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分手信 / 正文

办公室主任在党工委理论学习组上发言范文材料

2021-04-22 11:13:56

 以高质量“三服务” 推动学习贯彻落地落实

 ——办公室主任在党工委理论学习组上的发言材料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莅临X视察,在X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牢记嘱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推进办公室系统“质量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紧紧围绕市委、区党工委中心工作,着力提升以文辅政、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服务保障水平,以高质量“三服务”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讲三点体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示精神,首在对党忠诚、看齐紧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做好党办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当前,讲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方面,要做到对标看齐。区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政联席会议带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政联席会议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区党工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X工作布局,打好具有高新特色的“四张牌”,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在高新区落地生根,为我们践行“两个维护”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今年以来,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坚持服务在职区级领导、向市委办公室对口处室汇报等制度,在看齐紧跟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区党工委对总书记、党中央的步步紧跟中,自觉对标看齐,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建立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另一方面,要做到知行合一。讲政治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要把“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实到“三服务”工作的具体行动中。一是在自身业务工作和机关管理中做到“两个维护”。每一项看似普通的业务中都有政治,要时时处处对标“两个维护”的要求,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坚决不做,切实在正确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二是协助党委把好“两个维护”重要关口。凡是经手的工作,不管是讲话、方案,还是会议、活动,都要以党中央决策为第一标尺,以省委、市委和区党工委要求为重要参照,严格对照、校准偏差,为各级党委把好关、站好岗,真正成为“两个维护”正确信号的“生成源”“发射器”。三是着力推动“两个维护”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想问题、办事情、当参谋、抓落实,都要善于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去把握,找准落实“两个维护”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委办公室职能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惦念、把党的最新声音传达到基层,把区党工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传递给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对党委的深厚感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示精神,要在聚力加力、善作善成,服务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这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挺起先进制造业这个脊梁,撬动创新创造这个杠杆,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抓好各项工作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举措的根本要求,也为我们办公室做好“三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委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关键。当前,推动高新、自创、自贸“三区”融合,奋力打造“改革创新活力源,双向开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X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各项决策部署一落到底、见到实效,是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的首要任务。服务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必须首先在思维观念、方式方法、工作作风、质量效能上实现转型提升,以党办工作高质量助推党委决策落实高水平。

 一要持续提升以文辅政的参谋力。就是要增强参谋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文稿服务方面,要紧贴领导思路、着力改进文风,把上情、下情、内情、外情有机结合,把政策导向和群众期盼有机结合,协助区党工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调查研究方面,要坚持“四不两直” 工作法,分阶段、分领域、分专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学会剥洋葱、透竹竿,“吹糠见米”、找准对策,更好发挥“智囊”作用。信息服务方面,要突出“导向性、报告性、动态性、落实性和创新性”,聚焦中央和省委、市委关注的重大问题,守牢紧急信息报送底线,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平台、加强分析研判,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法规工作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发质量,坚持“既敢于说不,又善于说行”,强化“守门员”意识,确保出台的每一份文件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同时还要在精简文件方面多出好建议、多出实举措。

 二要持续提升牵头抓总的统筹力。就是要提高统筹协调、联动推进质量水平,确保各级各部门围绕去党工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合力共为”。要统筹推进党委重点工作,聚焦区党工委中心工作,统筹协调全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事项,明确主攻方向,精准谋划施策,找准关键症结,确保各方面步调一致、合力攻坚。要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统筹抓好区党工委向市委报告工作,确保请示报告工作及时主动、客观真实、严谨规范。要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值班视频会商系统作用,全力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确保常备不懈、规范有序、运转高效。要进一步巩固深化、持续坚持好的做法、好的制度、好的机制。

 三要持续提升深化改革的推动力。就是要稳步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全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要高点谋划推进改革,对标中央、省委和市委改革部署,结合高新实际,确保改革目标思路符合上级精神、体现高新特色、顺应人民期待。要完善机制推进改革,坚持好、完善好“1+N”台账、红青黑榜管理等推进机制。

 四要持续提升敢督善导的落实力。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让抓落实成为办公室工作的“主旋律”。要更加聚焦中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明确责任、建立台账,持续督办、适时回访,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更加注重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督查任务、方向及资源、力量的统筹计划,从严把关、有序实施,在督查数量上做减法、效果上做加法。要更加突出实效,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多到基层一线“一竿子插到底”,多看“后院”“角落”,督不落实的人、查不落实的事、追不落实的责,把“梗阻”部位找准,把推开路径找到,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推动问题解决。党的督查工作要善于联动纪检、组织部门等,真正把督查“利剑”作用发挥出来。

 五要持续提升高效运转的保障力。就是要提升日常保障、紧急保障、重点保障水平,确保机关高效有序运转。后勤工作,要研究和把握市委工作特点,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标准,升级硬件设施,努力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机要保密,要积极适应上级机构职能整合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人防技防设施建设,提升保密体系能力,机要交通,要牢记“一失万无”,确保“万无一失”,当好党委的“红色传令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示精神,成在锤炼队伍、强基固本,着力做好党史学习教育

 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以这次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为契机,办公室要来一次理论“大学习”,重点抓好“四教育”,“四教育”就是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一要把革命传统教育抓得更生动一些。比如,1953年至1962年,焦裕禄同志在X矿山机械厂工作了9年,一直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吃住都在车间,曾把一条大板凳当“床”睡了50多天,终于带领工友们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2.5米卷扬机,直到今天那台卷扬机还矗立在中信重工的厂区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像这样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每个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气节风骨。要回顾我们党支部参观过的X纪念馆、X纪念馆、X展览馆等红色资源,引导办公室的同志们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担当作为。

 二要把形势政策教育抓得更及时一些。围绕迎接建党100周年,结合党员干部关心关注的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辅导讲座,前段时间关于三区融合,我们邀请专家周末来授课,方式就很好。同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认清中美经贸摩擦本质,保持战略定力,科学制定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要狠抓工业企业扩产促销,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要把典型教育抓得更深刻一些。比如,X年,中办机要交通员X同志乘飞机执行任务时不幸遇难,在清理遗体时发现,他的手还紧紧握住已经烧焦的机要交通专用箱手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忠诚保守着党的秘密,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党办人的绝对忠诚。正面典型是最好的引导,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鲜明的对照、强烈的反差,让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进一步树牢了理想信念,坚定了勇担职责使命的初心、决心、信心和恒心。要加大宣传力度,集中运用报刊、电视、广播、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迅速形成宣传热潮和舆论声势。

 四要把警示教育抓得更到位一些。5月份,我们要组织全体党员到X县X家风教育基地进行家风的再教育。要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真理、坚守正道、严守规矩。要强化道德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要突出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加强警示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纪。这也是警示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要突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通过科学选取典型案例,深化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警醒、行动上自觉。要严格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加大查处力度,对不担当、不负责的严肃问责,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强化党员干部的底线意识。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

 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 ?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品评诗词境界,也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

 ? ? ? 在佛家看来,“无我”是指世界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自体,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道家经典也有类似对“无我”的论述。《老子》有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另外,《庄子·逍遥游》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说法,与“无我”近似。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都是指破除自我执念、摒弃功名束缚,追求绝对自由、物我相忘的境界。

 ? ? ? 事实上,先秦儒家也有关于“无我”的论述。《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认为,这里的“毋”有误,应当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作“无”,因为“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这样看来,“毋我”即是“无我”。《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能够杜绝四事:凭空臆测、武断绝对、固执拘泥、自以为是。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了张载的观点“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因为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则是“无私”,正如《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为上要“大其心”“志于道”。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儒家“无我”思想。范仲淹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无我”的人格境界。

 ? ?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过先贤的一个观点:“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他将读书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志于富贵、志于功名和志于道德。宋儒程明道有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八个字概括最高明的君子之学。

 ? ? ? “我”与“无我”是何关系?曾国藩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立”“达”二字的理解是:“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类似的,“有我”则立,立志、立得住;“无我”则达,通达、行得通。“有我”好比是圆心,“无我”好比是半径,画出来的圆有多大,就看我们立的志向是否坚定、圆心是否牢靠,就看我们的境界格局有多大、能够把握的舞台有多大。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 ?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包括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部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这是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使命。

 ? ? ?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立志“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青年马克思版本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 ? 1951年7月,毛泽东在与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同学谈话时,说到1912年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坦言当时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震撼之余不禁感叹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产生了通过革命来改变社会的使命感,从而“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正因为共产党人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其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 ? ?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我”已化在滚滚时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既是“有我”的姿态,也是“无我”的境界。

 ? ? ? 担当有为是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宁静淡泊是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前者要求我们效法乾道,自强不息;后者要求我们效法坤道,厚德载物。“我”与“无我”的辩证统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可谓一以贯之

 中国传统社会忠和孝的价值观初成于先秦时期,而早于此的周朝代商历史事件,则为这两个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偶然性。

 中国传统社会忠和孝的价值观初成于先秦时期,而早于此的周朝代商历史事件,则为这两个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偶然性。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周人要维持统治,就必须笼络商人的宗族长。于是,作为祖先崇拜的基石,不仅周人的宗族以统治者的身份发展起来,而且商人的宗族也被成建制地保存下来。而作为周天子,就不仅是各个诸侯国的领袖,同时也是地位最高和最大的宗族长,于是就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也逐渐形成了忠孝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社会,忠孝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推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融合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享孝、追孝和养孝

  与殷商相比,在西周铭文和《诗经》《尚书》等典籍中,孝字不仅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其内容和含义都丰富了许多。

  享孝。在西周铭文中,孝之所指,基本都是逝去的祖先和父母。享孝的基本逻辑来自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人莫不饮食,而死后成为鬼神也依然如此。因此,对祖先和父母的享孝,是对其生前所享的奉养之孝的继续,是子孙继续尽孝的具体表现。

  追孝。与享孝相同,追孝的对象也是逝去的祖先和父母,追孝是享孝的继续。周人之孝,主要出于敬仰。敬仰来自于对祖先和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美德的崇敬。因此,在享孝的同时,对祖先和父母就既要追养,又要弘扬祖先和父母的美德。《礼记·坊记》中的“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其追孝的意思也自然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养孝。养孝即是生养,即是在家族长者和父母活着的时候予以奉养。在西周的贵族和庶民中,养孝的含义有所不同。由于贵族的衣食等生活所需可由各自的家臣负责,并无物质上的必然奉养需要,所以,其养孝主要是据以表达敬老尊长之意,所以侧重于养孝之礼而非衣食奉养。而对庶民来说,养孝则无一不指衣食奉养之义,奉养对象也主要为父母。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子辈与父母以血缘相联系,赡养父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衣食养孝观念的形成,却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周人的宗法制所确定的“亲亲”原则,二是个体家庭经济形式的出现。“亲亲”原则的确定,厘定了血缘亲族内部的亲疏关系,也明确了子辈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而个体家庭成为经济单位特别是成为消费单位时,父对子形成抚养关系,子对父形成养孝关系,从而形成以孝为纽带的紧密父(母)子关系。

  总的看来,西周之孝有以下特点。一是孝的各种含义是按照事死如事生、而非事生如事死的逻辑展开的。这个逻辑关系在后来的《礼记·祭统》中就表达得很清楚了:“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二是西周孝义中的享孝、追孝、养孝,以及所内含的“亲亲”原则,确立了以后孝道发展的基本方向,并被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和大力弘扬,直到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印迹。比如,笔者于2018年秋赴福建古田学习时,在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写作地,突然看到一处民居的大门上落着白色的横联:“呼天何恃”。一见及此,我马上想到《诗经》中的“无母何恃”,知是此家主人的老母亲过世了。在此交通不便的闭塞深山之中,竟能看到如此,我不禁感慨儒家孝道文化的流风所及和深刻影响。

 忠观念的萌芽

  忠这个字,均不见于现存的甲骨文和铭文,也不见于《尚书》(今文《尚书》)《诗经》《春秋》《仪礼》诸书,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作为观念的‘忠’,在春秋以前尚不曾产生”。那么,在西周,忠的观念是否真的就没有一点消息?

Tags: 理论学习   办公室主任   党工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