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其他信函 / 正文

论家庭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0-12-16 10:22:27

论家庭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正逐步代替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成为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因而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虽然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接受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学生入学后,家庭仍是他们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仍然对他们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两个部分。表现在家庭方面,主要由以下两点:
  1.只养不教或养教失调。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只要给孩子交了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学业品德,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
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爱理不理,不和孩子谈论问题,对孩子的学习不督不促,更谈不上帮助。甚至在孩子要求帮助时,也总是随意推脱。只有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酿成大错时,才没头没脑地加以训斥,而平时只要看孩子表面没事,就撒手不管。

  2.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一是过份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爱孩子为小皇帝、小太阳、小霸王,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二是过高期望。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进行管理不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客观地顾及孩子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而是单纯以考试分数来确定孩子的优劣。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事实上,有时学生的成绩80分就可能在班里是头名,但这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甚至殴打。三是过度激励。这种类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作为实现愿望的筹码。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的事情,经家长一许愿,便成了等价交换,每事必先讲条件而后做。做道题,写页字都要伸手要钱,考试得60分也要缠着买东西。结果孩子走入误区,养成任性和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毛病。四是过多干涉。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处处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在对待孩子学习上,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动辄呵斥打骂,使孩子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自尊心深受伤害,结果抑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一些性格憨厚而内向的孩子因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忧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多种疾病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家长那凶暴的形象和粗俗的语言,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自卑自弃,或犟拗抗争,或破罐破摔。

  表现在学校方面,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些学校仍然停留在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由此导致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导向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是: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演变为指挥。学校教学因其学科的多样和考试的复杂,使大部分家长难以涉及。而学校由于突出智育和升学竞争,教师一般会通过作业、上课情况、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除一些特殊学生,不必再向家长了解更多信息。于是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和家庭教育的依附性同时得到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挥机制也逐步完善。

  2.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强化了家庭教育的片面性。有资料显示,在上海全市性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但问到子女的兴趣、道德品质时,许多家长均以“不清楚”“不太了解”“没有注意”等回答;
向家长问及孩子的如自私、任性、逃避劳动、责任心差等方面的情况时,家长的重视程度更是远远不够。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又对家庭教育的片面性起了强化作用。现在为数不少的学校,在评价、奖励学生时,把智育成绩摆在显要的地位。

  3.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单一性。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可以分为个别指导和群体指导。以应试为基本指导内容的,其形式往往是群体指导,而且具有学校单向输出信息的特征。其中,家长会是采用最多的一种。与之形成的反差是,家访、与家长个别谈话等个别指导形式日趋减少。

  4.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化、粗暴化。如告状式家访,命令式地约见家长;
只讲学生的缺点,不讲学生的优点;
当着家长的面讽刺嘲笑学生;
与家长交换意见时抱怨指责;
甚至用奚落挖苦性的语言训斥家长等。更有甚者,在一些班级举行的考试总结会上,竟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及其家长佩戴红花一起傲坐于讲台之上,而让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及其家长一块儿蹲在教室后面的墙根下,刺伤了家长自尊心,侮辱了家长人格。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在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都应做出自己的努力。

  1.学校方面的努力。作为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思路,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在传统的观念中,每提到人才,人们总认为那是指科学家、高级工程师`,而熟练工人、技术员就不视为人才。显然,这种旧的人才观必须转变。现代人才观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类型的、多规格的、多层次的,不仅指博士生、研究生和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政府高官要员,还包括数以万计的普通熟练工人和技术员。以这种观念来看我们每一个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成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老师眼中的学困生也完全可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有了以上这种人才观,我们在教学中就会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某个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严重的传统“三中心”。为教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育;
“教”的目的没有真正落实为“学”的目的,且把教学生获取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当然,我们并非否认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但就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比,能力培养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把教学观由传统的三中心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教学的模式应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转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发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素质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目前的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讲得多、细,大多数学生养成被动听、机械练的习惯,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主动性就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创造性。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的分水岭。如果缺乏创造力,就只能跟在别人背后行走,甚至失去生存权。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适宜地让学生自己讲、自己解、自己小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多样性的人才。

  2.家庭方面的努力。作为家庭,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注意养教结合,爱严结合,言传身教结合。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提与学校相矛盾的要求,不当着孩子的面非议学校,埋怨、责怪老师。同时,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心同学。

  (1)变分数第一为全面发展。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反映出孩子的素质发展状况,分数低不一定智力差,会读书不一定会做人。在分数第一的指挥棒下,现在许多家长都极端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执著而盲目地追求孩子早慧,而忽视了头等事情——育人。年轻的父母不应当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让孩子认识几千个生字,记若干个单词,背上上百首唐诗,并觉得是值得炫耀或者骄傲的事情。因为某些知识和某种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却是难以速成的。所以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每位都家长能够转变观念,成为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人师”。

  (2)变期望过高为因材施教。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把它看作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常言道,量体裁衣。所以我们对孩子应因材施教,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揠苗助长,势必会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实际调查表明:大人期望值越高,孩子实现值越低。这种二律相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我认为还是应多给孩子一些主动权,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以使其发展个性,顺势成才。当然,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又不任其自然”。

  (3)变专制管教为民主管理。就学习而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说一不二,不顾孩子的意愿和个性特点,盲目地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致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从成人对他们的尊重和爱中获得求知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家长应与学生心灵交融,让孩子的成长充满愉快。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能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就会推动教育的步伐。愿学校教育与优化的家庭教育携起手来,愿所有家长和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为我们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前程群策群力,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Tags: 家庭教育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