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精彩演讲 / 正文

课程设计:某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020-06-15 20:20:25

 

 成绩

 施工组织与管理

 课程设计

 某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班

  级

 14工管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施工组织与管理

 学院名称

 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

  目录

 1.工程概况 4

 2.施工组织和施工总体布署 4

 2.1施工组织 4

 2.2施工目标计划 5

 3.施工方案 5

 3.1施工流程 5

 3.2施工顺序 5

 3.3施工方法 6

 3.3.1工程测量 6

 3.3.2土方及地基工程 7

 3.3.3钢筋工程 8

 3.3.4模板工程 9

 3.3.5混凝土工程 12

 3.3.6砌筑工程 13

 3.3.7防水工程 14

 3.3.8装饰、装修工程 15

 3.3.9脚手架工程 16

 4.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0

 4.1进度计划 20

 4.2工期保证措施 21

 4.2.1技术保证 21

 4.2.2计划保证 21

 4.2.3加强土建、水电专业的配合工作 21

 4.2.4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 21

 4.2.5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21

 5.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22

 5.1 临建设施布置 22

 5.2 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22

 5.2.1临时用水内容 23

 5.2.2 临时用水方案 23

 5.3 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23

 5.3.1 用电概况 23

 5.3.2 电缆的敷设 24

 5.3.3 现场采用的接地形式及防雷接地设计 24

 5.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25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校拟建的办公楼,位于××区,总建筑面积3018.4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14.2平方米,其中地面以上7层,建筑高度自室外筑成地面到女儿墙顶23.1米,平面示意图参见图1。层高为3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二道设防。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楼面现浇,屋面为平屋面,有女儿墙,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内墙面为混合砂浆抹灰,外墙面砖饰面。详细建筑、结构概况如表1,表2。

  图1 建筑平面示意图

 表1建筑概况一览表

 名

 称

 概

  况

 层

 数

 本工程为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单层面积

 430m2

 建筑面积

 工程建筑面积为3018.46平方米 ,层高为3米

 砌体工程

 框架填充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外

 墙

 面砖饰面

 内

 墙

 混合砂浆抹灰,素水泥浆收光

 地

 面

 细石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加浆抹光

 楼

 面

 水泥砂浆加浆抹光

 顶

 棚

 混合砂浆,水泥砂浆(卫生间)

 屋

 面

 屋面1为上人保温屋面、屋面2为不上人保温屋面、屋面3为楼梯间屋顶

 油

 漆

 木构件为一底二度调合漆、铁构件为醇酸调合漆

 门

 窗

 门为夹板门、窗为塑钢窗

 结构概况一览表

  表2

 结构类型

 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基础结构类型

 柱下独立基础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地震基本烈度

 6度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2.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

 (1)地质水文资料

 拟建场位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场地地势平坦,地貌属长江二级阶地,地下水的埋藏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与结构松散,孔隙连通性好的上层杂填土中,大气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位较浅,据场地附近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质状况:坡地回填土场地,表层为杂填土,厚度1.0m,中间层为素填土,厚度为2.0m,最下层为黏土厚度未揭穿,地基承载力fk=350kpa,Es=14.7Mpa。

  (2)气象资料

 建设地点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光照充分,雨量充沛,冬有严寒,夏有酷暑,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39.4℃,极端最低温度-18.1℃,春秋为降水期,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204.5㎜,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室外平均风速2.6m/s,附近河流最高水位29.93m,最低枯水位8.86m,水位降幅高达20.06m。

  基本风压:ω。=0.35KN/㎡。

  基本雪压:

 S。=0.40KN/㎡

 2.施工组织和施工总体布署

 2.1施工组织

 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为主负责,主管技术、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重大事宜。

  项

 目

 部

 技

 术

 部

 质

 检

 部

 项

 目

 经

 理

 安

 全

 部

 财

 供

 部

 防

 水

  施

 工

  队

 瓦

 工

 队

 木

 工

 队

 钢

 筋

 队

 砼

 工

 队

 油

  工

  作

 业

 队

 1.1

 施工组织管理组织机构图

 2.2施工目标计划

 (1) 质量目标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确保质量,满足顾客”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依照图纸设计及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使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合格。

  (2)工期目标

 认真履行合同承诺,合理组织流水作业和穿插施工,确保总工期为 322日历天

  (3) 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加大安全防护投入,在本工程中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下。

  (4) 现场文明目标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文明施工的现场投入,确保本工程在文明工地评比中获得省级文明工地称号。

  (5)环保目标

 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水污染、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环境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6)科技进步目标

 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达到河南省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争创国家建设部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3.施工方案

 3.1施工流程

 由本公司承担的施工任务有土建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本工程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快工程进度,整个工程安排顺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里后外,避免施工中重复挖填土方做好结构与装修的交叉。提前插入装修,降低装修高峰,保持均衡生产,争取早日竣工。

  3.2施工顺序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必须符合由建筑结构、构造确定的工艺顺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按照施工的客观规律组织施工,使各施工过程的工作队之间紧密配合,平行、搭接、穿插施工,即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又能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缩短工期。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其施工过程分为地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和装饰工程四个阶段,具体施工顺序见下图

 室内装饰装修、楼地面、门窗工程

 地基基

 础

 工

 程

 主

 体

 结

 构

 屋

 面

 工

 程

 室

 外

 装

 饰

 竣

 工

 安装配合、预留预埋

 2.1

 施工顺序图

 3.3施工方法

 3.3.1工程测量

  以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计对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准确的将建筑物的轴线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先主体后局部。

  (1)轴线与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及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和DJ2经纬仪结合50M钢卷尺进行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及柱网测设,并在不易受到施工影响干扰的位置设引桩,引桩按一级小三角点标石标准,埋设位置应有明显标志。引桩在±0.000层施工完毕、布置激光控制点之前,必须妥为保护。布置激光控制点之前,必须妥为保护。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N3精密水准仪、水准尺测设建筑物高程控制网,电位设置应不受施工干扰。控制点按四角水准点标准埋设标石,点位不小于三个,具体位置进场后选定.

 (2)±0以下部分平面及高程控制

 ±0.000以下部分结构施工时,采用外控法进行轴线测量放线:用DJ2J经纬仪、50M钢卷尺由引桩投测出各柱网轴线,用全站仪对各轴线进行交点校核,以控制轴线定出平面各细部尺寸。轴线施测时每跨误差不超过±2mm。

 高程测量采用N3水准仪由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作业层,然后用S3型水准仪 施测控制,误差不超过±3mm。

  (3)±0以上部分平面及高程控制

  ±0.000地上结构施工阶段测量放线采用留在基础上的外控点,每层均从此点引轴线,消除累计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高程控制点用N3精密水准仪,从高程控制点引测外墙壁上,采用倒挂钢尺法向上层结构平面传递。外墙上的高程控制点用红油漆作出明显标志,并定期进行回零复核。

  (4)装饰阶段的测量控制

  在砌体粗装修施工开始前,采用J2经纬仪及 S3水准仪对每层的轴线和标高进行复核,定出每层的500控制线和轴线。给出地面标高依据及控制门窗过梁等的标高,对房间、墙间距进行逐次检查,保证尺寸的准确。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要求。

  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

  3.3.2土方及地基工程

 (1)土方开挖

 该工程基础为钢筋砼柱下独立基础,为加快施工进度,基槽开挖采取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自卸汽车运土。机械挖土基底预留20-30cm土方,由人工在验槽前清完。土方开挖按1:0.3放坡,放线抄平与人工挖土密切配合,防止出现超挖,避免拢动原状土。施工过程严禁泡水浸槽。

 基坑(槽)或管沟挖至基底标高,再经过打钎探测后,应会同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公司等部门检查基底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和松软土层、坟坑、洞穴、枯井、树根等情况时,应作出地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加各方应签证隐蔽记录。

  (2)回填土工程

 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而且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回填。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打压遍数等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进场的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3.3.3钢筋工程

 所有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要核对合格证是否与本批钢筋相符,经外观检查验收合格的每批钢筋应按规范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必要时需做化学成分分析的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本工程结构用钢筋采取集中统一配料,在现场搭设防雨棚,存放原材料及半成品。加工制成半成品,分类垫高堆放,并挂牌标识清楚,钢筋集中堆放。钢筋的现场内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钢筋的楼层垂直和水平运输采用塔吊。

  (1)钢筋的接头

 工程结构用钢筋的接头,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凡直径大于

 或等于20mm的水平、竖向钢筋,在征得建设及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应优先采用

 节约钢材和质量具有高保证率的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接前应先进行试焊,试焊件经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工作。钢筋接头的位置,同构件同区段内的钢筋接头的数量,以及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基础下部受力钢筋,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垫板纵横间距≤600mm,予以控制保护层厚度。柱钢筋采用塑料定位卡控制保护层厚度,分设在柱子的中部和上部。梁板下部受力筋,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垫块或短钢筋控制保护层厚度,梁每米长用2个,楼板纵横间距800mm设1个,呈梅花形布置。楼板支座处的负筋和悬臂构件的受力钢筋,其保护层采用钢筋马凳予以控制,马凳的数量和钢度应保证受力筋不变形、不位移。

  (3)成品保护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绑扎钢筋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柱子绑扎钢筋之后,不准踩踏钢筋。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在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保持原有的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柱预埋钢筋位移:柱插筋与基础钢筋需妥善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正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主筋不得施焊)。混凝土浇筑前后有专人检查。

  露筋:钢筋每隔1m左右加绑带铅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定位卡)。

  搭接长度不够: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绑扎接头与对焊接头未错开: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处要错开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500㎜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用固定卡(或水平钢筋、箍筋)予以固定,并安排专人在浇筑完混凝土初凝前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

  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原因是配制箍筋时按箍筋外径尺寸计算,造成骨架的宽和高均小于设计尺寸。

  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间距未加密:绑扎前先熟悉图纸,绑梁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

  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足10d(d为箍筋直径):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现场绑扎操作时,应严格按135度弯钩。

  梁主筋进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够、弯起钢筋位置不准:在绑扣前,先按设计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绑扣。

  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踩到下面: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且在浇筑混凝土前整修检查合格后再浇筑。

  板钢筋绑扎后不直,位置不准: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划线,从一面开始标好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找直。

  柱钢筋骨架不垂直:绑竖向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三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

  在配制加工过程中,切断柱钢筋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

  3.3.4模板工程

 模板的地面水平运输使用双轮车,模板的楼层垂直和水平运输使用塔吊将其运至所需部位。

  (1)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为主,φ48钢管架支撑系统。

  (2)独立柱模板

 柱子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和相匹配的角模,并配制定型梁、柱、节点模板。框架柱模板分列进行支设。框架柱模板采用∮48钢管支撑系统。每列两端的一根柱模板先进行校正加固,柱模采用两端柱为准拉线尺量、逐一校正和加固的方法。

  柱支模时应留好50㎝高混凝土浇筑孔。混凝土浇筑孔留在柱大面3.0m标高处以

 及施工缝处,以便利施工。模板使用前必须涂脱模剂。每次拆下后清洗干净。柱模板的安装采用钢管卡具加M12对拉螺栓,上、下间距50cm。梁、柱节点,模板单设卡具控制采取在柱最下部二箍筋的四角点焊短筋法。

  (3)梁模板

 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其竖向支撑间距为1m,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的上、下间距1.5m左右,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的间距为6m左右。安装梁模板: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安装梁支柱之前(如为底层地面必须夯实),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梁支柱采用单排或双排及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

 3/‰。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连接。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竖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度超过60㎝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4)现浇楼板模板

 楼板的模板以覆面竹胶合板为主。钢管架子立杆纵横间距≤1000㎜,立杆下端应设扫地杆,水平杆间距≤1500㎜,并按规定设置剪刀撑。顶部水平承力杆上按@600㎜布设钢管并用卡扣固紧,在其上按要求铺钉竹胶板,接缝应严密。可调式钢管立柱的布置:竹胶模板的接缝处。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只保留可调式钢管立柱,可拆除其它支撑和模板,间隔三层,确保楼板的混凝土质量。跨度等于或大于4m的构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安装楼板模板:楼层上立支柱前应垫通长脚手板。从边跨一侧开始安排,先安第一排支柱,再安第二排支柱,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大龙骨。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大小在楼板模板设计中规定,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大龙骨间距为80~120㎝,小龙骨间距为40~60㎝。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5)楼梯模板

 采用竹胶板配以定型钢模板和刨光木模板相结合的组合模板,∮48钢管架或方木支撑系统。

  (6)模板隔离剂

 为了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所用钢模板全部采用M73化学脱模剂,覆面竹胶合板模板使用专用脱模剂。

  (7)拆模时间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本工程的侧模拆模时间控制在浇注24小时以后。

  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要求后,方可拆除。

  2.3

 注:底模的拆除时间应以同条件试块的强度为依据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达到设计强度的标准值百分率%

 板

 >2≤8

 ≥75

 梁

 ≤8

 ≥75

 悬臂构件

 ≥100

 (8)成品保护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完楼板等结构,防止模板变形。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不平时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涂刷防锈剂。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砸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成部位,不得兜挂钢筋。

  (9)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防止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模前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根据柱子截面大小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直,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

 加大,板中部下挠。防止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计算决定出纵横龙骨及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下面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3.3.5混凝土工程

 (1)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水泥:使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有关要求取样检验。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粒径0.5-3.2㎝,含泥量不大于1%。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所用材料应按有关要求做检验。

  作业条件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铁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蔽、预检手续。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经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清理模板: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灌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规定。

  2.4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低于25

 高于25

 ≤C30

 >C30

 120

 90

 90

 60

 (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一般超过2h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基础砼运输以塔吊为主,其它砼使用塔吊配专用料斗运输。混凝土入模后采用机械振捣密实。

  (4)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登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水泥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基础、柱、墙根部下层台阶浇筑后不停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以致上层混凝土根部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麻面:模板表面不光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脱皮麻面。

  孔洞:原因是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缝隙及夹渣: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

  梁、柱结点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太差。

  3.3.6砌筑工程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说明,本工程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方法如下:

  (1)操作工艺

 砌筑前按实地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的可以锯裁成需要的规格,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最下一层砌块的灰缝大于20㎜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采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满铺满挤砌筑,上下十字错缝,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每隔2皮砌块钉扒钉一个,梅花形错开。砌块与墙柱的相结处。必须预留拉结筋,竖向间距为500㎜,压埋2∮6钢筋,两端伸入墙内不小于700㎜,铺砌时将拉结筋理直,铺平。墙顶与楼板或梁底固定采用标准图集L96J125第23页墙顶端固定②r的做法进行施工,或有可靠拉结,一般每1.5m预留2∮6或3∮6钢筋带,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2)砌块与门口连结

 采用后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按洞口高度在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砌四块。混凝土块四周的砂浆要饱满,如门框木料为黄花松,每侧应砌筑四个混凝土块。安装门框时用手钻在边框预先钻出钉孔,然后用钉子与混凝土块内的木砖钉牢。采用先立口时,砌块和门框外侧均涂抹粘结砂浆5㎜,挤压密实。同时校正墙面的垂直,平整和门框的位置。随即每侧均匀钉三个砸扁帽的3英寸半钉子,与加气混凝土块钉牢。方法是预先钉在门框上,且外露出钉子尖,等砌筑高度超过钉子时再往砌块里钉。门口过梁部位,当洞口宽度小于50㎝又无钢筋混凝土带时可采用三个砌块先加工成楔形,用粘结砂浆事先粘结成过梁形状,经自然养护1—3d后使用。砌筑时先在门口上槛及压脊部位涂铺粘结砂浆后安装就位。当洞口宽度大于50㎝时,上口须做钢筋混凝土梁带。砌块与楼板(或梁底)的连结:当楼板或梁底不预留拉结筋时,先在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结砂浆(梁底)与砌块楔牢,将粘结砂浆

 (3)成品保护

 门窗安装后施工时,应将门口框两侧钉铁皮保护。防止推车撞损。砌块在运输过程轻装轻放,计算好各房间的用量,分别摆放整

 齐。搭拆脚手架时不要碰坏已砌墙体和门窗口角。落地砂浆及时清除,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碎块上墙影响强度:砌筑时断裂块应经加工粘成规格材,碎小块未经加工不允许上墙。墙顶与板梁底部的连接要好:砌筑前没留拉结筋,砌筑时又没有采取粘结措施,影响墙体的稳定性。施工时应按工艺要求做到连接牢靠。粘结不牢:用混合砂浆掺106胶代替粘结砂浆使用,造成粘结不牢。应按操作工艺要求的配合比配制粘结砂浆。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造成砌体不稳定:拉结筋应按规定预留,其间距视砌块灰缝而定,但不大于1000㎜。带。

  灰缝不匀:灰缝大小不一致,砌筑时不挂线。

  3.3.7防水工程

 本工程平屋面采用SBS防水层。

  (1)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陷 。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应不大于9%;并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应为圆弧或钝角;雨期施工基层必须干燥,要控制其含水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得进行防水层施工。防水层所用的卷材、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均属易燃物品存放和操作应远离火源,并不得在阴暗处存放,防止发生意外。

  (2)施工工艺

 涂刷底胶前,先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厚薄应一致,不得漏刷;阴阳角、管根等部位可用毛刷涂刷;常温情况下,干燥4h以上,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复杂部位增补处理 用毛刷在突出地面、墙面的管理、地漏、伸缩缝等处,均匀涂刷防水增补剂,做为附加层,厚度以2㎜以宜,待其固化后,即可进行下

 道工序。

  (3)成品保护

 已铺贴好的防水层,应及时采取措施,不得损坏,以免造成后患。穿过地面、墙面等处的管根,不得损伤和变位。变形缝、地漏等处施工中临时堵塞的废纸、麻绳、塑料布等,完工后应及时清理出去,保持管内、口内畅通。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空鼓:卷材防水层空鼓,发生在找平层与卷材之间,且多在卷材的接缝处,其原因是防水层中存有水分,找平层不干,含水率过大,空气排除不彻底,卷材没有粘贴牢固,或刷胶厚薄不均,厚度不够,压的不实,使卷材起鼓,施工中应控制基层的含水率,并应把好各道工序的操作关。

  渗漏:渗漏发生在穿过地面管根、地漏、伸缩缝和搭接处等部位。伸缩缝未断开,产生防水层撕裂;其它部位由于粘结不牢,卷材松动或衬垫材料不严,有空鼓等;接槎处漏水原因是已铺贴的卷材未保护好,或基层清理不干净,卷材搭接长度不够等;施工中应加强检查,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认真操作。

  3.3.8装饰、装修工程

 (1)内墙、顶棚抹灰

 施工准备 水泥:32.5R矿渣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中砂,使用前应过5㎜孔径筛子。石灰膏: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作业条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进行结构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缝隙应用1:3: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使其塞缝密实;门口设铁皮保护。管道穿越墙洞和楼板时应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电线管、消火栓、消火栓箱,配电箱安装完毕,并将背后露明部分应钉好铅丝网,接线盒用纸堵严。壁柜门框及其它木制配件安装完毕;窗帘钩,通风篦子,吊柜及其它预埋铁活位置和标高应准确无误,并做好防腐,防锈工作。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前进行室内抹灰施工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操作工艺

 砖墙面抹混合砂浆:墙面应用自来水自上而下浇水湿透,一般在抹灰前一天进行,并保潮不少于48小时。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根据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操作,用线锤、方尺,拉近线等方法贴灰饼,用托线板找正垂直,下灰饼也做为踢脚板依据,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见方,水平距离约为1.2-1.5m左右。墙面充筋:根据灰饼用抹灰层相同的水泥砂浆充筋,充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高度来决定,筋宽约5㎝左右。做护角:根据灰饼和充筋,首先应把门窗口角和墙面,柱面阳角抹出水泥护角,用1:3水泥砂浆打底,用1:2水泥砂浆做成暗护角,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5㎝。在抹护角同时分两遍抹好门窗口边及旋脸底子灰,如门窗口边宽度小于100㎜时也可在做水泥护角时一次完成。抹底灰:提前一天用水把墙面浇透,然后在砼墙湿润的情况下,先刷801胶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打底,根据设计要求分层分遍抹,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平搓毛。抹中层砂浆

 :抹灰后紧跟第二遍,接着用大杠刮平找下,用木抹子搓平。然后用托线板全面检查中层灰是否垂直、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垂直,管后与阴角交接处,墙面与顶板交接处是否平整、光滑。踢脚板、水泥墙裙上口和管道背后等应及时清理干净。

  (3)成品保护

 抹灰前必须事先把门窗框与墙连接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嵌塞实:门口应钉设铁皮或木板保护。推车或搬东西时注意不要碰坏口角和墙面。拆除脚手架时要轻拆轻放,不要损坏门窗和口角。抹灰层凝结硬化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有足够强度。要保护好地面、地漏、禁止在地面上拌灰。

  3.3.9脚手架工程

 (1)设计尺寸

 根据规范连墙件可采用两步三跨,立杆横距1.3米,立杆步距1.8米,纵距1.4米。

  (2)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当使用木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当使用木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木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

 130-150㎜,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作业层端部脚手板长度应取150㎜,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片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立杆接长除顶层

 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部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国家规定。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6)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应符合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高度在21m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蹭各道剪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规范规定。

  (7)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的两端,应先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4.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进度计划

 进度总工期为322天(日历天数)详见下图各主要分部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图。工作时间按俩班考虑。

  4.2工期保证措施

 4.2.1技术保证

 认真进行图纸审核及图纸会审,将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编制分部、分项施工技术方案,认真做好人、材、机具准备计划,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加强质量通病的预防,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剪力墙和顶板混凝土按清水混凝土要求施工,省去了抹灰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

  4.2.2计划保证

 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加强施工中进度检查力度,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2.3加强土建、水电专业的配合工作

 装修、水电设备工程采取提前插入、与主体结构交叉作业等综合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实际占用工期天数;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配合工作,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安装工程要及时了解、掌握土建的施工进度,使预埋、预留以及安装项目得以及时完成,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

  4.2.4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

 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尽最大程度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4.2.5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要求班长要强调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成品保护有制度,成品保护工作有人负责。

  5.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在现场布置临建设施,包括警卫房、办公室、实验室、机修房、卫生间、淋浴间、住宿用房和食堂。沿拟建建筑物四周布置宽6米的环形道路。现场主楼结构阶段布置1台QTZ5013型塔吊,塔吊臂长为50米,1部施工电梯,可以覆盖整个建筑物,满足垂直运输需要;现场设1台混凝土地泵,以满足浇筑砼需要。装修阶段,砌体粉刷阶段设置4部砂浆搅拌机。另外,在现场设置钢筋堆放加工车间和木工堆放加工车间。

  5.1 临建设施布置

 1、现场办公室、住宿

 利用施工现场东侧围墙内侧布置2层临时盒子房,做为施工现场办公、机械维修、试验、配电等使用,单层面积为28米×6米,并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按公司CI形象进行布置;

 利用施工现场北侧围墙内侧布置2层临时盒子房,做为施工现场住宿、食堂等使用,单层建筑面积200米×6米。

  2、警卫室:

  大门处均设置警卫室。

  3、临时厕所

 临时厕所面积约为40平米左右,能够满足现场施工人员使用;厕所设专门的化粪池。厕所设专门人员进行清扫,保证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4、清洁池(沉淀池)

 为满足市政环卫部门对市容清洁要求的规定,现场各大门处设置清洁池(沉淀池),主要满足材料运输车出场的清洗,同时可将池内经沉淀后的清水可用来进行现场洒水使用,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5、现场道路、料场

 现场主要的场地铺设一条宽度约为4.5m左右的临时硬化道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大型运输车行驶的需要及保持现场整洁。并且每天用水铺洒路面,避免尘土飞扬。

  5.2 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5.2.1临时用水内容

 1.施工现场消防、生产临时设施给水设计。

  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排水设计。

  5.2.2 临时用水方案

 1.临时用水水源设计:

  本工程临时用水暂时按照接自现场正西方向的已有给水管,接入现场后加水表计量。

  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计:

  (1)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本工程设计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设计为15L/S,消火栓系统总用水量为30L/S。

  (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计:

  室外消火栓设计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管网内水压较低,仅满足施工生产用水即可,当火场灭火时,水枪所需压力,由消防车产生。室外消火栓按不大于120 m的间距布置,消火栓规格为SX100-1.6。本设计共设三个室外消火栓,室外总管采用DN100钢管。

  由于是临时消火栓系统,故按一股充实水柱到达任何部位考虑,楼内设计两根DN60竖管,竖管上每层设室内消火栓,并预留甩口,以供施工用水。竖管设在楼梯间,随着结构施工的进度逐层加高。

  3.生活、生产给水系统

 根据需要由现场消防主管预留甩口,分别供给生产、临厕等用水。施工现场各预留用水点的支管均不单设阀门井,只在入户后的立管上设阀门控制。

  4.排水系统

 厕所的污、废水排入现场化粪池处理。现场施工及沉淀池等产生的污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敷设管路排至市政雨水或污水管网。排水系统采用排水铸铁管。

  5.3 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5.3.1 用电概况

 本工程有塔吊、龙门架、搅拌机、木工加工机械、电焊机、办公等用电。

  现场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供电。

  5.3.2 电缆的敷设

 现场电缆采用埋地敷设,设电缆沟,深度70cm。电缆埋设时用沙土回填,上盖红砖抹砂浆。电缆经过施工大门和建筑物要穿铁管保护。

  根据现场实际用电情况、甲方提供电缆情况,能够满足现场需要。各电箱电缆分配情况如下:钢筋加工场配3*70(平方毫米)+2*35(平方毫米)电缆,塔式起重机配3*95(平方毫米)+2*50(平方毫米)电缆,木工加工场地等配3*50(平方毫米)+2*25(平方毫米)电缆。

  现场配电间总开关由D210—600/330型600A自动空气开关控制,分路开关由D210LE—250/430型250A漏电保护器控制,各分配箱由D210—250/330型自动空气开关控制,各分路由胶木闸刀开关控制,各开关箱内由胶木闸刀及漏电保护器控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执行;装设电器及设备,严格按照三级供电方式供电;设备全部由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保护,现场全部采用优质铁皮箱作分配箱及开关箱;全部采用橡胶套管电缆埋设;工作零线、保护零线必须分开装设,并且保护零线必须使用“黄、绿”双色软芯铜线;开关箱及设备外壳必须接零;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箱”、“一漏”装设开关箱;架设电缆线必须缚在绝缘子上,配电房不少于2个灭火器。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有维修及巡查记录。

  施工用电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3 现场采用的接地形式及防雷接地设计

 一般各配电箱、电机、机械设备等所有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作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如达不到要求,可由现场加接地极或加降阻剂等。接地应与现场配电室的接地系统可靠连接。接地装置的做法参见国标。

  施工现场内的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应安装防雷装置。可以加装避雷针,针长为1~2米。同时加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并将钢管和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

  塔吊(外用电梯)回路,在专用箱设置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W。接地体可采用50*50*5长度2.5m的镀锌角钢,间隔5m打入地下。接地线采用40*4的镀锌角钢与接地体焊接,保证接地体和PE线端子做良好的电气连接。

 

Tags: 办公楼   课程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