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述廉报告 / 正文

论文: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04-22 15:20:58

  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部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

 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

  姓

 名

  德吉

 学

 号

 1780401450104

 指导教师

 二○一九 年 五 月

 目录 摘要与关键词 4 一、依法行政的概述 4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涵 4 (二)依法行政的的基本要求 5 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5 (一)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 5 (二)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 6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保证 6 (四)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7 三、我国依法行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7 (一)依法行政观念薄弱 7 (二)行政立法空白较多 8 (三)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8 (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乏力 8 四、完善我国依法行政的对策 9 (一)增强自觉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 9 (二)加强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9 (三)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 10 (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方略己写入宪法修正案中。因此,本文针对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中的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依法治国所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健全法制,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最后,着重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执法;依法治国;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因此,探讨依法行政的问题,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概述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涵 所谓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的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对象采取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国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历史已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协调,只有在法治环境中才可顺利实现。一般说来,改革是社会各种关系的调整,是改变过去的秩序与习惯。而社会要实现在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做保障。在法治环境中,个体能够预测行为的结果,个体也就有了在秩序下追求利益的自由,秩序同时是追求利益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环境的保障,个体就无法预测行为的后果。而且,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者明确的利益预期,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成为吸引众多投资建设者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公共权力的让渡者,公众对于政府的作为具有知情权。良好的政府形象,取决于政府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依法行政的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对象,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爱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程序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消、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对象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一)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 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可以避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各级政府机关以法律为依据管理各种事务,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对那些不能够正当行使权力和不能够很好履行义务的人们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管理各项事务,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必须用法律这把尺子衡量是非对错,而不是施权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干部的权力,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绝对不能够越权或者违法施政。法律约束被管理的公民,同时也约束施政的国家公务员,这是统一的。管理者依法办事是前提和基础,他们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最终目的是使被管理者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有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才会有公民遵守法律,社会才能走上法治之路,公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公民才能有安全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 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体现“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的宗旨观念。人民需要行政机关,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保障,人民授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最终目的是通过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各类 事务时不至于偏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一航道。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自由、财产和安全。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只有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保护该保护人群的利益,对那些不履行义务、违法乱纪的人严厉打击,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局。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保证 首先它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的具体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成功的经济需要市场的驱动,市场驱动除了需要建立经济类型的机制外,还需要建立负责和透明的政府系统,完善的法治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因此,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迅速发展,对法治化要求就越高。这样,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利用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管理者,各级政府行为必须更加规范有序,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没有健全的法律,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不能够依法行政,就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就不可能改善投资环境,也就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其次,依法行政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活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纪律是保证社会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增强人民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和纪律观念,而这三种观念恰恰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依法行政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保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施行政行为。 (四)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制归根到底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据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是立法意义上的法律。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将着眼点放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保证。 三、我国依法行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当前,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依法行政观念薄弱 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特别是一些有害的观念或思想,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的实现。它们是:第一,人治观念。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则认为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干部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第二,治民不治官的观念。有些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忘记了自己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第三,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将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甚至认为当对自已有利时,就拿来使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根植和依法行政方略的推行。因此,实行依法行政必须要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建设,为依法行政而进行观念更新。

 (二)行政立法空白较多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行政法治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现存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甚至互相抵触、矛盾、冲突,使行政执法者无所适从;有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往往规定的幅度过大,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容易造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忌地滥用行政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很不健全,没有实现行政程序法律化,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法行政创造法律条件。 (三)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的执行效果。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具体表现为: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政企不分为例,工商部门管市场,又办市场;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建设,自己也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人为形成监督不力。第二,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第三,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客观造成行政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与此同时,我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目前由于行政执法者素质不高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如有法不依、越权执法、不作为违法、乱施处罚等问题不断出现,既有不懂法而出错的,也有滥用权力而违法的。 (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乏力 目前,虽然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党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方面的社会监督。应该说,我国的监督体系还是比较全面和严密的,然而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却有力地证明了行政权力监督乏力,监督体系存在着缺陷。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立法方面主要是缺乏监督的法律规定,以致使人民群众等一些社会监督流于形式而得不到落实,监督机制上主要表现为有些监督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直接影响其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完善我国依法行政的对策 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民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善政府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不断规范政府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证。 (一)增强自觉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 一是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在行使职权时要自觉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做到既有权也有责;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二是树立程序法与实体法并重的观念,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依法治国被主张为“依程序法治国”,法治的实现过程被强调为“从实体到程序”或“法治的程序化”过程。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使行政行为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加强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当前,特别要抓紧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适应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的问题。其次,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立法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倾向。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文件,修改过于频繁,并且有些在实践中难以实行,问题在于立法时立法者对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科学而精细的调查研究,或者是为了通过立法解决本部门的编制、级别、经费及其他种种具体问题。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再次,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改变行政程序缺乏法律规范的现状。可以说,离开了行政程序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最后,立法要依法,我国的《立法法》是一部规定立法规则,确立立法制度的基本法律。行政立法必须严格执行《立法法》的规定,坚决克服立法不法的现象。 (三)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 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走综合执法之路。并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同时,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退等具体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 (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及时纠正违法的和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制等,确保行政行为依法进行。三是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积极、主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四是要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建立统一、完善的备案工作体制。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依法行政,必须革除一切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旧观念,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必须强化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惟有如此,才能为解决我国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创造条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

 参考文献 [1]孙璇.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7. [2]李维嘉.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 [3]李风臣. 依法治国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问题探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 [4]李丹丹. 枣庄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5]王海香. 基层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问题与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09. [6]易娟. 我国海事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刘俊娥.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7(27):213. [8]吕华,熊博.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95-97. [9]周强.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89-90. [10]张莉. 中国政府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Tags: 依法行政   对策   现状分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