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美育、德育渗透途径探索

2023-05-08 08:25:21

■ 汤金凤(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对各学段、各科任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理论知识基础的塑造,还要注重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从高中政治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环节当中渗透美育与德育,如何实现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旨在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想与正确的观念,美育与德育的教育活动则是为了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强化高中生个人思维、思想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三种教育活动,从表面看并没有太过直接的联系,而对其深入挖掘,三者存在的关联性便可一目了然。首先,思想政治教学与德育有着极为相似的最终目的,两项教育活动皆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思想品德,让高中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可以时刻受到正确意识、观念的指导与约束,让高中生可以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与行为活动;
思想政治教学与美育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德育相比则更具高度,美育不仅仅只是为了培养高中生发展“客观美(如艺术类、建筑类,可直观看到的‘美’)”的能力,更是为了塑造高中生透过表面看到深层魅力的素质,让高中生可以在观察生活、分析事例的过程中,感知到问题、事件背后的家国之美与人性独有的美。教师将思想政治教学与美育、德育进行整合,不仅可以密切三种教育活动之间固有的联系,还可以建成相互递进、相互辅助的优质教育格局。教师将三种教育活动进行融合,首先,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政治课堂的教学气氛,让高中生可以真切体会到政治学习的乐趣;
其次,可以强化高中生对政治内容的感悟,让他们可以深刻认知到政治知识当中所包含的美育表现与德育行为;
再者,可以助力高中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成长,让高中生在面对政治问题、解答政治题目时,可以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去看待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还可以提升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加速高中政治高效化、趣味化课堂的构建进程。

无论是政治学科的教学,还是美育、德育,三者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过程,教育环节中存在问题是无可避免的事实。高中政治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课堂教育的效益,势必要第一时间发现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源头所在,而后,再围绕教育需求、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针对性选择方法来改善并解决问题。下文则针对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首先,课堂学习氛围枯燥,难以点燃高中生的学习热情。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较为传统,所选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有效降低政治知识学习的难度,还容易产生僵化的课堂气氛,此情况不仅会降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心态,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与质量。

其次,课堂教学格局固化,高中生的学习素质难以得到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时过于依赖“师授生从”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位置,开展教学活动时,“教”的部分远超“学”的部分,高中生们即便理解了教师所传授的政治知识,但却无法将之灵活运用到习题当中、生活当中,长此以往,则不仅会限制高中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高中生对政治知识、政治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再者,课堂教学深度不足,难以深化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感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样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关,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为了把控教学的进度,往往不会对较为复杂、较具深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也正因此,导致了高中生们难以透彻掌握政治知识与美育、德育之间存在的联系,久而久之,则对高中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最后,课堂教学的范围片面,高中生自身的政治知识基础呈现出片面化的发展态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于依赖教材课本,所讲解、传授学生的知识内容大多是教材当中所呈现的部分,但政治知识本身存在极强的延展性与发散性,教材当中涉及的内容也仅仅只是“政治世界”的冰山一角,教师在教学时不对教学素材进行拓展,不仅会浪费教学资源,甚至还会阻碍高中生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活动的高效化推进,也会在无形之中阻碍政治教学与美育、德育的融合教育。教师欲实现高中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势必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改善现状。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多以“板书文字”的形式进行教导,通过黑板演示、口头阐释的形式,将政治知识“灌溉”“传输”给高中生们。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会加剧高中政治课堂枯燥化的局面,而且也难于实现美育知识、德育内涵的有效渗透。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对教学的方法、手段做出创新与优化。

1.深挖教材,阐释美育、德育内涵

教材课本是高中生获取政治知识的第一渠道,也是高中政治教师最为依赖的教学载体。深挖教材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教材知识点的同时,阐释其中包含的美育知识与德育内涵。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理解政治内容,还能够有效凸显政治学科知识与美育、德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当中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课程时,可以对教材本身进行深度剖析。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们知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设备动态播放一则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短片,以此来优化高中生的课前预习感受;
分析教材时,教师则可以根据讲解的进度,展示“改革开放”相关的图片,播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素材,以此来帮助高中生理解教材知识。在此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的照片,以此与现代的生活进行对比,并引导高中生感悟国家强大带来的社会变动,让高中生们体会国家富强带来的“美”。同时,教师也可围绕于此,阐释“爱国”相关的德育知识,帮助高中生树立家国观念。教师围绕教材阐释美育与德育的知识、内涵,不仅可以完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美育、德育内涵,进而为后续美育、德育工作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联生活,突出美育、德育表现

无论是政治知识还是美育、德育内容,三者皆源自客观生活,并且又以一种更具高度的形式作用于生活。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同样可以关联于此,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导,借助高中生熟知的生活元素,让他们在分析生活、解析生活的过程中,探寻其中包含的政治知识与美育、德育内涵。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当中的“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课程时,可以立足生活角度进行讲解。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们理解发展社会主义的意义,知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生活元素带入到课堂之上,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解析。如,教师在讲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创设主题讨论活动,引发高中生对政治内涵的思考,比如“心中有梦想”这一主题,高中生们需要结合国家发展现状来展望未来,抒发自身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看法;
又如,“脚下有力量”这一主题,高中生们应立足生活实际,结合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客观分析我国快速向前发展的支持与保障;
“未来有方向”这一主题,高中生们应放眼全球,扮演“国家领导人”这一角色,拟定国家、社会发展的具体方向;
“青春有担当”这一主题,高中生们则应整合前三环节的想法与观点,立足生活实际,思考当下应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教师将生活实际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在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家国荣誉感等德育素养;
在立足实际、展望未来的环节中,则可以凸显“家国美”与“青春美”,并让高中生们可以清晰认知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进而提高了高中生对美育知识、德育内涵表现形式的认知。

3.设置分组,培养美育、德育素质

设置分组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打破传统“整体化”的教学模式,围绕当前的教学任务安排,参考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进行探讨。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利于活跃政治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分组的方式来锻炼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并在这一环节当中,培养高中生的美育、德育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三当中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课程时,可以将班级中的高中生们等分为三个小组。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知晓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了解其必要性与影响。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环节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整体解析,该环节教师应对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让高中生们可以清晰知晓当前的政治重点;
第二阶段则为小组探究,该环节教师应围绕课程主旨,渗透美育、德育内涵,为各个小组分别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如,A小组的探究任务是“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落实的必要性,探究这一政治制度为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这一制度体现了何种‘美’?”B小组的任务是“探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分析这一制度所体现的德育内涵。”C小组的任务则是“……”待小组探究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还需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所在小组的研究成果,并表述小组对“美育”“德育”的感知。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授课,既打破了传统固化的教育格局,又锻炼了高中生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进而在探究政治道理的环节中,锻炼高中生探究“民族美”“生活美”的技巧,增强高中生对“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德育体会。

4.拓展实践,发展美育、德育能力

政治学科内容、美育知识、德育素质三者皆有着极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教材课本当中所呈现的部分也仅是它们的冰山一角。教师在授课时,也应对教学素材、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高中生们可以学习到更为多元的政治知识,可以真切感知美育、德育内涵。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组织高中生进行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在校内播放爱国题材的电影、建国建党相关的纪录片、阅兵式等大型国家活动的视频,让高中生们以影片观看的形式,探寻其中包含的政治知识,感知其中渗透的国家富强“美”,并强化高中生自身的民族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校外角度,教师可以带领高中生前往社会福利机构,为社会弱势群体送去关怀与温暖,在实践中凸显“人性美”,感悟“为人民服务”的德育内涵;
或者安排学生进行政治、美育、德育三方融合的宣讲活动,立足政治角度,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家国美”“社会美”,以讲演的方式,锻炼德育践行能力。社会拓展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创办班级交流活动,让高中生们交流此次社会实践的所见、所思与所悟。教师选用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导,既有助于深化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还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美育、德育的应用能力,进而助力高中生政治学习综合素养的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师欲在教学环节中渗透美育知识、德育内涵,不仅需要正视教学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优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阐释美育知识、传授德育内涵;
在提高高中生政治课业成绩、增长高中生政治文化修养的同时,保障高中政治教学与美育、德育融合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落实。

猜你喜欢美育高中生内涵《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发明与创新(2022年16期)2022-05-18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活出精致内涵读写月报(初中版)(2021年12期)2021-05-25理解本质,丰富内涵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135期)2020-12-07挖掘习题的内涵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年4期)2019-05-20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新高考(英语进阶)(2017年11期)2018-01-22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

Tags: 美育   思想政治   德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