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浅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理论课程论文

2020-05-11 16:02:32

 研究生心理学专业课课程论文

                   河 南 大 学

 题目:浅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理论

 姓   名     康国贤               

  学   号     104753100589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     人格研究             

  任课教师      李艺敏             

   浅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理论

 康国贤  河南大学

  摘要: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各具特点,特别是各自的人格理论。本文内容一是二者核心内容及差异:包括潜意识概念的内涵不同,二者理论研究的范围不同,二者对潜意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是二者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优缺点。

   关键词: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各具特点,特别是各自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思想偏重于生物学,荣格的人格理论思想偏重于社会文化。本文就是论述二者在人格理论上的差异。

  一、二者核心内容及差异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争议颇多的理论。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以潜意识为研究中心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产生了空前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范围,成为西方学术领域和社会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潮。所谓

 “本能驱力”,就是人的行为动力,也即是人的命运、人的生活和创造的全部内容。对不同的人而言,本能驱力内容各异。本能驱力是“他的艺术内容,如果他是艺术家;他的科学理论,如果他是学者;他的政治纲领和行动,如果他是政治家——全部而且唯一地取决于他的性欲的命运,其余的东西仅仅是性欲雄壮的基本旋律的泛音。”弗洛伊德对理性的批判总是伴随其基本主题,即潜意识如同一口沸腾的大锅,是一切意识和行为的动力原因,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性欲论。人的意识不是由人所处的历史存在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生物性的存在来决定的,而这个生物性存在的首要方面又是性。这就是目前评论界对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核心的概括[1]。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他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他与老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分歧,尤其是在“性欲论”和“力比多性质”等问题上的分歧使其脱离老师的理论学派而创立新的学派——分析心理学派。荣格一生倾其精力体验和理解自己的梦和幻想,深人探索自己的潜意识,努力探讨人格的真正本质。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宗教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这对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提供了基础,集体潜意识是荣格人格理论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对当时社会乃至现代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主要差异表现在:

  (一)潜意识概念的内涵不同

 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内涵是指潜意识是我们未觉知的想法、经验和感情。其内容包括:意识层次论、结构理论、驱力论、防御机制、心理发展理论。荣格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内涵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原始意向,也就是指当我们不能在意识表现时,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包括:一些重要的原始意向、心理类型学说、心理类型的测量等。

  (二)二者理论研究的范围不同

 弗洛伊德在百年前创立的人格理论,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治疗体系,称之为精神分析法。提出心理分析法用以治疗精神病。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为理解行为的深层次提供了条件。他第一次把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认为一切精神活动是心理能动作用。这启发了以后的心理学工作者对动力心理学的研究。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侧重对个体人格理论的研究。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扩大了弗洛伊德潜意识的概念,将潜意识理论适用于人类群体的历史、文化的变迁领域,有的著作将集体潜意识也称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潜意识是荣格人格理论的核心和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它摆脱了弗洛伊德狭隘的精神分析学的框架,赋予力比多生命能量的新意义,形成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分析心理学[2]。荣格的人格理论博大精深,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集体潜意识;在人生阶段中重视中年;创立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将人格类型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这一做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开拓性和灵活性[3]。

  (三)二者对潜意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的作用,把人类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于性本能或力比多,忽视意识和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带有神秘色彩,特别是他的集体潜意识很难用实验加以证明,他的一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其理论的“证据”并不是来自实验室,而是通过神话、文化象征物、梦及对精神病人的观察来表明的。尽管如此,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发现仍然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

  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优缺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他们的人格心理学理论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优势与弱势

 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心理分析法,并运用于精神病的治疗。

  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优势在于:

  第一,心理学的原子观被打破。心理学者现在多注重行为之完整的和活动的两方面,潜意识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以全人格的动作及其动机为中心,就这一点看,它与行为主义和机能主义颇似同调。

  第二,弗洛伊德主张极端的前定主义,所以把心理学看作是很严密的科学,他以为心理与物理一样,其中无所谓“机会”,一动·静都有 前因;同时对当时新心理学派的四种倾向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之前的心理学多忽视过去经验,弗洛伊德学派才证明过去经验时时刻刻在支配现在行为。物理上物质不灭,心理上经验也不灭。总而言之,心理是连贯的,不是飘忽无常的。

  第四,弗洛伊德学说唤起学者们研究“人格”的趣味,弗洛伊德的公式则为“主者——刺激——行为”。这就是说,他把人格问题看得特别重,他虽然非常矢锐地提出了意识与无意识冲突问题,并且收集了研究材料。

  但弗洛伊德学说的弱势在于:他没能探讨这一切现象的社会本质,并力图以个别有机体及其心理的窄小圈子来解释整个人类心理。弗洛伊德学说还存在另一个弊病,即其方法的主观性,弗洛伊德并没有自始至终地坚持外部客观经验的观点,并从内部来阐释人的行为冲突,即用自我观察的方法[3]。

  弗洛伊德学说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它的“泛性欲主义”。性欲是人类本能中生的本能,是繁衍个体生命的动力,这为心理学家所公认,但是弗洛伊德把它看作一切变态心理作用的来源,则未免过于牵强附会。另外,他的“潜意识”概念也非常暖昧。“潜意识”不能以意识察觉,其存在只可推测,不可证明。弗洛伊德派学者对它的性质始终没有说清楚,比如:“欲望”和“观念”都是意识作用,而弗洛伊德派学者常用“潜意识的欲望”和“潜意识的观念”等名词,其实就是说“潜意识的意识”,这不显然是自相矛盾吗?弗洛伊德还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对于心理学的生理基础无所说明。他在《梦的解析》中论压抑作用时,曾自认对于潜意识的生理基础不甚了解,而希望将来有人拿神经细胞的动作来解释隐意识作用,他是承认心理作用应用生理基础的,而丝毫没有顾虑到这些作用是否能在现代生理科学上寻找到根据[3]。一味地倡导本能决定论,而否认人的意识的作用,这是比较荒诞的。

  (二)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优势与弱势

 荣格对于心理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心理原型”的研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可以寻出若干共同点,好比面孔虽各不同,但说粗略一点,不外乎长脸圆脸两种“原则”,心理也是如此,分内倾和外倾两种。荣格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是把“力比多”看作广义的“心力”,打破了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第二是看重“集体的潜意识”和“心理原型”;这也弥补了弗洛伊德偏重个人环境而忽略种族遗传之弊[4]。关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很多学者意见尚未达成一致,有人从根本上否认“集体潜意识”这个观点,认为潜意识存在于个体;有人认为,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包含“本能”与“思想原型”,而这两个成分都很难说是仅存于“集体潜意识”之中;甚至有人否认荣格的“原始印象论”,认为“印象”是个体所习得的,现在人类即还存有无数亿万年前远祖所得的印象,则印象可遗传,自无疑义。现在生物学者大多数是新达尔文派,所以在他们看来,荣格的“原始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之,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尽管有其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们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人类开辟了一方全新的天地。精神分析是广泛的,以独特的方法深思熟虑的、有机的、统一的学说,它不可分割地与当代欧洲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基本前提紧密相连,故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理论要进行全面地、客观地分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评价该学说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河合俊雄.荣格— — 灵魂的现实性[M].**金贵,译.**:**教育出版社.2001.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

Tags: 弗洛伊德   人格   理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