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精彩演讲 / 正文

201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2020-08-03 21:10:1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强调 C.对前段的限制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

A.减轻处罚 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 )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 B.他组织、领导的 C.他指挥的 D.集团所犯的 6.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死刑 D.驱逐出境 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

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 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16.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17.对于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主观方面 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种因素。

21. 一般累犯 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2.时效 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4分)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分)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2分)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2分)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答: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4分)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2分)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2分)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2分) 五、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
胡某,男,63岁,退休职工。

2012年12月,胡某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很多名贵花草,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为了防止他人偷窃,胡某在院墙上私自安装了电网,并在院墙上书写了“有电,危险!”的警告语,还在墙外插了两块写有同样内容的警告牌。

2013年5月9日晚8时许,××农场职工王某和龙某扛着钢筋、电线等物经过胡某家时,王某不慎将钢筋触碰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前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胡某听到喊声,知道出事,马上切断电源,并同闻声赶到现场的附近群众一起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随后,胡某向所在地派出所报案并详细说明了全部情况。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其行为应当按照(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定罪处罚。(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3分) (3)胡某预见到了私自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的后果,但其轻信以书写警告语、插警告牌等方式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过失犯罪定罪处罚。(4分) (4)胡某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或者放任致人伤亡,而是由于其预防措施不足以避免发生危害结果,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非故意。(2分) (5)胡某预见到了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采取了自认为有效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也不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分) (6)胡某报案并详细说明情况的行为符合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分)

Tags: 电大   期末   试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