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写作指导 / 正文

学习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心得感想8篇

2021-03-11 10:26:31

【编辑按】“早稻增产”筑牢粮食安全边际 近日传来喜讯,我国继夏粮喜获丰收后,早稻也实现增产。

据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比20…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心得感想8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早稻增产”筑牢粮食安全边际

 

    近日传来喜讯,我国继夏粮喜获丰收后,早稻也实现增产。
    据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增长3.9%,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为进一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中国粮食安全注入强大底气和信心。
    事实证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市场稳定、应急管理不断完善,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尤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形势日趋复杂,俄罗斯、越南、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对粮食供应预期趋紧甚至对农产品出口做出限制,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实质威胁,但仍要提高警惕,想方设法不断增加粮食安全边际,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才能腾出精力一心一意谋发展。
    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值得欣喜的是,农业各方面指标持续向好,今年二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98.4,比一季度明显回升4.7点,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固然不需要有“谁来养活中国”的担忧,但也绝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浪费的程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仍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切实将目光转移到问题发生的源头,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拧紧铺张浪费的阀门,严把源头治理关。
    可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当前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划清土地红线,确保粮食边际可靠;
要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进一步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推动农村人才政策不断出台,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创业,推动农村持续集中发展,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当前,只有粮食安全保障了,社会发展才会平稳,“六稳”“六保”才会有坚实的支撑,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上才没有后顾之忧。因此,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加快补齐短板、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视频会暨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8月27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扛起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用心用情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和难处,畅通救助渠道,设身处地、实心实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社会救助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制度安排,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扎稳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体现着一个社会的爱心和温度。民生保障工作没有终点,由于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劲头,有踏实解决问题的恒心,才能兜牢民生底线。例如,为把今年因疫情受到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办好民生实事、夯实民生工程,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建设,方能把各项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压紧压实、抓细抓好。
    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核心在于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真正“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当前,社会救助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建立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贫困边缘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及时给予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通过做实、做深、做细困难群众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让困难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
    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实现后,绝对贫困将被消除,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特殊群体、低收入群体生活依然相对困难,社会救助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严守法律红线”为重点,紧跟时代步伐,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以“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人工技能等新技术,探索建立民生保障数据库,优化和完善民生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民生政策精准度,从多个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兜住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的治本之策,不仅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是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消除救助“盲点”,确保政策能够精准发力,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方能以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之间的合理配置,实现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稳固执政根基。

 

创业板注册制释放多重信号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于8月24日上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3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经济复苏发展的关键时候,创业板接力科创板推行注册制,把选择权和判断权交给市场、交给投资者,这件事情本身就极具深远意义。表面看,创业板注册制只是在资本监管方式上的一个小变化,但却释放出了多重信号。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上市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应对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抓手,更是迈向美好未来的一个坚定步伐。
    惟改革者强,惟改革者胜。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在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之后,要实现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这是一个考验和挑战。越是在经济发展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情况下,越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越是要用好改革关键招。资本市场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血脉与支撑,也是管窥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晴雨表。选择创业板为突破口,通过管理方式创新,激发资本市场的内生动力,激荡创新创造的活力,增强经济创造力。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个创业板注册制打开了中国改革的又一扇窗,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给世界经济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发展不停,改革不止。无论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的困难与困局,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持续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此,我们要坚定自信,要牢固树立敢于改革和善于改革的思想意识。
    决战决胜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全球疫情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下滑影响,需要我们深刻洞悉国际国内发展两个大局,来审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与格局。无论是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的上市,都集中指向了一个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资本市场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这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显然,这个时候推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不仅仅是在为国家发展战略注入资本活水,而是着眼于国内大循环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释放改革发展的要素活力,激发成千上万市场主体创造性,让资本市场与创业市场进行精准有效对接。从这个意义而言,创业板注册制就是一个破题破局的牛鼻子,就是激荡中国改革发展生机活力的助推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唯有敢于改革创新者才能勇立潮头,才能破浪前行。推行创业板注册制及其配套基础制度改革,从增量市场推至存量市场,这既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形势倒逼。只要我们永远保持一种砥砺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只要我们高擎改革的大旗,就一定能够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资本市场如此,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坚定发展自信心,心无旁骛地推进深化改革,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打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8月19日上午,他前往马鞍山市考察调研,详细了解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落实情况,并走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不少地方面临的现实困难。事实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倘若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必然加剧生态条件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其结果只能是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必须以扎实的举措,打造出以环境的改善推动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的双赢局面。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只有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就包含有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必须依法、科学、精准地治理污染。各级各部门要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注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以高质量发展取代传统经济的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追本溯源,就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将环境保护治到“根”里。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信只要把环境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保护体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局面。各级党员干部要着力增强组织协调、动员监督、执法检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各级纪委监委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生态环保领域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实现经济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更加合理的意见建议,综合考量环境保护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局面的整体推进。

 

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和“魂”

 

    8月16日至25日,新华社以“改革”为关键词,连续10天推出“总书记推动的身边改革事”系列报道。分别从行政体制、基层治理、司法、城乡发展一体化、文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生态文明等十个方面,讲述人民群众身边的改革故事,充分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成效不断显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成绩斐然。但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因此,无论何时改革事业都离不开创新。改革是大势所趋,创新是发展路径,改革事业点多、面广、线长,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目前我国各项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思路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创新丰富改革故事。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人民向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但不可否认,有的地方、有的部门、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问题。在改革可能面临的风险和质疑面前,等待观望、裹足不前、怕担风险,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老办法没作用、新办法不会用。唯有下大力气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适应能力,提高应对更高发展标准的创新能力,才能以改革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各个领域的竞争日益剧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无疑是唯一的出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各级各部门要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迈开改革创新的步子,才能以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更多更快地释放改革红利。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尽管它必然要学习借鉴别人,但其成果却必然不与任何已有成果相雷同。要勇于突破,用改革的精神去完善不适应的政策措施,用创新的精神去拓展新的领域,提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工作思路。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勇于改革创新的民族,要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国家发展的“根”和“魂”,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这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行动。只要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在改革创新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各领域政策措施尽快落地,就一定可以继续创造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成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逐浪前行。

 

牢记渡江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时间回拨到71年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激情岁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气魄,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时至今日依旧激励着华夏儿女,给人以深刻启迪。
    铭记历史,才能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71年前,百万雄师过大江,为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被认为“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却在人民解放军面前成为了“豆腐渣”工程。在渡江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支前工作中,夜以继日筹集粮草、铺路架桥、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掀起了规模宏大的群众性支前热潮。渡江精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力向前的革命精神,也是军民情深,党和人民的鱼水情。牢记渡江精神,我们才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渡江精神引领我们在困难中不断攻坚克难。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加之蝗虫灾害和极端天气接踵而至,对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但是,四万多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前往武汉,帮我们获得了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胜利。中国二季度GDP逆势上涨,“六稳”“六保”取得初步成效,世界银行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可能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中国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面对重重风险,中国能够危中育机,正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携手共进,彰显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面对困难不妥协、勇往直前的渡江精神,也是我们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渡江精神诠释了军民情深不惧大风大浪。汛期以来,南方多地出现洪水灾害,许多地区水位超过历史极值。中国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日夜不息地守护在堤坝上,用身体筑牢了一条钢铁堤坝,保卫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雨中,人民解放军吃饭,4岁小女孩给他们撑伞的画面感动了许多人。老百姓把家里吃的喝的拿上堤坝,只是为了让人民解放军吃好一点。人民解放军完成任务离开的时候,老百姓追赶离开的队伍,只是为了给他们送上一点特产。在防洪抢险中,我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和老百姓深深的鱼水情。人民子弟兵面对汹涌的洪水,坚守在最危险的一线,用实际行动回应老百姓的期待、温暖老百姓的心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无愧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号。老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谢,这种军民携手,让我们拥有了不惧任何大风大浪的底气。
    牢记渡江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国这艘巨轮必定会乘风破浪,开往更加宽广的水域。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能无往不胜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最大的利益莫过于人民的利益,最大的力量莫过于人民的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全党全军全国全社会紧密地团结起来,越是艰难越向前,广大党员干部不惧生死、不畏挑战,为的就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主动参与、英勇斗争,一个个感人画面温暖热心,也凝聚起了更加恢弘磅礴的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进的道路上坎坷颠簸,充满风险挑战,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未忘记过初心使命,始终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为不断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而向前迈进。每个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民,还要做到一切为民,更要做到依靠人民,唯有如此,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无往不胜,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离京考察调研,每到一处都要与当地群众亲切交谈,一边了解民情民意,一边作出安排部署,从群众家中到田间地头,再到工厂车间,彰显着人民领袖为人民的执政情怀,也体现着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为民担当。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
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底气。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以贯之、落到实处。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为了人民作为根本方向,把依靠人民作为根本力量。要着眼长远,全面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事业长足发展,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立足当前,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关键要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树牢群众观点,强化公仆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我们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2021年全国两会

 

  近期,2021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有外国学者向中国发问“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消除绝对贫困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下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是我们的总目标,从多方面、多领域发力振兴中华,稳中求进,便是我们向新征程迈进的计划。

  民生方面,照顾“一老一小”两群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一直是“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不能让“养老难”、“托育贵”成为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路上的绊脚石,这也是两会一直关注的话题。虽然在养老和托育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但也印证着我国在这“一老一小”方面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在未来的规划中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盘活资源努力发展养老、托育两大市场,让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落地生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经济方面,执行“一增一减”两政策。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国从实际情况考虑,没有设置GDP增长目标,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的GDP增长目标定在了6%以上,这一数字如何实现?就要靠这“一增一减”:增收增投资、减负减束缚。增加企业收入,以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增添新动能;
投资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拟投资计划均有增加。为企业减负,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减少市场主体束缚,企业行政审批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限。在这“一增一减”间全面激发经济活力,完成6%以上的增长目标。

  生态方面,算好“一红一绿”两笔账。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算起了“两笔账”,“一红一绿”的生态账。红色一笔是政治生态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绿色一笔是自然生态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绿色中国必须要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算好这“一红一绿”两笔生态账,是实现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的有力保障。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党的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回看两会前,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我们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展望两会后,我们将在这“一老一小”、“一增一减”、“一红一绿”中迈向更加不平凡的新征程!



Tags: 政府工作报告   感想   心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