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思想汇报 / 正文

边城研究性学习

2020-11-23 18:48:08

 《边城》研究性学习

             2009年高二第一学期

 一、课题的确定

 以课文《边城》中翠翠(沈从文)的“人生形式”为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高中第二年,要求学生学会关注学科背景下的生活和社会(人文思想) 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学会选题和立题。

  2、注意挖掘与研究课文中有意义的相关内容进行研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占有和研究资料,从相关书籍以及网上查阅资料,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协作和合作的能力。

  5、具有批判、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

  三、实施过程的基本指导

 1、时空安排的指导

 (1)时间:一个月(五课时)

 (2)原则:课内时间可用于选题,成果经验的交流,而课外时间可用于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2、学习组织的指导

 学生组合:以小群体为基础进行实施研究性课程;兴趣相近,特长互补;组织协调,专人负责。

  3、选题、立题与捕捉问题的指导

 (1)本课题已经决定选题,学生只要进行“立题”即可。

  (2)立题原则:课题有意义;对课题有兴趣;占有一定资料。

  (3)立题思路:安排学生群体之间开展交流,让学生个人分析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能注意联系课外材料结合社会现实来进行思考。

  4、收集资料的指导

 (1)向学生提示或自己先列举一些常见的资料类型,以及这些资料信息的分布特点,归纳这些资料信息的不同作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其用途。

  (2)分析和筛选信息,培养学生对资料的价值判断与分析、筛选技巧,引导学生联系一定事例来进行实践,通过不同事例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有所领悟,形成观念、方法和技巧。

  5、论文写作的指导

 (1)撰写论文用1周的时间

 (2)课题采用小论文的形式,主要是点明论点和提供论据,论证需要符合逻辑。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特长和客观条件来决定所采取的表达形式。

 四、讨论交流会:

  (1)设想:通过讨论交流来求同存异;通过讨论完善观点;通过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时间安排:小论文写作之前。

  (3)讨论交流会主题:翠翠(沈从文)的“人生形式”。

 五、教师批阅小论文,总结评价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评价可以定量表示的一种 “学分”,也可以是一个等第或定性的若干评语。

  2、交流课题研究的成果。

  六、推荐资料

 《从边城走向世界》(凌宇,85/12,三联)

 《沈从文传》(金介甫著,90/10,时事出版社)

 《沈从文名作欣赏》(赵园,93/6,中国和平出版社)

 《沈从文的故事》(符家钦著,93/7,中国友谊出版社)

 《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金介甫 著,94/7,华东师范大学版)

 七、推荐题目

  ①关于翠翠

 ②人生形式

 ③翠翠

 ④翠翠的人生形式

 ⑤无悔的等待

 ⑥等待着并幸福着

 ⑦等待着

 ⑧等待人度

 ⑨一种等待的人生形式

 ⑩等着渡人,等着人度

 《边城》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合必修课本关于沈从文的《边城》。

  2. 全面了解沈从文的生平经历和思想。

  3. 结合有关资料对沈从文及《边城》的评价,写出专题性的研究文章。

  教学技术:

  多媒体课件、网络、图书资料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趣,诱发阅读期待

  用多媒体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渲染气氛。

 在中国居住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说:“在中国有两个美丽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第二是福建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城——湖南古镇凤凰,去欣赏作家沈从文笔下的**人民有着怎样美丽的生活画卷,一起体验**人民曾经有过怎样美丽的爱的故事。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好奇心是学生的精神需求,探索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可以唤起阅读主体的阅读兴趣,诱导学生去探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期待的情境。)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多媒体显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三、引导探究,初品人性美

 活动一:整体感知——明确人物关系

 速度课文,讨论问题:小说描写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感情?

    

  活动二:合作品赏作品中的人性美

 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选择一种各自所喜欢的情,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讨论。(自由)初步感知作品的人性美,不作总结。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思考:作者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她想寻求怎样的理想社会模式?

 2、阅读《边城》全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的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如歌如诗的画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环境描写入手,探讨翠翠的形象,进而探究沈从文的人生形式。

  二、读图品人

 (多媒体显示)

 1、观看凤凰美丽图片。

  2、观看电影《边城》片段。

  3、讨论翠翠的形象。

  4、抛出问题:翠翠(沈从文)的“人生形式”是什么?

 三、布置学习任务及分组

 1、提供子课题并讨论:

  ①关于翠翠

 ②人生形式

 ③翠翠

 ④翠翠的人生形式

 ⑤无悔的等待

 ⑥等待着并幸福着

 ⑦等待着

 ⑧《边城》中的虎耳草

 ⑨一种等待的人生形式

 ⑩等着渡人,等着人度

 2、分组并确定任务(初步确定为十组,若有多个问题就多分几组)

 3、要求:课后查找资料,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上传至老师的博客,下一课时讨论结果,由组长发言。

  五、指导学法

 1、网络上查找与《边城》有关的资料(校网络室)

 2、提供图书目录:《从边城走向世界》(凌宇,85/12,三联)、《沈从文传》(金介甫著,90/10,时事出版社)、《沈从文名作欣赏》(赵园,93/6,中国和平出版社)、《沈从文的故事》(符家钦著,93/7,中国友谊出版社)、《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金介甫 著,94/7,华东师范大学版)

 3

Tags: 边城   研究性学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