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乡土记忆+民族风情: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盖竹村小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2023-05-05 11:35:03

余厚洪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小康,素来为广大人民所期盼,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美好祈望。《诗经·大雅·民劳》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意即老百姓太过劳苦,只求稍得安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无限憧憬。此后,“仁爱”“仁政”“爱民”等丰富的“民本”思想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受到推崇并传续至今。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2],“小康”自此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价值范畴被纳入治国理政目标。小康,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契合,更与从古至今传承的价值理念息息相关。

在“小康建设”研究中,学者们致力于多维度探析小康建设的路径。有的基于生态视角,强调生态与小康之间的互动逻辑[3-4];
有的基于经济视角,围绕“农民增收”“美丽经济”分析小康建设路径[5-6];
有的基于政治视角,探寻制度建设在路径选择中的重要意义[7-8];
有的基于社会视角,阐释社会治理与稳定发展的必然关联[9];
有的基于文化视角,探析小康建设的价值诉求[10-11]及具体出路[12-14]。当然,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带着综合分析的特征,或从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等角度探讨小康建设的路径选择[15],或从改善民生、多维创新、政府服务等方面探讨小康建设的路径选择[16],或从基层治理、民族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小康建设进行思考[17],或从产业兴农、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等方面展现小康建设的渐入佳境[18]。学者们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目标体系,对小康建设路径选择所作的研究在逐渐拓展和深化。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大多着眼于当下小康建设本身,对小康建设历史溯源及其传统命脉研究甚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郑重提出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强调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19]。传统文化大多衍生于乡村,乡土记忆所涵盖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导引着乡村的发展变迁,使小康建设不断被注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本文拟以浙江省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盖竹村为考察对象,以乡土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呈现为出发点,探析其小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盖竹村,为浙江省龙泉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竹垟畲族乡政府所在地。村庄周围竹林成片,翠绕云盖,因而称为“盖竹”。亦说当地产竹品种多、形状怪,方言“怪”“盖”谐音,因而取名“盖竹”。横溪穿村而过,村居沿岸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古迹甚众,畲汉融洽一家,民俗风情浓郁,文旅优势突出。

盖竹村距龙泉市区27公里、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青瓷小镇6公里、龙浦高速公路出口4公里,紧邻披云山风景区。1951年为竹垟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改称盖竹大队,1984年5月改称盖竹行政村,当时辖盖竹、隔溪、自壁头3个自然村,现辖盖竹、自壁头、堆圩畈3个自然村,共12个村民小组,村民共304户1 123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村民总数近30%。盖竹村依托山区生态优势,结合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在民族风情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农民创业增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村落”等荣誉奖项纷至沓来,“风情畲乡小镇”之梦亦乘风而行。

盖竹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概括为“古韵悠、造景美、民俗多、畲味浓、创业丰”,当地通过唱好古戏、造美景致、扮靓民俗、做足畲韵、拓宽创路等五块金字招牌打好组合拳,构筑起了多姿多彩的发展空间。

(一)唱好古戏

乡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体”[20],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存。将乡村传统文化记忆贯穿于小康建设全过程,可为小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盖竹村作为一座浸润着乡土记忆的传统村落,历史古迹甚多,且有古树名木参差掩映。

注重古迹保护,强化村落古意。盖竹村有罗家大屋、王家大屋、王氏宗祠、坤德廊桥等,古朴典雅的建筑承载着乡土记忆,为重现昔日生活提供了典型景观。依凭丰富的历史记忆,通过乡土、乡音、乡情以及亘古的传统、素朴的生活自然流露出悠悠古韵。

坚持乡土本色,展现独特匠心。盖竹村致力于传承明清遗风,在注重保留传统底蕴之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项目设计、施工时注重吸纳当地老艺人、老工匠参与其中,运用传统工艺实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效果,于彰显原汁原味之中表达对传统的无限尊崇。

2017年9月,盖竹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入选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12月,被列为浙江省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20年4月,入选浙江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二)造美景致

盖竹村近年来着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省风情小镇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整个村庄富有诗情画意。

盘活土地资源,打造特色景点。以绿化、复耕等方式,加强“三改一拆”后的再利用,在拆后土地上种上了油菜花,打造入村景观。盖竹村内新建了畲汉广场、畲汉连心廊桥、泼水广场等特色景点和景观小品20余处。

坚持生态底色,美化沿溪景观。“用好‘水之美’,带富全村人”,此乃盖竹村小康建设“金句”。盖竹村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借助得天独厚的水景资源,建成罗黄古道生态防洪堤,成功打造亲水平台、水上梯田、钢琴浮桥等“横溪十景”,并在溪岸建成观鱼长廊、休闲栈道等生态景观带,加之巧妙利用闲置石具造景,精心构筑出“石臼生花”等靓丽景致。水波潋滟,山色苍翠,田畴肥沃,构筑出一方令人神往的诗意田园。

2017年9月,盖竹村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2019年12月,入选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名单。

(三)扮靓民俗

乡土记忆关乎一个地方人们的观念、经验、情感、惯例等,属于典型的地方知识。乡村民俗不仅是民众精神的体现,更是民众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表现,对于教化和指导民众起着关键作用[21]。盖竹村有着耕读传家、慈孝传世的好传统,秉承向仁向善的好风尚,民俗活动丰富多样。

还原田园风味,活化民生百态。盖竹村民每年举行“洗井节”“泼水节”等,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其实质是借助草根记忆回望过往生活图景,自然透露出村民淳正的思想观念、高雅的生活情趣、包容的处世态度等。

抢救整理畲歌,重现昔日模样。当地致力于以上门走访畲族老人并采取口述访谈、音像摄录等多种方式,全面清晰地记录畲族歌言的乐谱与调式,编写盖竹畲族歌言唱本,在“存下来”与“唱起来”同步推进过程中,再现旧时畲歌对唱等民俗场景。

2020年11月,入选全国第六届文明村镇名单。2020年12月,盖竹村被命名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

(四)做足畲韵

从村口至巷弄,盖竹村设有畲族歌舞表演、婚嫁表演、传统体育活动等多个点位,既可供游客体验畲家田园民俗风情,又可让游客感受畲族非遗的独特魅力。

嵌入畲族元素,具化民族形象。盖竹村口有色彩艳丽、引人注目的3D凤凰大型彩绘墙;
横溪中有依据畲族图腾“凤凰”形象设计的水上梯田;
临街还有寓意畲汉团结进步的“同心圆”亭;
另有记录畲汉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畲汉文化长廊。

依托畲族文化,推进风情旅游。作为乡土记忆重要组成部分的“族群档案”,既是身份认同的原始“证据”,又是族群身份认同的本真“叙事”[22]。盖竹村依托独具魅力的畲族文化,将畲族婚嫁、盘歌对唱、织绣技艺、传统体育等各种风情资源完美融合,大力推行“旅游+畲乡文化”等模式,隆重举办“三月三”文化旅游节等,风情旅游兴盛,游客络绎不绝。节庆期间,一天之内村集体可获得经营性收入5万余元。“畲园田居”等农家乐,一天就可承接30余桌客人。

2018年12月,盖竹村被评定为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2019年1月,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五)拓宽创路

小康建设中,建立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堪称“第一要务”。依凭民间手工技艺等,通过设计乡土文创产品来助推经济发展是小康建设的重要路径。乡村文创产品开发,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乡土记忆不仅赋予产品以底蕴和韵味,又能使其抓准当下需求并嵌入传统元素而倍添魅力。盖竹村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朝纵深方向迈进,开拓共创共富新路子。

探索文创设计,产品层出不穷。盖竹村依托竹垟LOGO以及“小畲哥”“小畲妹”等卡通形象,推出了书签、杯子、T恤等系列文创产品,并通过精心包装来提升农特产品的内涵与附加值,助推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让传统文化自然融入生活当中,受到游客广泛好评。盖竹村“文化+”助力产业转型和经济品质跃升成效明显,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文化的生产性功能和特征”[23]。

尝试云上平台,实现创业增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盖竹村在加快提升竹、茶、菌等“老三宝”产业发展之时,大力培育“互联网+”等“新三件”经济。盖竹村民纷纷“跨界”当主播,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带着大家“云”游畲乡,带领“陌生人”感受畲乡民俗风情,与此同时,借助直播来带货,村民足不出户便实现了创业增收。2015年以来,该村盖竹畲源有限公司牵手淘宝“特色中国·龙泉馆”,将当地番薯干、粉丝、乌饭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土特产成功“触网”走出畲乡。盖竹村里卖货较好的人家,其农产品的销售地区包括江浙沪皖湘等多个省份,通过网上销售,每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

2020年3月,盖竹村入选浙江第二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

“随着我们逐渐精通于最初研究出来的狭窄模式,理论发展的任务就会日益复杂起来”[24],小康建设的路径选择,本是各种实践的总结分析,但也需要理论构建。盖竹村紧抓发展机遇,精施“古”意,巧打“畲”牌,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小康村,其间自有小康建设路径选择的成功之道及启示。

(一)以古风古韵唤醒记忆

在小康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有利于让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有生命力”[25]。盖竹村古韵悠悠,乡土记忆厚重而饱满,为小康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坐标。

人文历史景观增强“古韵味”。在小康建设进程中,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既要做好调查摸底,增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的整体认识,又要加强对接研究,主动吸纳高校及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专业人士的力量,在人员保障方面予以加强。各级政府需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不仅要给予资金扶持,还应针对当地乡村文化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村落保护机制,根据村落的风貌、风格特点,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保护计划,确保乡土记忆在传承发展中始终保持“原始”的味道。

民众仪俗生活凸显“烟火气”。盖竹村在小康建设进程中采取保护、复原、展演等系列举措,核心落脚点都在唤醒乡土记忆。盖竹村通过仪俗操演,使乡土记忆得到了有效延续,成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法宝。其实,“烟火气”的显现最关键的是需要“人气”,政府要积极鼓励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主动加入乡村文化保护行列,提高文化保护单位、民间保护组织机构等参与度,加大文化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可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为村民提供传统工艺技术学习、参与古建筑物保护工作等,帮助村民更好地认识乡土记忆对本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愿意积极加入弘扬传承的行列。

乡村是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小康建设中需注重对乡村历史遗存的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把整个乡村视作呈现历史文化、当代文明的最佳场所。鉴于现代化社会在制度和结构上明显不同于传统社会,在保护、传承乡土记忆时势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乡村在保持淳朴、自然之风的同时有效开启发展新征程。

(二)以生态底色美化乡村

乡土文明的绵延存续,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6],将生态建设作为乡村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和先手棋。挖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伦理圭臬,为推进小康建设增长内生动力、增强文化认同。

盖竹村以“生态”为关键词,念好“拆、治”二字诀,塑造美丽形象,提升雅致品位。

三改一拆“腾”出新天地。盖竹村以“三改一拆”行动为主抓手,将重心放在拆后土地的利用规划上,在项目选址、报批及建设中有清晰谋划。陆续拆除主要街巷的灰寮、猪栏及菇棚等,同时拆除村口农田区块违建企业厂房等,腾出了许多空间,有助于再现传统村落的文明发展轨迹,重新构筑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空间。

综合整治“绘”成好前景。盖竹村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不但责令整改或强制关停了沿溪多家工厂,而且充分利用拆改腾出的土地,做到水岸同治,推行生态化、景观化,让“好风景”成为致富奔小康的“好钱景”。

明晰“生态文明”与“小康建设”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导引小康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从盖竹村的实践推知,小康建设要千方百计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力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红利。在小康建设中,要加强生态保护与美化,要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路,在总结得失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三)以民族风情炫出特色

从“经济发展”到“制度改革”到“社会变迁”,其间的系列变化均离不开“民族文化”[27]。盖竹村是畲汉交错杂居的“同心村”,该村畲汉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在小康建设进程中大力传承民族风情,在复古中推出新意,在发展中嵌入情怀。

整理发掘与合理利用并举。文化产业是文化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折射人们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并且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畲族古籍文献中包含了忠勇、孝敬、诚信、仁义、互助等伦理内涵,通过弘扬之后有利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对畲族古籍文献进行挖掘、整理,既能对畲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又能传承、发展畲族文化血脉。我国各民族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对其进行大力发掘、合理利用,必能因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而备受青睐。

传承弘扬与开拓创新共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民族道德精神的培育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既要保持其“本真”,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创新,在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之时赋予其新的内涵,以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盖竹村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融合时代特色,让畲歌内容涵括畲民生产劳动、婚丧嫁娶或探亲访友等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发挥其语言交流、传递智慧、谈论时事、沟通感情、弘扬善举鄙视恶行等作用。一个地方的文化,可通过文字、照片、影像资料的保存和展示等,进一步深化教育当地人民,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小康建设中的特色文化建设,其实质在于通过文化传播、创意设计、辅助生产等助推转型发展,尤其是将文化的内涵和要素巧妙地融入产业,通过文化创新赋能行业发展,尤为值得推广应用。

(四)以村民主体搞活经济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小康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何突破制约增收的“瓶颈”并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是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28],在小康建设中,要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搞活乡村经济务必以村民为主体。盖竹村着力破解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将村民推向搞活经济的最前沿,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供增收新动能。

“鼓舞斗志”引民参与。“现代性价值不仅具有催生人们主体性以及界定美好生活目标的功能,还具有引领结构、体制机制和政策改革创新方向的作用”[29],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乡民的参与。通过鼓舞和发动,盖竹村发展畲族文化旅游,村民配合度非常高,村内多家品质出挑的民宿和农家乐,均由村民配合畲乡旅游发展而打造。年轻人也乐意去了解和传播畲族文化,对乡土记忆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有效落实乡村发展新规划,并借此培养技术有专长、经营懂门道的新农村创客。

“换道提级”转型增收。以盖竹AAA景区开发建设为龙头,推动盆景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化,积极促成与周边地区其他产业的联动,改变以往农家乐“吃住玩”的简单模式,在让生活愉悦、让文化渗透、让价值提升等方面做好旅游增收文章。盖竹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延续“三月三歌会”,创新了“洗井泼水节”“篝火帐篷节”等节日活动,不仅安排了传统畲族歌舞表演,还在活动过程中宣传独具特色的畲乡文创产品和具有畲族特色的农副产品,带动村中民宿接待量的新增长。

实践证明,农文旅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以村集体作为基础平台构建产业体系,也有利于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民多元参与的共赢机制。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整合、收储、置换等方式激活乡村资源,才能够获得民众支持,发展成果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共享。

(五)以文化本色持续发力

在小康建设进程中,乡村文明的传承、文化载体的存续,对于守护乡村一方净土而言具有长远的意义。涵盖文化民生、文化素质、文化权利和文化制度等多层面内容的文化小康,是全面、高水平、多层次小康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持续文化创新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盖竹村在加快旅游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文化传承与弘扬,强化乡土记忆与民族风情的独特文化魅力,充分利用青山绿水,把文旅与文创作为盖竹村产业中互促共进的两大支柱。

充分重视政府引领,深挖文化内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不断加强宣传、阐释,把传统文化说明白、讲透彻,让广大群众人人知晓和理解[30]。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遗产展示宣传,利用乡镇基层文化站、乡村文化活动室等平台,对乡村文明的历史见证实物进行展览,利用各级各类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具有民族风情与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将传承、弘扬乡土记忆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以此作为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主推手。另一方面,加强乡土记忆的研究阐释,注重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解读乡土记忆的基因密码,讲好美丽故事,传递最美声音。在此过程中,政府及文化部门需要适时给予文化保护传承建议,力求更准确、恰当地揭示和诠释当地文化内涵。

大力开拓工作机制,彰显文化活力。“文化制度体系设计是实现文化小康的制度性保障”[31],为了更好地彰显乡土记忆的内涵与魅力,一要尽量让记忆“可视”。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乡土记忆的场景、仪式或过程进行现代化演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高清影音、先锋动漫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可视化。二要强化“体验”。要让游客畅游畲乡山水之时,还能深入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畲族民俗、民风、民间艺术。三要注重“合作”。以效益为导向,与当地或其他地方的文化旅游公司签订短期或长期合作协议,确保乡土记忆与民族风情在民族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深度统筹文化布点,促进集聚发展。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特征。要注重乡土记忆的民族文化性、社会整体性和时空融合性的普适特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突出、路径科学、有序推进的开发原则[32],在全域旅游的战略布局中,要始终坚持“系统集成”,要有“文化带”构架,准确把握乡土记忆与民族传统的生成脉络,将其作为独特的“点”置于全域旅游的“大板块”当中,串珠成链,点面结合。要紧抓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有利机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纽带,激活乡土记忆传承密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综合运用就地浓缩、原样再现、集锦杂烩等模式,实现集聚化发展,打造乡村文旅的花样秘境和迷人驿站。

小康,不仅是传统社会的美好理想,更是现代建设的核心指向。以继承、弘扬乡土记忆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小康建设的应有之义。总体而言,小康建设成效显著,路径多样。各地小康建设的不同路径选择,缘于各地不同的自然资源优势与历史文化特色,然而,殊途同归,目标一致。小康建设的路径选择,其实也是在探索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梳理总结小康建设的路径及其成就,对促进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价值。

如何看待乡土记忆在小康建设中的角色地位?第一,乡土记忆是小康建设的传统基石,正是乡土记忆夯实了小康建设的文化命脉,也正是乡土记忆为小康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第二,乡土记忆是小康建设的亮点来源。由于现代性的原因,乡土记忆渐行渐远,而小康建设又离不开乡土记忆的滋养。在小康建设进程中,需从乡土记忆中挖掘传统内蕴,为小康建设的全面推进探寻目标和动力,亦为小康建设的内涵构成在生态、生产、生活等不同层面提供注脚。

如何看待民族风情在小康建设中的独特魅力?第一,民族风情的演绎,其实质在于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当前已从单一的逐利转向全面追求的价值重塑,不仅有利于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生活宽裕,更主要的是在小康建设中同步实现效率、公平、生态、民主以及文明等多重价值。第二,民族风情的展现,其实质在于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价值追求,这也是主体性自觉背后最深层次的因素。“人是文化的存在”[33],人创造了文化,同时又被文化所塑造,对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识别、考证、诠释,将其运用到小康建设中来,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在小康建设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典范的案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盖竹村为例探究小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未免有管中窥豹之不足。更重要的是,小康建设涉及“和谐社会”“制度变迁”“共同富裕”“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等理论,而且在不同地方存在路径选择的差异化,希望有更多学者以更开放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对小康建设的鲜活案例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Tags: 龙泉市   畲族   乡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