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要转变职能,全面实行“阳光政务”

 1.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继续深化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审批项目。对保留的审批项目,要制定相应完善的审批操作规程,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向社会公布和承诺最短的审批时限。对涉企收费,要求执收部门做到能收的尽量少收、能缓的尽量缓收,规定不再收取的严格执行,使我县的行政审批、涉企收费项目数量保持较低水平。

  2.实行“阳光政务”,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凡是能公开办理的事情必须公开,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效率等方面作出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一是确定好公开内容,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推行公共服务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内容、程序、标准、结果。二是加强政务大厅管理,按“能进则进,应进必进”的原则,强化政务大厅的综合职能。三是探索建立“点题公开”制度,群众可以就某一办事环节,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深入公开,拓展公开新领域,真正实行“阳光政务”。

  3.加强服务,提高效率。要整合项目报批服务和招商服务的各种职能,发挥政务大厅投资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创建科学规范、便捷畅通、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绿色**”,做好亲商、安商、富商这篇文章,着力打造政府的服务品牌。

  4.推行涉企收费“一费制”。研究探索对企业收费的新方法,实行“打捆”收费。协调各收费部门和企业,以上年度企业交费的最低标准来测算本年度企业交费总额,一次性上交县财政。由财政按比例拨付给相关部门,以此避免各部门收费人员到企业进行收费,减少企业交费次数,杜绝弹性收费和人情收费,解决自由裁量权过大问题。

  (三)要加强行政监督,健全奖惩机制,形成良好氛围

 1.实行领导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部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改变那种“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或“管事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的现象。哪个部门的人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的主管领导或“一把手”的责任。

  2.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要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职责进行公开,把中层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各部门要细化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使行政行为更明确、更具体,从根本上解决滥用职权和收费、处罚数额弹性过大问题。

  3.搞好民主评议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评议中层干部机制,切实运用好评议结果。对2007年和2008年排在后10名的中层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并列为2009年中层干部测评的重点对象。

  4.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对测评中排在前列的部门、站办所和干部要进行表彰,并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开展“民主评议涉及项目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活动,选树主动为企业、项目和群众服务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 “以服务软环境为荣、以破坏软环境为耻”的良好氛围。

  5.实行“限时服务”制度。在对企业和群众服务过程中,窗口单位要对具体的服务项目规定完成时限。对群众举报超过服务时限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由县软环境办公室或政务公开办根据情节,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

  6.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要充公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办案件功能,依据党纪条规对“中梗阻”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依纪依法进行查处。

  总之,治理“中梗阻”要本着有利于转变行业作风、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原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解决“中梗阻”问题。

Tags: 梗阻   软环境   我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