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写作指导 / 正文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12-29 20:18:29

XX镇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建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X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1 1.3建设场址 1 1.4建设项目及规模 1 1.5可行性研究报制依据 1 1.6编制范围 2 1.7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 2.1南泥湾镇概况 3 2.2环境概况综述 4 2.3项目建设背景 4 2.4垃圾处理现状及环卫远景规划 5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 建设条件概况 7 3.1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7 3.2 气候条件 7 3.3基础配套设施条件 8 第四章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介绍及技术方案选择 10 4.1我国城市垃圾特点及处理现状 10 4.1.1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10 4.1.2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 11 4.2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11 4.2.1卫生填埋 12 4.2.2垃圾焚烧 12 4.2.3垃圾堆肥 14 4.2.4综合处理 15 4.3方案选择 17 第五章 生活垃圾的预测及建设规模 18 5.1垃圾量与垃圾成分预测 18 5.2垃圾成分的预测 19 5.3垃圾处理规模的确定 20 第六章 场址的选择 21 6.1设计依据 21 6.2填埋场选址原则 21 6.3场址的确定 22 6.4填埋厂场址评析 22 6.5填埋场用地 23 第七章 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及设备方案 24 7.1技术方案 24 7.1.1设计的依据 24 7.1.2设计的原则 24 7.1.3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24 7.1.4垃圾填埋工艺设计 26 7.2工程方案 28 7.2.1垃圾收运系工程方案 28 7.2.2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 29 第八章 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 38 8.1总图布置 38 8.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38 8.3生产生活辅助区 39 8.4道路工程 42 第九章 消防、节能、劳动安全与卫生 43 9.1设计依据 43 9.2设计范围 43 9.3消防设计 43 9.4消防设施 44 9.5节能 45 9.6劳动安全与卫生 45 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监测 47 10.1编制依据 47 10.2环境保护 47 10.3环境监测 50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54 11.1组织机构 54 11.2劳动定员 54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7 12.1项目的管理 57 12.2施工进度安排 57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描 58 13.1编制说明 58 13.2估算汇总表 59 13.3总投资估算 59 13.4资金来源 60 1 4.7国民经济评价 60 14.8评价结论 60 第十五章 工程效益分析 62 15.1环境效益 62 15.2社会效益 64 15.3经济效益 64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65 16.1结论 65 16.2建议 66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 镇垃圾填埋厂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项目单位:镇人民政府 1.3建设场址 1.4建设项目及规模 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包括两个子项目:
(1)垃圾填埋场及道路建设 设计规模:填埋场长300米,宽50米;
道路全长2.5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砂石路。

(2)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包括填埋库区底部防渗层、垃圾掩挡坝、沼气及渗沥液导出及排除系统;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建设规模:
设计水平年(2013~2017年):
日消纳垃圾18 t/d;

远期规划年(2018~2027年):日消纳垃圾24 t/d。

1.5可行性研究报制依据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3、《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

4、《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
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 7—2004):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

7、《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 47—1991);

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

1.6编制范围 根据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拟编制镇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方案,提出南泥湾镇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设计方案、进行投资估算、技术经济分析,并对整个工程进行可行性论证。

1.7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1)采用安全可靠的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沥液污染地下水系;

(2)采用安全可靠的排气系统,防止事故发生;

(3)强化环保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4)采取多种途径降低投资和经营费用;

(5)确保工艺技术的可靠性及先进性。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南泥湾镇概况 南泥湾镇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东南45公里的汾川河上游,海拔1230米,年降雨量为500—600毫米,日均气温较延安低2—3℃,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全镇流域总面积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246亩,退耕还林面积14622亩,森林覆盖率为87%。全镇辖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有15个驻镇单位,共有人口1804户,7217人,其中农业人口1277户4817人。

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开赴南泥湾屯垦,既担负着保卫边区南大门的安全,又屯田垦荒,把一个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遍地是牛羊、到处是庄家的“陕北好江南”,为边区军民渡过经济难关立下丰功伟绩,谱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壮丽凯歌。

近年来通过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南泥湾镇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镇容、镇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0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4元,人均产量680公斤。经过多年的发展,草畜业已成为了我镇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草畜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近40%。此外,我镇苗木培育不断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现已成立苗木专业合作社1个,全镇育苗540多亩,苗木产业逐渐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近年来我镇小城镇建设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我镇文化旅游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融逐渐为一体,并积极争取三五九旅后代对南泥湾进行旅游开发投资,推动集革命传统教育、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向前发展,努力打造南泥湾旅游综合开发区,使南泥湾真正成为“陕北好江南”。

2.2环境概况综述 近年来,南泥湾镇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作了大量的工作,实施了“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战略决策,抓住水、电、路通讯、服务设施等关键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时机,加大了对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南泥湾镇垃圾场是利用河道边的自然沟道进行垃圾倾倒,严重污染和威胁洛河的水生态环境,给周边和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不利的影响。为了提高南泥湾镇建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尽快解决生活垃圾填埋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实施,南泥湾镇的石油工业,食品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自然就提到了市政府的工作日程。南泥湾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使南泥湾镇垃圾达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之目的,解决了南泥湾镇垃圾引起的周边生态环境污染。对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抑制各种疾病传播,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会起到积级作用。

2.3项目建设背景 宝塔区南泥湾镇原有垃圾填埋场位于红土窑村麻燕沟,占地5亩,于2008年开始使用,日处理垃圾3吨,配套道路为土路。由于原有垃圾场使用设计年限已到,已不能满足重点镇建设的需要。我镇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市级重点镇后,根据2011年4月8日区政府副区长李志锋带领区住建、农业、国土、文体、交通、水务、教育等部门等负责人到南泥湾实地调研和座谈精神,我镇加快重点镇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其中今年重点规划实施新建南泥湾垃圾处理厂工程,此项工程具体选址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包括填埋厂及道路,填埋场长300米,宽50米;
道路全长2.5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砂石路。为了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为南泥湾镇创造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完善南泥湾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提高南泥湾镇的总体功能,把南泥湾镇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投资场所,对改善南泥湾镇投资环境和周边环境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4垃圾处理现状及环卫远景规划 (1)垃圾处理现状 南泥湾镇垃圾主要采用垃圾屋、垃圾台(分地坑式及地上式)、收集,利用后装式压缩车、钩臂式垃圾转运车转运的形式进行,由于垃圾台、集装箱没有完全实现封闭化运作,所以难免造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洒落现象及垃圾收集点遇有风、雨天气垃圾随风扬及随雨漂流现象的产生,造成对南泥湾镇环境卫生的二次污染。随着南泥湾镇入驻企业数量的增多,工业垃圾日益增多,签于南泥湾镇无垃圾填埋场,垃圾台无人工防渗,也没有渗沥液的处理设施,所以垃圾四处堆放在一定程度上给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给当地地下水的污染留下了隐患。

(2)南泥湾镇环卫远景规划 南泥湾镇环境卫生规划的目标为:2020年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密闭式收运;
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 00%。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南泥湾镇是宝塔区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经济强镇,以电力、通信、水利、道路、为基础的设施配套建设正在进行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石油开采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垃圾数量也会成比例增加,而南泥湾镇目前无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按照长远发展规划,建设一处高标准的垃圾处理场已是势在必行。该处理场的兴建可以大大减轻垃圾对南泥湾镇环境的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洛河水质,改善南泥湾镇的投资环境,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并为今后逐步达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打下基础。总之,妥善处理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南泥湾镇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保障南泥湾镇人民正常生活、工作、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兴建将为建设一个和谐、文明、发达的南泥湾镇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第三章 建设条件概况 3.1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工程建设场址经多方技术经济比选,拟选定在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工程场址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地质属陕北构造盆地,为中生代沉积岩系,地质构造简单,局部有轻微波折,无大型剧烈褶皱和断层。地貌为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梁峁密布,地形破碎,黄土覆盖浅薄,基岩裸露,尤其以红砂石地貌最具特色。境内有洛河、周河和杏子河三条主要河流,河谷地形峻峭,景观壮美。

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市府驻宝塔区,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193.8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1万,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延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3.2 气候条件 延安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气温:
22.9℃ 极端最高气温:
39.7℃ 最冷日平均气温:
-6.3℃ 极端最低气温 :
-25.4℃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14℃ 全年主导风向:
SW 夏季主导风向:
SW 冬季主导风向:
SW 最热月平均湿度:
72% 最冷月平均湿度:
54% 年平均降雨量:
542.5mm 日最大降雨量:
139.9mm 最大积雪深度:
170mm 最大冻土深度:
85cm 基本雪压:
0.25kn/m² 抗震设防烈度 :
6度 3.3基础配套设施条件 1、道路交通条件 拟建场址离南泥湾镇,位于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该公路道路情况良好,交通设施较为便利,可以满足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运输需要。

2、供水条件 拟建场地的供水水源引自南泥湾镇刘家湾集中供水厂。引水量按20m3/h设置,可以满足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需要。

3、供电条件 拟建工程所在地电力资源供给充足,供电系统同国家大电网联接,己形成较完善的供电系统及设施,发展建设所用电力供均有可靠的保障,完全能满足新建项目运营的用电需要。

第四章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介绍及技术方案选择 4.1我国城市垃圾特点及处理现状 4.1.1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长速度快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El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加,城市垃圾的产生与排出量也随之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2003年为2508 X l 0T,2009年为5008.7X 1 0T,七年间增长99%,扣除不可比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1 0%左右,大大高出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增长率2.5%的速度。如按我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平均为垃圾产量的8 5%计,由此推算我国城市垃圾人均产量为1.0~1.2KG/D人。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化较快 城市燃料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城市垃圾的产量,而且是影响垃圾成分的重要因素,据北京、沈阳两市调查资料,双气户(指使用煤气和区域采暖的住户)的人均垃圾产量只有纯烧煤户的1/3~1/6;
垃圾中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相差也较大。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也在变化。从我国部分城市2003~2008年的垃圾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垃圾中灰土、炉灰成分已由75%下降到42%;
有机物由14%提高为37.82%:尤其是金属、塑料、玻璃、织物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成分由2.22%上升到 8.68%,几乎增加了三倍。垃圾成分的这种变化,代表了我国大中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趋势。

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和成分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 由于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及食物结构的特点,加之瓜果、蔬菜、水产品等季节性上市强的食品,造成垃圾产量和成分不仅随南北地域的不同而变化,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并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4.1.2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 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垃圾的种类和垃圾的性质,我国城市垃圾的成分特点大致如下:
(1)无机类含量高,可燃物含量低。有机类物质中,纸张、橡胶等高热值物质少,所以垃圾热值较低。

(2)有机类物质中主要以厨余垃圾为主,垃圾含水率高,此外,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成分相当复杂。可见,我国垃圾中纸、金属、塑料等废物的含量低,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的筛选,进入垃圾场的垃圾可再利用的不多,而且填埋法的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较低,跟我国国情和现有经济条件相适应,是一种比较符合国情的垃圾处理方法。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具体甲情,有关部门制定了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近期内着重发展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焚烧与综合利用技术;
医院和其他工业垃圾,应专门收集并采取集中焚烧等处理技术。重视开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总目标。

4.2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结合中国生活垃圾的特点,垃圾处理的技术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的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垃圾堆肥以及以“焚烧、堆肥、填埋”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模式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4.2.1卫生填埋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干旱少雨、土地利用价值低、丘陵山区等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以填埋处理为主。

l、填埋工艺 处理工艺主要采取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土、填埋气导排、渗漏水处理、填埋气体用于发电等措施,进行垃圾的填埋处理。

2、工艺特点 ①前提投资较低;
②处理能力大;
③沼气可回收利用;
④运行费用较低。

4.2.2垃圾焚烧 针对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垃圾热值较高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垃圾的焚烧发电达到较高程度的减量化与无害化,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焚烧工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前处理/进料系统 前处理通过破碎,磁选、筛选、风选、分级精筛选,工人分选等工序,将不燃烧物及不适燃物与可燃物分开,可燃物可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进料系统由计量装置,贮存池,吊车,料斗,给料机等组成。

2、焚烧系统 焚烧系统为主体工艺部分,由不同类型的焚烧炉组成。城市垃圾焚烧系统分为混焚式和衍生燃料焚烧两大类。混烧式采用的焚烧炉主要有控气式,旋转窑式和流化床式。

3、废气处理系统 焚烧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成份,造成二次空气污染。主要成份有:
(1)不完全燃烧产物:包括一氧化碳、碳黑、烃、烯、酮、醇、有机酸及聚合物等。

(2)粉尘:如堕性金属盐、金属氧化物、不完全燃烧物质颗粒物。

(3)酸性气体:包括氯化氢、氯气、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0x)等。

(4)重金属:包括铅、汞、镉、硌、砷的元素态,氧化物及氯化物。

(5)二恶英PCDDs/PCDFs 废气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技术有:文氏洗涤器、静电吸尘器、布袋防尘器、湿式洗气、干式洗气塔等,近来多采用干式或半干式洗气塔或不同类型的气体净化装置,配合布袋除尘器为主体设备的工艺。目前己开发出以去除二恶英NCx,S0x,HCI等酸性气体的工艺。

4、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回收废热可包括三种主要工艺,水冷却型,半废热回收型和全废热回收型三大类。回收的废热用于生产低压和高压蒸气。如果设置汽电共生系统,可进行发电。主要设备有余热锅炉,高压蒸汽缸,涡轮发电以及辅助配套设备。

5、灰渣处理系统 垃圾焚烧灰渣可分为细渣、底灰、锅炉灰、飞灰等。一般而言,其物理化学特性随炉型有所改变,主要含Si02、AL203、CaO、 Fe203、MgO、Na2O和K2 O等。通过收集、输送系统,灰渣可进一步制作工业建材原料或填埋处理。

4.2.3垃圾堆肥 针对生活垃圾中可腐有机物含量高以及待处理生活垃圾产品的消纳能力强的地区,我们以堆肥作为生活垃圾的解决方案。

1、仓式堆肥工艺 经前处理后的物料经传送带由布料机在初级发酵仓内均匀布料。初级发酵仓采用矩形仓体,由仓顶进料。仓的一侧设备装载机进出的密闭门一扇,底部设备供风管道强制通风,以保证好氧发酵进行。顶部设抽风管道将初级发酵仓内气体抽出后经生物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仓底设集水管道收集垃圾渗沥水,在垃圾含水量偏低时可利用这些渗沥水回喷,初级发酵周期为10~20天,由初级发酵的物料经中间处理后进入次级发酵周期为20天,次级发酵后的物料,经筛分和密度分选后作为产品销售或继续深加工后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销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物质送进填埋场进行处理。

2、动态好氧堆肥工艺 废弃物首先经过前处理后进入发酵反应器内,该反应器为滚筒式,在发酵过程中缓慢转动,物料随着转筒的转动而不断翻滚、搅和和混合,并逐渐向筒的下方移动,直到最后排出。新鲜空气由鼓风机从生物反应器的尾部鼓人,与反应器内物料逆向流动。垃圾在反应器内停留1—3天经过预发酵,自尾部出料至滚筒筛筛分。筛下物料进入次级发酵车间,再进一步的降解发酵,熟化区底部设空气通风系统,并配备专用翻搅设备,即有翻料和混、抛的功能,同时也把物料进行破碎。经过2 8天生物降解后的腐熟堆肥由铲车送至料斗,经皮带机提升运输至滚筒筛,由密度分选机除去玻璃、石头、塑料片等杂质后,成为精致有机肥,筛上料及杂质等物送至填埤场。

4.2.4综合处理 综合处理方式是根据不同垃圾选择其合适的处理方式并回收利用可再利用的垃圾,充分的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目标,使垃圾变废为宝,垃圾综合处理的主工艺为:垃圾通过适当的分选和分类,可腐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燃烧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无机物进行填埋处理。从而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标。

1、工艺流程 首先是垃圾卸入卸料坑,有行车式抓斗起重机抓起,进入板式上料机,在初步经过人工初分拣,将大块杂物,如大块木头、砖头由人工挑出后,进入破袋筛分一体机中,在该机中,即完成塑料袋的破碎,又完成一定粒度的物质的分离,亦即将有机物与无机物质分离,然后进入人工分拣平台进行分拣,在回收有用物质后,剩余物则被送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分拣出的木材、竹片以及塑料则通过焚烧进行处置。在有机物进行一次发酵一定时间(一般是10~12天),发酵方式一般有仓式发酵、条堆发酵、隧道式发酵,槽式发酵以及滚筒式发酵,然后进入二次发酵系统再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10~15天。二次发酵一般采用条堆式发酵。在完成二次发酵后,则进入密度分选机精选,将堆肥中的杂质清除,制成精堆;
针对处理厂的废气和臭气,则采用世界上目前公认十分有效的生物滤池处理技术,通过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尾气,完全能达到国家相关的标准排放,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对分拣出来的物质,如废塑料、木材、竹片、棉麻织物,则通过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置,一般说来,原生垃圾热值是很低的,燃烧时需要加入大量的阻燃剂,但在经过前处理后,通过机械和人工将塑料、木材、竹片尽可能多地分选出来,而分选出来的物质如废塑料、木材、竹片其热值很高,适合于焚烧处置,能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要求,并能达 到余热利用。

2、综合处理的优点 (1)垃圾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后,堆肥、焚烧原料质量大为提高,处理量大为减少,简化了工艺,降低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

(2)有机肥质量大为提高,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3)减少了焚烧尾气的处理难度;

(4)延长了填埋厂的寿命,减少了填埋渗沥液和有机气体的排放等问题;

(5)塑料、金属、玻璃、纸、热能等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4.3方案选择 1、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 (1)近、远期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2)采用技术成熟、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

(3)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实力,“选择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方案”。

2、方案的确定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处理四种垃圾处理的技术方法各有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根据我国垃圾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和南泥湾镇城市结构特点、现状经济实力、以及城区自然地理、地貌优势,南泥湾镇垃圾处理推荐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法,这种处理方案是适合南泥湾镇的最佳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案,原因是:
(1)该方案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投资少,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法虽然占地较大,但该市草荒地及沟壑地多,地价低,发展余地广阔;

(3)该方案造价较低,适合地方经济、地方财力的实际情况;

(4)现状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偏低,不宜采用堆肥工艺。

第五章 生活垃圾的预测及建设规模 5.1垃圾量与垃圾成分预测 (1)垃圾量的预测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垃圾产量也不断的变化,南泥湾镇垃圾产量按以下方案进行预测:
根据实际统计资料按人均日产量预测:预测人均日产垃圾量采用经验值控制。依据《南泥湾镇总体规划》,南泥湾镇人口近期(2011)控制为7217人(含入镇企业的职工人数),远期(2020年)1.0万人,顶测2030年为1.5万人。进行垃圾产量的预测时,人均日产量是一个关建指标。这个指标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城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产状况,居民燃料结构以燃煤为主,而且人均煤耗量较全国一般城市大的多,所以煤灰产量很大,加上该市旧平房多,城市气化率较低,造成人均垃圾产量高于全国其它城市。据南泥湾镇统计资料,南泥湾镇2010年生活垃圾日平均产量为1 8 T,人均日产生活垃圾1.2 KG。近几年,南泥湾镇逐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量会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南泥湾镇基出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南泥湾镇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后,南泥湾镇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将有所降低。

根据以上分析和预测方案,经实际统计2010年南泥湾镇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按1.2KG(G控制,预测2015年人均日产量按1.1KG控制,预测2020年人均日产生量按1.0 KG控制。经预测,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2013年18T/D,2015 年18T/D,2020年2 2T/D。

5.2垃圾成分的预测 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其组成受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发展规模、居民生活习性、家用燃料以、旅游业发展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各国、各城市甚至各地区产生的城市垃圾组成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业发达国家垃圾成分是有机物多,无机物少,不发达国家无机物多,有机物少;
南方城市较北方城市有机物多、机物少。

根据南泥湾镇环卫处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抽样调查,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组成现状见表:
南泥湾镇2010年生活垃圾成份统计表 成份 可回收物 有机物 无机物 其它 纸类 塑料橡胶 织物 玻璃 金属 木竹 植物 动物 灰土 砖块 含量(%) 5.0 4.0 4.0 3.0 4.5 5.0 1 2 7.5 2 3 1 5 1 7 随着南泥湾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泥湾镇燃气率将会得到快速的普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将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即有机物含量增大,无机物含量减少。根据《南泥湾镇环卫专项规划》资料,参考国内外城市垃圾组分的变化情况,将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组分预测如下:
南泥湾镇2010年生活垃圾成份预测表 成份 可回收物 有机物 无机物 其它 纸类 塑料橡胶 织物 玻璃 金属 木竹 植物 动物 灰土 砖块 含量(%) 7.0 5.0 6.0 5.0 5.5 5.0 16 10 19 13.5 8.0 5.3垃圾处理规模的确定 根据南泥湾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结果,确定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日产生城市生活垃圾为2010年24T/d,2015年28T/d,2016年3 0T/d.2013年~2027年垃圾总产量为1.42X 1.05T,总容积为2.84×1 05m3。

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南泥湾镇垃圾处理工程的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南泥湾镇生活垃圾2011年2 4T/d,2020年32 T/d,垃圾卫生填埋场总容积2.84 X 1 05m3,扣除覆盖土层及排液导气设施的容积,实际可用容积2.5 8×1 05m3,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15年,即2013年~2027年。

第六章 场址的选择 6.1设计依据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6.2填埋场选址原则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3)应与当地大气防护,水资源防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4)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5)应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按照上述基本要求,卫生填埋场宜设在以下地区:
(1)填埋库容大,使用年限长;

(2)交通方便、运距短;

(3)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好;

(5)征地、拆迁费用低;

(6)远离居住区和水源地,处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方。

6.3场址的确定 经过细致勘察,认为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场址为南泥湾镇以东桃宝峪村四号沟,本垃圾填埋场除了具备本次设计,即2013~2027年15年间23.4万m3:库容外,还具备远期发展的库容规模32万m3,并且本垃圾填埋具备建设综合垃圾处理场所需要的土地空间,在垃圾填埋北部有面积广阔、地势平坦的土地用于建设医疗废物焚烧厂,粪便处理厂,生活垃圾分选厂等,也可在就近沟壑中建设建筑垃圾填埋场。

6.4填埋厂场址评析 1、场址条件 (1)交通状况: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位于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交通状况良好。

(2)容量:填埋场场区地势平坦,沟谷环境封闭,周围无村落和障碍物,可供填埋的容量巨大。

(3)覆土备料:垃圾日覆盖的主要作用是覆盖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和臭气外溢,对其质量一般要求不高,据现场踏勘,场区周围黄土沟壑地带均为黄土状粉土,储量巨大,覆土备料使用方便。

2、填埋厂场地评析 (1)地理环境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位于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交通十分便利;

(2)场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填埋场处于黄土沟壑地带,地质构造简单,局部有轻微波折,无大型剧烈褶皱和断层。地貌为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梁峁密布,地形破碎,黄土覆盖浅薄,基岩裸露,尤其以红砂石地貌最具特色。

(3) 噪音环境影响 拟建垃圾场所处沟谷较长,较深,环境封闭,填埋场周围500m范围之内无居民居住,所以不存在对居民的影响。

(4)生态环埔影响 拟建垃圾处理场处于黄土沟壑地貌之中,周围植被较好,没有自然保护区,也没有文物古迹存在,垃圾填埋场建成和封场后都将做相应的绿化和生态恢复,所以,垃圾填埋场的存在也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

(5)地下水环境影响 拟建垃圾处理场所处区域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与南泥湾镇供水源地也分属于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存在水力联系,所以,经过防渗处理的垃圾填埋场既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也不会对南泥湾镇供水造成威胁。

6.5填埋场用地 拟建桃宝峪格四号沟垃圾填埋场,填埋场设计长度300米,宽50米,道路全长2.5公里,总占地面总为约35亩。

第七章 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及设备方案 7.1技术方案 7.1.1设计的依据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77—20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7.1.2设计的原则 (1)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环卫事业的发展现状,做到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合理安排,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靠又可行的收运系统设计方案;

(2)符合国家规范、规程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把握一次设计,逐步施工的思路和原则;

(4)收集点的建立力求美观、操作封闭、设备先进,飘尘、臭气、噪音、排水等指标应符合国家环境监测标准,不能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5)应满足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

7.1.3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1、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1)南泥湾镇主、次干道果皮箱垃圾利用人力车就近转运到新建压 装式垃圾转运站;

(2)原有垃圾收集点垃圾由原有垃圾转运车辆运往垃圾处理场;

(3)新建压装式垃圾转运站垃圾由钩臂式垃圾转运车运往垃圾填 垃圾收运系统工艺流程图 垃圾台 垃圾屋 垃圾填埋场 垃圾箱 垃圾收集点 新建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流程 1.转运系统工艺流程 该垃圾转运站拟采用A PM 1050型垃圾压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APM 1050型垃圾压缩机、垃圾集装箱、两箱移位系统、钩臂式垃圾转运车组成。

①钩臂车将空的垃圾集装箱放到压缩机前的移箱装置上,操作移箱装置使垃圾箱与压缩机纵向中心自动对准;

②压缩机的推拉箱装置自动拉紧垃圾箱,锁紧装置再锁紧机箱连接,提门装置自动提升垃圾箱装料门,完成垃圾压装前的准备工作;

③垃圾收集四进站后,将垃圾倒入压缩机翻斗,操作翻斗将垃圾倒入压缩机压缩腔;

④操作压缩机,压缩机压头动作,将压缩腔中的垃圾压装进垃圾集装箱,然后,压头退回,重新完成下一轮的压装动作,如此不断的返复,直至垃圾箱垃圾装满;

⑤垃圾集装箱装满垃圾后,压缩机压头进一步用最大压力自动压缩数次并保压一段时间,最后退回压头;

⑥在压缩机压头退回的同时,装料门快速放下完全封闭集装箱,自动推拉箱及定位锁紧装置将集装箱与压缩机的连接自动解除,并将集装箱推开一段距离;

⑦钩臂车将装满垃圾的集装箱钩起,运往垃圾填埋场。

7.1.4垃圾填埋工艺设计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要求,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工艺流程设计为:
l、垃圾的计量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在进入填埋场之前都要称重计量,本工程选用SCS-30型电子汽车衡计量系统,设备主要有秤体、传感器、仪表、计算机、打印机等,该系统可分别按年、季度、月、日及每车统计垃圾量,记量收集车的运行状况,并能适时输出相关数据,打印统计报表。

2、填埋处理工艺 垃圾卫生填埋工艺流程为:垃圾车进场、卸料、推铺、压实、覆盖等。

垃圾转运车运送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场,经计量系统的称两计量,然后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区,在作业面上倾倒垃圾,推土机将垃圾推平,由压实机进行压实处理,当达到单元作业厚度时,再由推土机推土进行单元覆盖。当垃圾厚度达到中间覆盖层厚度时,进行中间层覆盖;
如此返复,直至终场考虑到每日处理的垃圾量和推土机的有效作业距离,以一日作业量为一个作业单元,进行垃圾填埋单元操作。垃圾的压实容重应保持在0.T/m3。作业法采用平面分层法,当完成一个单元(一日垃圾)的填埋,即进行日覆盖,当垃圾堆层压实厚度达到2.5m时,覆盖土0.2m,完成中间层覆盖。雨天可在垃圾层上铺设石渣,便于作业。垃圾填埋场的压实可以有效的增加填埋场的消纳能力,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减少填埋场的沉降量,增加堆积物边坡的稳定性,是填埋场作业中必不可多的工序。

每日填埋完毕,应及时喷洒水进行杀虫消毒,以控制鼠类和鸟类的繁衍和蝇、蛆孳生。

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图 地磅 推土机 推铺 卸料 计量 生活垃圾 压实 覆土 灭虫 推土机 自卸车 土料 7.2工程方案 7.2.1垃圾收运系工程方案 1、收运系统设计规模 根据南泥湾镇生活垃圾预测结果及《南泥湾镇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确定南泥湾镇垃圾收运规模为最大24 T/d,工程建设的原则为一次设计,逐步实施,即随着总体规划中对南泥湾镇规模的要求的落实逐步建立、建全垃圾转运设施、购置垃圾转运设备。本次设计确定建立压装式垃圾转运站2座,其位置分别位于南泥湾镇镇东和镇西沿公路两侧,每座压装式垃圾转运站的压装转运能力为9T/d,服务面积为1km2盯左右,工程总点地面积180 m2,总建筑面积为120 m2,配置专用垃圾集装箱6个,每个收集点2个,配置钩臂垃圾转运车1辆,收集点内设置喷雾器喷洒药剂,用于杀灭蚊蝇,安装换排气系统,用于收集点内除臭换气。

2、转运系统工程方案 (1)南泥湾镇有设计年限(2026年)内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最大为24T /d,本工程在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内设鼹压装式垃圾转运站2座。每座压装式垃圾转运站的压装转运能力为9T/d,服务面积为1.0 k m2左右,2座压装式垃圾转运站装转运能力为1 8 T/d;

(2)南泥湾镇其它区域利用现有垃圾转运设施、设备进行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转运;

(3)本工程拟选垃圾填埋场位于南泥湾镇桃宝峪村四号沟建压装式垃圾转运站的距离约为5.2 k m,如果按照转运车日8小时,中心城区单趟转运时间按9 0分 钟计,每台转运车辆曰运输次数为5次,日转运量为9 T,这样2个压装式垃圾中转站需配套8 T钩臂式垃圾转运车l辆,这样也可以保证车辆有一定的保养维护时间。

7.2.2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 1、填埋场设计规模 根据南泥湾镇生活垃圾量预测结果及相关文件、标准、规范的规,确定本工程在南泥湾镇桃宝峪四号处,距离南泥湾镇中心约5 km.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设计使用年限15年,1.1 7 X 1 05T,总库容为2.35×1 0 5m3,有效库容1.82 × 105m3。

2、填埋场工程方案 根据功能的不同,将场区总平面分为三个区域,即垃圾填埋区、生产生活辅助区、道路工程。其中垃圾填埋区工程为填埋场主体工程,生产生活辅助区、道路工程为辅助工程,占地面积约35亩。

(1)库区场地整平 为了保证库底防渗层的质量,便于场区垃圾渗沥液的收集顺畅,整个填埋库区的场地需进行整平处理。场地整平时应尽量利用场区内的现有地形以减少土石方的4%。为了侧壁防渗安全和边坡稳定性对库区不致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边坡需进行分层削坡处理,削坡层高5.0m,边坡坡度为1:1.25~1:0.75。

(2)库区防渗工程 1)防渗方案 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方法有自然材料防渗和人工材料防渗两种。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2004)强制性规定的规定:采取自然防渗的填埋场天然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7cm/s,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 m。根据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场地层资料,垃圾填埋区岩性为黄土状粉土,渗透系数为1×10-5cm/s左右,不能满足防渗要求,为了防止渗滤液对场区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库区必须采取严格的人工材料防渗措施,人工防渗材料采用区防渗层结构区防渗要求,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将库底及侧壁防自下而上的顺序叙述如下:部防渗层结构:
①场区底部整平夯实 ②铺设1000mm厚粘土层 ③铺设HDPE膜(1.5 mm)层 ④铺设300 g/m2土工布 ⑤300mm厚的卵石渗沥液导流层(①15~35mm) ⑥200g/m2的土工布一层。

库区侧壁防渗层结构:
①库区侧壁整平 ②铺设750mm厚粘土层 ③铺设HDP E膜(1.5 mm)层 ④铺设300 g/m2土工布 ⑤300mm厚的卵石渗沥液导流层(①15~35mm)(在垃圾填埋过程中覆设)。

(3)渗沥液收集系统 1)垃圾渗沥液的性质 垃圾渗沥液的性质与垃圾的种类、性质、垃圾的填埋方式、覆盖情况、降雨及蒸发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其浓度和性质也随时间呈高度的动态变化关系,主要取决于垃圾场的使用年限和取样时填埋场所处的阶段。根据南泥湾镇生活垃圾的成份及性质,并参照国内相似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的测定数据,将南泥湾镇垃圾渗沥液主要性质指标给出如下:
填埋场渗滤水水质指标 项目 PH BOD5(mg/1) CODcr(mg/1) NH3-N(mg/1) 指标 7左右 12000 20000 320 2)垃圾渗沥液的严重 垃圾渗沥液的来源主要有直接降雨、地表径流、地表灌溉、地下水、废物中水分、覆盖材料中水分、有机物分解生成水等。而影响南泥湾镇垃圾渗沥液产生量的因素主要是直接降雨、废物中水分、有机物分解生成水等,现根据经验公式(1)计算垃圾渗沥液的产生量如:Q=1000-1.C I A 式中:Q一一渗沥液平均产生量(m3/d) C一一渗出系数 I一一年平均日降雨量(mm/d) A一一填埋场汇水面积 根据已有资料,即多年平均日降雨量1.52mm,填埋场汇水面积10755m2,渗出系数0.8,计算渗沥液平均日产生量为130.79m3/d,考虑到垃圾本身产生渗沥液的量,确定本工程垃圾渗沥液产生总量为135.00m3/d,当设置了库区雨水导排系统后,取径流系数为0.4 时,则需收集渗沥液的量为81 m3。

3)垃圾渗沥液的收集 垃圾渗沥液的收集系统应能有效的导排垃圾渗沥液,避免垃圾堆体内积水,以利于垃圾填埋物的压实与填埋后的稳定。垃圾渗沥液的收集系统包括渗沥液导流层,渗沥液收集管和导气竖井等。

①渗沥渗导流层 填埋区底面和坡面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整平后,能有效的保证防渗层的质量和渗沥液的导排效果,库底整平后铺设防渗结构层,在防渗层结构中的300mm厚卵石层为渗沥液导流层,渗沥液导流层铺设的卵石粒径15~35mm。

②渗沥液收集管 渗沥液收集管(D355 HDP E管)按整平后的场地沿西南一东北方向布置在场区中部,所有渗沥液收集管的坡度与沟谷底部平整坡度一致。渗沥液收集管布设于渗沥液导流层的盲沟之中,与竖向导气井一起构成渗沥液收集的管网系统,渗沥液汇总后排入污水调节池中。

③竖向导气井 为了便于渗沥液的收集与导排,平面上布置了竖向导气井,竖井为直径1.0m,间隙5 c m的钢筋网,内衬土工布,用碎石填充。石笼中间布设D250HDPE垂直排液导气管,其作用是对气体产生向上和对渗沥液产生向下的导排作用。主钢筋骨架与每层垃圾填埋高度(包括日覆盖土)2.7m相同,随填埋高度向上逐层接高。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经竖向导气井下渗到库底导流层,通过渗沥液收集管进入污水调节池,而垃圾产生的填埋气向上排至管管口点燃排放。

4)渗沥液的贮存 垃圾渗沥液经过收集系统的收集与导排,最后汇入渗沥液调节池贮存,根据垃圾渗沥液产生量预测,考虑连续10天降雨贮存及场区生活污水和不可预见因素,确定本工程渗沥液调节池容积1000m3。

5)渗沥液的处理 由于南泥湾镇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本工程垃圾渗沥液贮存于渗沥液调节池,由潜污泵喷进入填埋场,水分蒸发后填埋处理,通过渗沥液回喷循环处理可以促进垃圾加速降解、减少渗沥液的流量、有效固结重金属、有利于反消化脱氮及垃圾中有机物的气化,达到渗沥液处理的目的。

(4)填埋气收集系统 1)垃圾填埋气的性质及产量 垃圾填埋气是垃圾填埋后经微生物分解后生产的废气,主要成份为CH4和CO2,一般含量分别占废气总量的5 0%和40%,其它成份为N2、H2 CO、H2S、O2等,CH4可以作为能源回收利用,但由于受垃圾填埋场条件、垃圾性质、压实程度及填埋温度的影响,CH4的产量及质量极不稳定,使得CH4的回收利用具有较大困难。

垃圾填埋气的产量随垃圾组分、填埋区容积、填埋深度、填埋场密封程度、集气设施、垃圾含水量、垃圾体温度和大气温度而变化。一般来说,垃圾组分中的有机物含量越高、填埋区容积越大、填埋深度越深、填埋场密封程度越好、集气设施设计越合理气体产量越高。

2)垃圾填埋气的收集 ①排气层 排气层设置于最终覆盖层结构中,位于垃圾填埋体上部日覆盖粘土之上,防渗粘土层之下,由粒径为15~35mm卵石组成,厚度为0.3m厚,其主要作用是将逸出垃圾堆体的填埋气导排进入竖向导气井,进行集中的点燃排放。

②竖向导气井 导气井平面布置平均间距40m。导气井构造见前。石笼随着垃圾填埋高度的增加而增高,一直到最终覆盖粘土层下。垃圾填埋物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井中D250HDPE垂直导气花管(伸入最终覆盖粘土层时取消花孔)排至导气竖井井口,当井中甲烷气体的含量到达5%之前进行点燃排放。

3)填埋气处理 根据南泥湾镇垃圾近期以无害化处理为主的治理目标,以及目前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有较大的困难和投资较大,故在本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只考虑导排措施。

填埋气最高产气时间在开始填埋后10~20年,因此,在进行远期垃圾场处理场建设时,可考虑本垃圾填埋气的回收和利用。填埋气采用净化处理后,可达到天然气品质。净化后的填埋气可用作填埋场的生活与生产燃料。

在填埋气可利用之前,采用自然导排方式,即将导气管直接伸出封覆盖层以上至少1 m,并且在管口这安装耐燃管帽,采用电子监控器,对排出的气体须定时监测,当竖井中甲烷气体的含量接近5%时应点燃废气进行放处理以防爆炸。

(4)垃圾坝 为了保证垃圾堆体的稳定,防止洪雨季时垃圾和其它杂物被水流冲出填埋场外,影响填埋区周围环境,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在填埋区东北部设置垃圾坝,采用碾压均质土坝型式。垃圾坝设计高7.5m,坝顶宽为5m,坝体外坡度为1:3.0,内坡为1:3.0,坝轴线长度分别约为22.20m。

(5)拦洪坝 为了垃圾填埋区的防洪安全,防止洪雨季洪水对垃圾填埋区的危害,同时减小渗沥液的产生量,根据垃圾填埋区的现状地形条件,在垃圾填埋区个岔沟共设置拦洪坝2座,拦洪坝坝体采用碾压均质土坝型式。

(6)场区防洪 为确保填埋场区防洪安全,拦截及排放周围及填埋场坡面的地表径流,减少渗入垃圾填埋场的水量,一从而减少污水量,在工程措施上采取截洪沟和库区底部排洪管道相结合的防洪系统。

设计标潍:
本工程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内其它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及运行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截洪沟的设计标准如下:
①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②建筑物等级为5级。

场区排水系统:
截洪沟 在填埋场周围山区地带及垃圾周围设置截洪沟,防止洪雨季节雨水对垃圾的冲刷和对库区安全的威肋。

排洪管道 在垃圾填埋区底部埋设排洪管道,用于导排填埋区周围山沟洪雨水,防止其对垃圾填埋区造成冲刷及危害。

(7)库区排水系统 为了减少垃圾渗沥液的产生量,将垃圾库区的雨水与渗沥液进行分流排放,在垃圾填埋区设置雨水收集导排管道。

垃圾填埋区雨水导排管道由竖管(D250HDPE)和水平管(D400HDPE) 组成,竖管管口在垃圾堆体表面出露,基本于垃圾堆体表层平齐,用于收集垃圾堆体表面的径流雨水,在排入与之相连的水平管网,经过水平管网排出垃圾填埋区外。

(8)绿化及围栏 由于垃圾来源广、成份复杂,并且含有大量的易腐有机物和带病原菌的污染物,在腐烂发酵过程中,会散发恶臭及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渗沥液及滋生蚊蝇等,影响周围环境。在填埋场周围进行种草植树,改善植被生态系统,使垃圾的有害物裤吸收,从而达到改良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和减少灭菌的作用,起到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钢丝网围栏的设立可以有效的阻止废纸和塑料等易飞扬杂物随风飘舞的现象产生,有效的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对钢丝网围栏上的杂物由场区专人负责清理。

(9)覆土备料场 因拟建垃圾填埋场处于黄土沟壑之中,垃圾覆盖土料极其方便,所以,不再考虑建设专门的覆土备料场。

第八章 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 8.1总图布置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总图包括压装式垃圾转运站及垃圾填埋处理场两大部分。

压装式垃圾转运站建筑主要有垃圾压装车间、公共厕所、值班室、工具间。

垃圾填埋场总图包括垃圾填埋区、生产生活辅助区和道路工程三部分。

填埋区主要有填埋作业区、污水调节池、垃圾坝、拦洪坝、截洪沟、防护围栏和绿化带等。

生产生活辅助区建筑物主要有停车棚、深井泵房、消防水池等。

道路工程由进场道路和场内道路组成。

8.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l、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原则 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1991)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的有关规定,收集点的选扯必须做到:
①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的要求;

②尽可能位于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

③应设置在对居民和环境危害最小的地方 ④应选在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 2、垃圾转运站的建筑和环境 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垃圾收集点的建筑和环境应满足如下的要求:①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情况,做到经济、合理,站前布置应与 ②收集点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设计和外部装修应与周围居民 ③转运站的采暖、通讯、噪音和消防的标准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3、土建设计 压装式垃圾转运站的平面布置包括垃圾压装车间、值班室、工具间,并附带设计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拟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单个垃圾转运站的建筑面积150m 2,占地面积180m2,建筑物内设置消防及给排水设施,配备电力供应设备及采晖设施。

4、垃圾渗沥也收集系统 垃圾转运站在垃圾的压装过程中,有极其少量的渗沥液产生,所有产生的渗沥液都可通过专门的污水收集管进入地面污水管道,最后汇入城市污水管网。

5、抽风除臭及消杀系统 收集点内安装换排气系统,用于收集点内除臭换气,设置喷雾器喷洒药剂,用于杀灭蚊蝇。

8.3生产生活辅助区 生产生活辅助区是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填埋区正常作业的服务保障机构。

生产生活辅助区是整个工程和行政管理、经营决策、指挥调度、机械设备维修、后勤生活服务等活动的中心基地,设在垃圾填埋区东北部约300m的地方,占地面积4800 m2,建筑面积1030 m2。主要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仓库机修间、传达室、锅炉房及浴室、计量室、停车棚。

l、建筑设计 (1)停车棚 轻钢结构、水泥地面,使用面积30 m2。

(2)深井泵房 单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2 m2;

2、给水设计 由于垃圾处理厂距离城区较远,所以生产和生活用水可直接在垃圾填埋场外沟谷部位设置机井获取,供水管线长约1.0km,供水管管材DN100 PE管,在垃圾填埋区高处设置1 00 m3高位水池一座。

本工程用水包括填埋区、生产生活辅助区,供水内容主要包括:
洗车用水、填埋场作业降尘用水、绿化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总用水量约96.93m3/d。

3、排水设计 垃圾处理厂内的生活污水因无法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中,应建立一套管理区自己的排水系统。管理区内的排水进入管理区10m3化粪池中进行臭氧分解,上清液流入渗沥液调节池中,污泥直接由吸粪车运往填埋场填埋。

填埋场用水量核算表 序号 项 目 用水指标 用水量 1 职工生活用水 2 0 1/d.人 0.46m3/d 2 绿化用水 1.51m2/d 93.8 m3/d 3 填埋场作业除尘喷淋用水 11 m2/d 0.67 m3/d 4 消防等其他用水 2 m3/d 5 合计 96.93m3/d 4、电气设计 本工程用电负荷主要是填埋场场区的照明及机修车间动力和其它配套建筑的照明用电,总计算容量约为75KVA,需配置容量为80KVA的变压器1台,供电电源由距离场区2000m的10 KV输电线引入场区低压配电系统,进线处设置计量装置,动力和照明用电分开计量。场区照明采用架空方式,设置防雷保护,其它建筑物内照明均采用暗埋敷设方式。

5、供暖设计 生产生活辅助区供暖拟采用0.55 T茶浴炉,此茶浴炉兼供暖、洗澡、开水供应于一身,室外采暖管道辐射方式采用直埋管。

6、消防设计 本工程所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章节的规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导排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收集点火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填埋作业区为戊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垃圾填埋场区北部山区设置210m3消防水池一座,配备洒水车l辆,并且在生产生活辅助区设置相应消防管道,布设一定数量的消火栓,以满足消防需求。

7、通讯设计 为了方便垃圾处理场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给场区生产、生活带来方便,需配置固定电话10部、移动电话4部和无线电对讲机4部。

8.4道路工程 ①进场道路 进场道路设计采用规范为《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200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O 14—2001),道路设计等级为四级砂石路标准,设计路段总长2.5公里,设计路宽7.0m,两侧各设1.0m的土路肩,路面结构为砂石路面。

②场内道路 场内道路长500m,设计路面宽5m,采用砂石路面,纵断面设计主要结合地形进行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行车顺畅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填挖方,合理利用原有地形。设计路段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均应满足《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2001)的相关规 第九章 消防、节能、劳动安全与卫生 9.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J 16—87(2001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97年修订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 《关于生产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监察的暂行规定》(1988)48号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污染病防治法》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348) 其它有关的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 9.2设计范围 消防设计范围为填埋场填埋区、辅助管理区、压装式垃圾转运站的。

9.3消防设计 (1)垃圾填埋场 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填理初期约有几个月属于好氧期,然 后转入长期的厌氧过程,填埋垃圾分解生产的填埋气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当甲烷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在5%~l 5%之间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密切监测填埋场上空的甲烷浓度,严禁烟火。

根据《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填埋场的填埋作业区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中戊类防火区。

在填埋区设置消防水池,配备洒水车,储备干汾灭火剂和灭火沙。

(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垃圾转运站为近库房性质建筑二火灾危险性为戊类防火区,建筑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

9.4消防设施 1、垃圾填埋场 (1)消防水池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第8、2、3条规定,填埋区消防用水量为201/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消防总用水量150 m3;
又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8、3条规定,在生产生活辅助区设立一座地下消防水池,容积为210 m3,消防水池蓄水由填埋场自备机井直接供给。

消防水池为地下式钢砼结构,尺寸6.0m ×10.0m×3.5m,池上覆土按满足抗冻要求进行。

当填埋场区发生火灾时,火灾初期,首先使用灭火器、砂土及洒水车灭火,然后调用城区消防车从消防水池吸水灭火。

(2)灭火器配置设计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40—90)在填埋场生产辅助区内设置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其中6.0 k g(MFZ 3型)2台2台,3.0k g(MFZ 3)8台。

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各压装式垃圾转运站位于南泥湾镇内,在南泥湾镇市政消防给水管路服务范围之内,建筑等级较低,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规定,可以不设消防给水系统,每个转运站设置贮压式干粉灭火器3.0 k g(MFZ 3)2台,3个压装式垃圾转运站共计6台。

9.5节能 本工程本着采用工艺、技术可靠、设备配置较为先进,能源利用合理和节约的设计原则,辅助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设计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转运及填埋作业尽量选用油耗少的车辆及填埋机械;

2.本工程所用机电设备均选用国家新公布的节能型产品;

3.填埋场供电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开关控制;

4.需要保暖的场所,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热能的损耗;

‘ 5.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防止电能无度浪费和水、电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9.6劳动安全与卫生 1、垃圾处理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 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填埋后会产生气体和渗滤液,有害气体主要C02、CH4、H2S、NH等。H2S有令人反感的恶臭,逸入大气后会使周围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高浓度CI-11有可能产生爆炸;
渗滤液通过渗透和迁移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垃圾在运输倾倒和填埋过程中会引起扬尘,招引苍蝇、蚊子散播疾病。因此,填埋场的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重要,应予以高摩重视和关注。

2、生产安全和卫生的防护措施 ①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做到当天填埋垃圾当天压实覆盖,不使垃圾长时间裸露;

②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制定上岗准则;

③加强甲烷浓度的监测,当浓度接近5%时,及时点燃排放;

④在干旱季节,垃圾填埋操作时,适当喷水压尘,改善作业环境;

⑤按照蚊、蝇、鼠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专职人员应及时喷洒药水、摧毁鼠窝、使蚊、蝇、鼠患降至最低。

⑥填埋机械操作的司机和场内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如手套、口罩、工作服、鞋帽、防毒面具等,做好自我保护。

⑦工作人员用餐前应更衣洗手;
下班后要洗澡更衣;
并且应制定规章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⑧在垃圾填埋场导气石笼附近不得吸烟及用火,因石笼内导出甲烷筐气体是易燃物质,以免引起火灾。

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监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政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本身就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但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防止引起次生污染,应贯彻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原则,遵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完成本项目环境保护与监测的工程咨询与设计。

10.1编制依据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8—9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2554—93);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10.2环境保护 (1)生活垃圾处理场的环境要求 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因此处理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二次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并且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生态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的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2)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项目施工过程中,车辆的出行、材料的运输等,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躲开狭窄路段;

②弃土随挖随清,合理利用场地,不占用交通道路;

③易起扬尘天气或对干燥弃土要随时洒水降尘,散落路面泥土及时清理,减少环境污染;

④为减少施工中产生噪声影响,居民区附近施工时,不允许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在对施工机械采取降低噪声措施的同时对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按项目的“环境评价”要求,对填埋场应尽量减少放炮作业;

⑤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教育,不随便乱丢弃物,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并妥善处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的卫生质量。

(3)水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 填埋场垃圾渗沥水成份较复杂、浓度高,将会直接或间接污染邻近地表水及地下水,为最大限度控制渗沥水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采取了以下工程措施:
①垃圾填埋区采用封闭全包式防渗,垃圾渗沥液通过场内导气竖井、渗沥液导流层有组织地导入污水调节池;

②污水调节池防渗采用混凝土结构;

③填埋作业时合理控制工作面,尽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

④垃圾渗沥液回喷至填埋场中。

(4)大气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 填埋场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粉尘、甲烷(CH4)、氨(NH3)、硫化氢(H2S)、甲硫醇(RSH)等,将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必须加以处理。尤其是CH4为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予以严格控制。

①加强填埋区垃圾气的疏导工作,设置填埋气导排系统,在排气口进行燃烧排放。

②填埋过程采取日覆盖土的措施,一层垃圾一层土,每天作业完毕都要压实覆盖,减少恶臭气体的挥发和尘土的飞扬。

③严格保护填埋区周围的原有植被,种植绿化隔离带,以控制臭气扩散。并采用对甲烷抗性较强的树种以便恢复场区原有生态环境。

(5)噪声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 根据填埋场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种类及运用情况,作业噪声均在85 dB以下。而填埋场附近无居民,所以不会有噪声污染。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其垃圾运输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在昼间时影响不大。

(6)对蚊蝇害虫的防治措施 ①每天填埋的垃圾必须当天覆盖完毕,及时清除场区内积水坑洼减少蚊蝇的滋生地。

②对场外带进或场内产生的蚊、蝇、鼠类带菌体,一方面组织人员定期喷药,另一方面加强填埋工序管理及时清扫散落垃圾。

(7)环境卫生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 填埋场内垃圾倾倒会扬起尘土,飞尘及塑料袋等轻薄垃圾会随风飞扬,垃圾不及时覆盖,也容易引起蚊蝇孳生,影响填埋场周围环境卫生。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
①采用密封式集装箱车装运垃圾。

②填埋场作业表面每天及时喷药杀灭并覆盖土。组织人员及时填平场内积滞污水坑洼。

③睛天回喷渗沥液。

④种植绿化隔离带及设立钢丝网围栏控制飞尘或轻质垃圾飘散。

⑤配备保洁人员,对填埋场内区域采取定时保洁措施。

处理场在人员编制上有1名专职环境监测与化验人员、配备部分仪器和设备等。按照监测制度,定期对场区内外的大气和水环境实施监测或督促委托监测机构按时监测,并做好或整理好监测数据。监测和分析桉国家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10.3环境监测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的环境监测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进行,其中包括填埋前的水、气、土的本底监测及填埋后的污染监测。

(1)监测的目的和要求 ①监测要求:对场区及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②监测内容: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经验,需要监测的内容包括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声环境质量状况。

③监测目的:掌握污染动态,检验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效果,为可能出现的污染事故提供预期警报,并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另外,通过资料累积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宝贵的依据。

(2)监测项目 1)地下水、地表水、渗沥水监测 ①在场区地下水流向的上游方向距离垃圾填埋区30~50m的位置布设本底检测井1眼、下游方向距离垃圾填埋区30~50m及100~300m位置布设污染监测井2眼,通过监狈IJ井对垃圾填埋区地下水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于工作及时了解填埋场周围及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地下水观测井的总数为3眼,根据地质资料,监测井深度5 0m。测试频度为枯水期、丰水,平水期各一次。分析项目:PH、肉眼可见物、浊度、嗅味、总悬浮物、COD c r、BOD5、硫酸盐、硫化物、总硬度、挥发酚、总P、N、NH4+、NO3-、N02-、细菌总数、大肠菌群、Hg、A s、Pb、C d、Cr6+。

②在场区下游布设1个地面水观测点进行地面水质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填埋场周围地面水的水质变化。

③在污水调节池中渗沥液导排管出口设一个测点进行渗沥液的测试。测试频率为:填埋场监测人员每月监测2次,即月中和月末各1次。重金属项目每年枯、丰、平水期各取样一次,监测部门抽检频率不低于每年2—4次。分析项目为:PH、色度、总悬浮物、总P、N、NH4、挥发酚、硫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硬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Hg、A s、Pb、Cd、Cr6+。

2)填埋场废气监测 ①排气量和甲烷气:己填埋垃圾的导气井口设置监测点,并进行随机采样监测。

②恶臭气体(H2s、NH3等):在垃圾填埋区上二下风向各设2点与大气监测点共用,各个监测点应每月测试一次。

监测内容:CH4、S02、CO、C02、NH3、H2S、O2等。

3)作业过程中及封场后对填埋场的蚊、蝇、鼠类监测。

指定人员及时了解场址范围内及周边地区蚊、蝇、鼠类的变动情况,以便立即采取措施,防忠于未然。监测点在填埋区按照间距40m;
左右的设置。

4)大气监测 对垃圾填埋场大气监测,在垃圾填埋区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及下风方向设2点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月监测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监测内容:以飘尘、CH4、TS P、NH3、H2s、甲硫醇、臭气浓度为主。

5)生物土地监测 每年一次对填埋场四周非农垦区的土壤进行检测,主要监测土地中PH、Hg、Pb、As、Cr、Cd、硫化物等物质的变化情况。监测点布置在场区南部,即垃圾填埋区的下游方向,点数为2点,距垃圾填埋区的距离分别为50 m及100m。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定方法》的规定执行,高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值一次性查清,以后只对新增高噪声设备进行监测’场界噪声每年蛉测一次。采用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编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报告,以使环保部门确信所有的环保措施正在按己批准的计划进行,同时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便控制项目中的不利环境影响。

(3)监测方案 根据南泥湾镇实际情况和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的要求,设计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监测方案如下:
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场配置专门的环境监测人员对垃圾填埋区填埋气体、蚊蝇、大气、地下水、地表水、渗沥液、土地生物监测等项目进行长期的监测。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1.1组织机构 按照以往工程实施常规,拟组建南泥湾镇垃圾处理工程筹建处,由南泥湾镇人民政府派专人负责项目的实施,筹建处下设四个职能部门:
1.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项目的实施计划,履行单位接待、联络等项目工作。

2.计划财务部 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履行单位办理合同协议等手续。包括资金使用安排及收支手续。

3.工程部 负责项目的施工、安装等协调工作,对施工进度等作计划安排。

同时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工程的验收工作。

4.技术管理部 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档案的管理工作。协调技术谈判,主持图纸的设计会审,处理有关工程技术问题及职工的技术培训,考核等工作。

11.2劳动定员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结合国内同类垃圾填埋场、收集点、焚烧厂人员编制,本着求实、高效的标准,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机构精干,工作效率高,将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场各个部门人员编制如下:
垃圾卫生填埋场劳动定员 工程名称 使用设备 定员数 班数 人数 备注 一、操作人员 地磅称 计量收费工 推土机 1 1 1 推土机司机 压实机 1 1 1 压实机司机 挖掘机 1 1 1 挖掘机司机 装载机 1 1 1 装载机司机 洒药器等 1 1 1 除害灭蝇工 1 1 1 环境监测与化验人员 1 1 1 小计 7 二、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 场长领导 1 1 财务人员 1 2 小计 3 三、其他人员 后勤人员 2 小计 2 总计 12 新建压装式垃圾转运站人员编制表 工程名称 使用设备 定员数 班数 人数 备注 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垃圾压装机 1 1 1 兼其他司机 钩臂式垃圾转运车司机 钩臂式垃圾转运车 1 1 1 兼其他司机 合计 2 2 2 兼其他司机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2.1项目的管理 实施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是项目实施的重要措施。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本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从项目筹划到工程验收各个环节的资料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和归档。

12.2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期初步安排为24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时间安排 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7月 7 9 11 12 1 2 5 7 项目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编制标书 、审查 施工安装及设备材料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描 13.1编制说明 1、工栏概况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设计日处理量24T,主要工程内容有:填埋场长300米,宽50米;
道路全长2.5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砂石路,建设期为1年。

2、编制依据 (1)全国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2010年;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颁发的《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3)价费字[2009]479号国家物价局、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

(4)计价格[2002]10号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则》的通知;

(5)陕西省建设厅陕建函[2003]73号文《关于重新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收费标准的函》;

(6)2011年第1期延安市建筑安装材料信息价。

3、有关问题说明 ①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00%计算。

②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算。

③总投资中含26.5万元征地费,占总投资18.92%。

4、建设资金来源 申请延安市财政资金80万元;
申请宝塔区财政资金40万元。

5、各项费用构成 项目总投资:140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102万元。

其他费用:33.01万元:
预备费用:5.1万元. 13.2估算汇总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费 用 占总投资比例(%) 一 工程费用 102 57.14% 二 预备费 5.1 14.28% 三 其他费用 33.01 28.57% 四 项目总投资 140 100.00% 13.3总投资估算 经投资估算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厂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40万元。(详见附件投资估算表) 其中:
建安工程费为102万元。

项目前期其他费用为33.01万元,其中建设单位征地费用为26.5万元;
工程管理费为2.04万元;
工程监理费用为2.04万元;
勘察费用为0.82万元;
设计费用为1.53万元;
施工图审查费用为0.08万元。

工程基本预备费用为5.1万元。

13.4资金来源 (1)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140万,资金来源全部为市、区重点镇建设项目款。

1 4.7国民经济评价 本项目作为环境治理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其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项目本身创造的财务效益,而这些效益除部分可以定量计算外,常常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社会共同服务性设施,其服务范围是全社会的所有成员,受益面广范,投资效果主要是以间接效益表现出来。垃圾处理工程的投资将使其它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益提高,损失减少,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因垃圾污染而带来的损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减少垃圾污染对土地、河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危害,同时处理后的垃圾经适当加工可做为肥料再利用,这种间接的经济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效益难以量化。可量化部分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减少垃圾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现出来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工业损失、农牧渔业损失、人体健康损失、水资源损失、土地资源损失等。

14.8评价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项目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达到或好于行业的基准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4%,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回收期满足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1 8的要求。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看,本项目除少量具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化,还具有许多难以定量的社会效益。作为南泥湾镇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树立良好的南泥湾镇形象,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由此加速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垃圾处理有利于全社会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垃圾处理可废物利用,开发能源和资源,其社会效益是极其广泛和重要的。

综上所述,项目既具有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财务和国民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建议积极筹备,尽早实施并发挥其作用。

第十五章 工程效益分析 15.1环境效益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立可以完全解决影响南泥湾镇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垃圾问题,给南泥湾镇以整洁的面貌、给居民以清新的生活环境,减少蚊蝇、老鼠所带病原体给居民身体健康的威胁,给南泥湾镇建设、引进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在该项目的选址和工程规划建设中,都郑重考虑了对环境的保护问题,防止垃圾填埋的建成可能对周围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居民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危害。

1、水污染控制措施 填埋场垃圾渗沥水成份较复杂,浓度高且数量大,将会直接或间接污染邻近地表水及地下水,为最大限度控制渗沥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采取了以下工程措施:
①垃圾库采用封闭全包式防渗,垃圾渗沥液通过场内碎石竖井、导渗层有组织地导入渗沥液调节池;

②渗沥液调节池采用混凝土结构并做防渗处理;

2、填埋气污染控制措施 填埋场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粉尘、甲烷(CH4)、氨(NH3)、硫化氢(H2S)、甲硫醇(RSH)等,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必须加以收集处理。

①加强填埋区垃圾气的疏导工作,设置填埋气收集系统,集中点燃排放;

②填埋过程中加强垃圾填埋日覆盖措施,每天作业完毕都要压实覆盖,减少恶臭气体的挥发;

③种植绿化隔离带,以控制臭气扩散。

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填埋场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的作业噪声均在85 dB以下,填埋场区周围没有居民居住,所以符合居民白天噪声标准及城市二类混合噪声标准。填埋场建成运行后,其垃圾运输四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在昼间时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4、环境卫生污染控制措施 填埋场内垃圾倾倒扬起的粉尘及塑料袋等轻薄垃圾会随风飘扬,而垃圾不及时覆盖,也容易引起蚊蝇孳生,影响填埋场周围环境卫生,因此,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采用密闭式垃圾转运车进行垃圾的转运;

②填埋场作业表面每天及时喷药杀灭蚊蝇,并用土覆盖,组织人员及时填平场内积水坑洼;

③晴天回喷渗沥液;

④种植绿化隔离带及设立钢丝网围栏控制飘扬物体扩散;

⑤配备保洁车辆,对填埋场内采取定时保洁措施。

5、土壤污染控制措施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中的有害成分可能给周围土壤造成污染,而填埋场的防渗处理及渗沥液严格收集等工程措施都将有效阻止此类情况的产生。

15.2社会效益 该工程的建成运行,可以完全吸纳填埋南泥湾镇每天生产的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彻底改变南泥湾镇垃圾的污染问题,改变南泥湾镇形象,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南泥湾镇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南泥湾镇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使南泥湾镇居民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氛围之中,所以,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15.3经济效益 南泥湾镇垃圾填埋场的建成投产虽然不能够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采取垃圾卫生填埋,加强环卫统一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防止未处理简单填埋的垃圾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彻底改变以前环卫工作中的不足,树立南泥湾镇新的形象,改善南泥湾镇的投资环境,提高南泥湾镇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南泥湾镇经济的良性增长,为南泥湾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保障,其间接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本报告从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卫生土真埋场工程的背景、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处理工艺、经济等诸多方面研究了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认为:
本工程建成投产后,设计水平年可消纳南泥湾镇生活垃圾24T/D,远期规划年可消纳南泥湾镇生活垃圾11680 T/D,使其全部达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南泥湾镇企业增长带来的生活垃圾堆放引起的周边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改善南泥湾镇周边的生态环境。

经技术经济比选,本工程采用的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符合南泥湾镇的生活垃圾产出量及南泥湾镇增长的实际情况,符合南泥湾镇经济发展和现状垃圾组分特征。本设计针对小湾子沟沟填埋场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填埋库区底部防渗层采用自然材料防渗和人工材料防渗两种,具有防渗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防渗形式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在垃圾分解期间内防渗层不变形、不渗漏的优点。

南泥湾镇填埋作业采用填筑单元升层法和平面作业法相结合的工艺,采用的技术是可行的,工艺是可靠的。

南泥湾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后,能满足南泥湾镇内15年垃圾产出量的增长速度,使南泥湾镇生活垃圾达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之目的,杜绝生活垃圾无序堆放造成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减少堆放场周围人民群众疾病发生率,从根本上改善南泥湾镇的基础设施现状,强化和提高南泥湾镇的服务功能,对改善和保护南泥湾镇周边环境将会起到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6.2建议 (1)建立严格的项目法人制,明确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成立项目实施办公室,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的规定,选好设计与施工队伍。

(3)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4)随着南泥湾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南泥湾镇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入镇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南泥湾镇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建议当地政府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积极推广垃圾分类袋装化收集技术,从源头作好垃圾处理工作。

(5)建议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积极开展垃圾有机堆肥的研究工作,利用垃圾中的可腐有机物生产肥料,考察和研究堆肥的可行性,预测市场的需求,以确定堆肥规模,实现垃圾减量化。

附件 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单 价 费用万元 一 建安工程费用 102 1 建筑垃圾填埋区 42 2 垃圾中转站 30 3 生产生活辅助区 20 4 电气设备 3 5 消防设备 1 6 坏境检测设备 1 7 垃圾收运设备 1 8 填埋设备 2 9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2 二 工程的其他前期费用 33.01 1 征地费用 35亩 26.5 2 建设单位管理费 2.0% 2.04 3 工程监理费 2.0% 2.04 4 勘察费用 0.8% 0.82 5 设计费用 1.5% 1.53 6 施工图审查费用 5.0% 0.08 三 工程基本预备费 5.0% 5.1 总计 项目总投资 140

Tags: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